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 ,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集中体现为科学技术上的竞争。我国已加入WTO ,在一个竞争更为激烈、残酷的国际市场面前 ,无论是国家竞争力还是企业竞争力我国都处于弱势。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 ,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滞后原因及对策就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地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基本上靠模仿过日子,民族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个企业发展快慢乃至兴衰荣辱,关键在领导班子,核心是一把手.笔者认为,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把手要适应竞争的变化要求,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五手".  相似文献   

4.
欧盟对我国企业实施了大量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欧盟反倾销法律规范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公正,也有我国企业自身的问题,同时还有欧盟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解决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政府应采取主动措施,既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竞争观念,改变企业发展模式;又要努力促使欧盟以产业为基础给予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力在不断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显标志.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特色上.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而要保证商品流通有序、公平竞争,就需要建设农产品“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加入WTO更要求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法则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形象,赢得竞争优势,为此,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通用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形象塑造",正是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文明成果和管理方法之一,也是一门现代管理艺术.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打开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谋求社会各方面理解和支持的有力手段.因此,对于世贸大家庭新成员的现代中国企业来说,强化"形象"意识,重视塑造自身形象,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都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商标已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标志,而成为企业的产品、形象、信誉的综合载体,是十分重要的市场购物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市场商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注重创名牌、保名牌、发展名牌,实施名牌战略.本文就此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润珍 《先锋队》2015,(2):30-31
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监督责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各种利益的诱惑。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监督责任,种好"责任田",打好"主动仗"。种好"责任田"  相似文献   

9.
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加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创新工作显得日趋重要,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才能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占领行业、市场的制高点,增强核心竞争力,赢得优势,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一部分农产品与国际市场关联度很大。相比较而言,美国农业生产者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种养结构,我国农民则转身步伐较慢,不善于"见风使舵",因此在农业竞争中往往吃亏,难以分享合理利润。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全球联系愈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市场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如果继续延续昔日的"只低头种地,不抬头看天"的习惯,不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就会遭受大的冲击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民“弱势群体”地位形成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建立初期是我国农民生存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我们党通过"土地改革"和"建立农民协会",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的弱势地位.后来,由于我们实行了剥夺农民土地大搞"农业集体化"、严厉的户籍制度等不合时宜的政策,采取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又使农民沦为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我国企业带入了一个形象导向时代。企业竞争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了整体形象竞争。形象竞争作为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自1989年广东太阳神在我国企业界率先成功推出企业形象以来,企业形象塑造活动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起,一些企业通过塑造市场形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益。但是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塑造形象的实践中至少存在以下误区:(一)定位不明。简单地说,企业形象定位就是找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找到与竞争者的差别。企业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地位"的尽早获得对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今年6月,我国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根据"各自的标准"拒绝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经济学界、媒体一时议论纷纷,不少观点表达了我国应该如何从符合美国和欧盟的标准入手,尽早获得他们的承认,加快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状况.笔者认为,我国要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美国和欧盟以及其它WTO成员国对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当然要考虑,不过这只是实现"市场经济地位"获得承认中的战术性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国要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才是"市场经济地位"获得承认的根本要求,才是实现"市场经济地位"获得承认中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倪华方 《唯实》2001,(11):52-55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必然转化为争夺知识产权的竞争,特别是争夺专利权的竞争.经济和技术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必须研究专利战略,解决如何促进发明创造、消化科技成果和怎样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在竞争中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市场经挤条件下,企业竞争机制的强化,愈益显出其重要性。因此,竞争观念内涵的完整理解和竞争意识的牢固确立,是振兴企业的重要保证。(一)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的多种形式,都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与此相适应,竞争意识的确立和强化,理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要把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日益提高,我们正步入一个名牌消费的年代。据有关部门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市场将逐步形成以名牌为主导的格局。而我国企业发展名牌又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形势,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名牌产品都已兵临城下,有些已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很多发展中的名牌产品与之竞争根本不是在同一水平和同一起跑线上。国际财团、名牌企业在科技水平上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双方的较量可想而知。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侮"。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民族品牌将直接与外国名牌竞争,怎样创立名牌是中国企业在新世纪必须考虑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换届年,也是"敏感"年。正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阶段,换届关乎领导班子建设,关乎机关事业发展,关乎干部仕途去向,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换届的关键是要以严格的纪律匡正风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选好人用好人留住人。实际生活中,一些"敏感"干部却因某些原因而染上了"弱势心态"。有的干部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时,会感到自己工作压力大,回报少,条条框框多,自由空间小,各项监督严,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  相似文献   

18.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优胜劣汰是市场铁的法则.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业银行将直接面临着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局面.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势必迫使其设法寻求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策略.西方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十分注重银行形象的塑造.而我国银行业目前普遍重视的是有形资产的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市场竞争,竞争使每个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双重选择,优则胜、劣则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和竞争的主体,一切经济活动都受着市场经济的约束和冲击,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主要在于有没有高素质的企业领导人才,有了人才企业才有竞争的资本,有了人才企业才有发展的动力。换句话说,市场经济的竞争关键是人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类发展主要表现为国际竞争,而现代人类的竞争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主要表现为"丛林法则"的盛行。无疑,国际竞争中的"丛林法则"是近现代以来人类竞争式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竞争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最高表现形式。要认识现代人类发展就必须了解"丛林法则":丛林法则的现实基础就是现代人类发展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丛林法则"的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的最终思想渊源是西方传统的"自然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