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形象塑造是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路径,国家形象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具体而言,国家形象塑造主体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维护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国家形象认知偏差的根源是意识形态差异。当前,国家形象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弱化的趋势,国家形象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在我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话语权内涵、把握国际话语权特点、挖掘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有针对性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科学路径,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3.
张爱军 《探索》2022,(1):163-175
自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密不可分。目前存在着国家形象建构重整体轻部分、重宏观轻微观、重主流媒体轻自媒体的倾向,影响国家形象立体、多维、鲜活层面的塑造。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不同结构层次形塑了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国家形象。自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个性化方面尤为突出。自媒体大致可划分为政治类自媒体、经济类自媒体、社会类自媒体、娱乐类自媒体等,不同类型的自媒体从各异的视角建构着“他者”和“自我”的个性化国家形象。自媒体国家形象的建构以情感为核心动力,建构方式具有内环闭合特征,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既具有积极功能也具有消极功能。打破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时的内环闭合,要强化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设方面的积极功能,弱化自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的消极功能。为此,要依托自媒体擘画建构民主、开放、包容、亲民的国家形象战略图景,同时要通过加强对自媒体的法治建设、行政治理建设、媒介体系建设等路径逐步实现国家形象建构的战略图景。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是当前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其话语建构的动力上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逻辑,话语内容表达具有多域同质性,话语实施方式上具有软硬兼施的特点,在话语建构主体上则体现为多主体合力协同的特点。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导向,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再国际化,建构立足于中国而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构多域话语表达协同、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美国通过推进公共外交,促进国家形象构建,其做法和努力对中国树立负责任受尊重的大国形象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中国从中得到的启示应该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是国家形象的基石;国家形象工程是赢得人心的战争,绝不是单方面的海外政治宣传;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资源,特别是互联网建构现代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传播视阈中的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传播是展示国家文化形象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必须对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作出总体战略规划,努力建立官方与民间相结合、政治宣传与文化宣传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跨文化传播网络,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初期的纪念活动与国家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龙 《新视野》2012,(4):48-53
对于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形象建构不仅关系国内民众的认知和态度,而且关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和政策。同时,由于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国家利益的冲突,西方媒体对新中国进行了种种扭曲的宣传和报道,力图丑化中国形象、颠覆新生政权,由此使国家形象建构变得更为必要。新中国初期的纪念活动具有表达、感染、聚焦、强化功能,向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诠释、展示了国家形象,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文化场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削弱、权威身份被消解、功能定位被干扰的挑战和困境。研判和考察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能够有效应对多元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对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形象的建构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促进国家发展繁荣以及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显著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家形象的建构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着眼,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基本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而才能取得和达到良好的效果。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的发展历程,由于受到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新一轮的建构时,一方面,应该对不同历史时期内国家形象的定位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知,厘清和把握其中潜在的逻辑脉络;另一方面,必须辩证地看待现阶段国家形象所面临的“自塑”与“他塑”同时存在的复杂态势,并对突出问题保持清醒的判断。总之,只有从整体性视域出发,对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韦民  邓凯 《学习月刊》2012,(13):16-17
传统外交是政府间以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互动关系,这种外交模式正随着全球背景的深刻转换而发生着重大变革。当今国际社会.以公共外交和文化外交为代表的新型外交形式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外交工作的新范式。作为一种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化解偏见、增加好感的重要外交途径.文化外交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地位越发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外来的和内生的多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既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也为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保障。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需要,而且对于用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抵御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文化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鲁生 《共产党人》2010,(23):44-46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文化建设和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发表讲话,提出"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看到,文化发展已经上升到"关系中国特  相似文献   

14.
正当我们饱受西方转移污染型产业加重雾霾天气之苦时,美国主流媒体却把北京城讽为机场里的吸烟区,甚至把雾霾和社会主义制度牵强附会起来;当我们为昆明暴恐事件悲痛万分之时,CNN在报道时却将恐怖分子打上引号;当我们在为西方昂贵的奢侈品埋单、奢靡之风侵蚀社会风气之时,诸多西方媒体却批评这些西方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是暴发户。近年来,随着美国等西方世界危机的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