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潘海湘  陈永辉 《湖湘论坛》2007,20(2):59-60,68
武术套路孕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形成、发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整体思维观、"意蕴"美等共性文化.由于受地域环境影响,其内容又十分丰富,风格各异.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是其发展的基础.世界体育要汲取中国精神文化,弥补西方科学体育不足.武术套路具有东方文化特质,武术国际化,能促进世界体育和谐发展,能使西方人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东亚区域华夏大地的中国古代体育,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运动形式。受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在发展与演进过程中亦带上了德、艺相兼的东方传统文化烙印,而"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以及具有东方智慧的体育文化特质,使中国古代体育最终成为世界体育文化体系中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并在历史进程中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玲辉 《人权》2011,(2):54-60
作为藏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传统体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特质特征、内在发展规律、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是多元文化的重要体现。史前到吐蕃至清朝时期,体育传承着西藏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张婵 《前进》2017,(6):48-49
<正>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前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我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晋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鲜明的特征,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生产生活方式中创造、发展和提炼出来的,体现着特定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特质,并且在发源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民间体育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具有身心健康、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功能。民族民间体育的现代化,说到底是民族  相似文献   

5.
就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或思想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聚合着各种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有感于此,本文从三个侧面进行论述,试图认识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若干实质内容。一、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出发,确立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项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任务。具有新的科学特质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观念层面的文化精神和知识层面的文化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这里对文化精神作观念层面和知识…  相似文献   

6.
肖渊实 《前沿》2012,(1):181-182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吞口"舞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水族"吞口"舞具有很显著的文化特质。本文对"吞口"舞的文化特质进行细致地剖析,为这项云南水族所独有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的保护与弘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文杰 《前沿》2012,(2):130-13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矛盾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人文地理视角下对云南人口最少的少少数民族——独龙族体育文化圈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得出独龙族体育文化圈内各个要素:体育项目、心理品质、体质都有着显著的"水火交融"特质:尚力、勇猛、激情而不乏柔美、内敛、传情。这源于独龙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这些独龙族的特质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能屈能伸""刚柔并济""内方外圆"等儒道文化和心理品质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  相似文献   

8.
<正> 体育哲学是在哲学走向现代化、应用化的形势下与体育实践、体育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有:①关于体育的本体论的研究,包括体育运动中的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体育与自然、体育与社会的关系;人体生命的理论、体育与健康观;人的身、心关系的哲学探讨等问题。②关于对体育的认识论的研究,包括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对各个哲学派别对体育观的分析、评价;现代社会体育观念的变革;对体育文化、时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论探讨;体育科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贵州高原地介我国南方沿海与内陆深处,古在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地带,有与日本、南太平洋诸岛和亚洲东南部滨海地区相同特质的文化。这种海洋文化的好些因素在贵州高原虽不鲜见,但不论个别或总体,均未引起以“类型”认识。本文就此作大范围的类同考察,并略释海洋文化分布到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茂钢  刘刚 《人民论坛》2013,(10):58-59
随着公共管理的科学民主法制进程稳步推进,中国的公共决策愈来愈关照到公众意志的表达和对私权利益的尊重,但公共决策越到基层越难得到认同.文章立足中国文化乡土性的特质,以乡土传统的观念影像理论为切入点,探究公共决策中乡土文化困境的主要内涵及成因,勾勒出公共决策中公众意志表达的文化意蕴和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王天民  韩冬雪 《前沿》2014,(23):199-201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派系儒学的奠基性和主导性文献,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基本观念。《论语》中所包涵的丰富的天命思想为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灵观念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宝贵的资源,其中所透溢出的心灵、神灵、天命三位一体的神灵存在论,各有专属、各施其用的神灵功用论,超常人格或超常时刻的通灵观念,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神灵观念和信仰意识。因此,立足《论语》天命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灵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和生存智慧。民族传统体育除了体育属性之外,还具备重要的文化属性。一直以来,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偏差,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存在重竞技性轻大众性、重体育性轻文化性、重传统性轻现代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传统属性遗产化"、"体育属性大众化"和"文化属性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体育资源的现状,充分发挥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社会体育资源整体效应的理念,转变我国绝大部分体育资源投资向竞技体育倾斜的认知观念与管理模式;确立群众体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基础,实现现有各类体育资源向群众体育、农村体育、残疾人体育梯次发展的过渡和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共享的公益性;开发农村体育、残疾人体育、体育旅游、体育志愿者等项目资源;构建"和谐体育"氛围,推动体育事业后奥运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南华侨文化是我国华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华侨文化的特质是尊师重教、实业报国;克勤克俭、艰苦创业.文章阐述了海南省海外统战工作的新情况,并指出了海外统战工作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此提出发掘海南华侨文化、做好海外统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酒产业的营销策略以打文化牌为主旋律,在广告中给产品赋予一定的文化特质,以增强产品自身或者其倡导的消费观念的厚重感,建立起产品或观念与消费者的心理关联。这些在酒广告中蕴涵的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本文将总体上予于划分并深入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唐璇  王勇 《前沿》2014,(9):230-231
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源归生活”的文化观念和“和谐文化”的精神意识四项精神特质,有美学价值和民俗价值,在工艺品、织绣印染、建筑和生活小物品等设计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7.
曹胜高 《长白学刊》2006,(1):100-103
东亚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秩序意识、经济上的互利意识、社会上的和谐意识与文化上的兼容意识。但在目前,东亚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临着一些困境,包括政治制度冲突所导致的地区性动荡;经济结构失衡所带来的贸易壁垒,各国社会阶层调整所引起的矛盾积聚;与其他文化观念的冲突所引起的价值重建需求等。这就要求东亚文化必须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寻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出路,例如以秩序的重组来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用贸易的互惠来保证交易规则的确立;用公平的法则来解决矛盾冲突;以馈赠的意识来推动主体文化的自立等。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1,(10):22-23
卢展工书记指出:“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必须首先突出河南的文化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产业。  相似文献   

19.
闫朝晖 《人民论坛》2010,(8):210-211
亚运会作为城市间、国家间的文化、精神、价值的交流平台,为广州城市文化的营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可以从物质环境、市民行为、精神观念三个层面来对其城市文化进行营销。在文化营销的策略上,可以立足于岭南本地文化,根植于中华本土文化,同时又融合亚洲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20.
谭卫华  阎缨 《思想战线》2001,27(6):103-105
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化的启动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要求相结合而显现出极大张力;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张扬民族文化个性,而且要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追求民族特质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