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亮剑 《湘潮》2008,(12):16-18
2008年10月24日,萧克在风和日丽的宁静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萧克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惊涛骇浪的一生。本期特发《萧克与西方传教士》、《“大树将军”萧克》,以缅怀萧克的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2.
在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者中,萧克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南昌起义亲历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萧克100岁寿辰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萧克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备感亲切。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近距离地接触到萧克及其家人,从中也了解到《浴血罗霄》这部小说在经过风风雨雨后,终于出版的曲折经历。其中故事,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3.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13,(10):19-22
萧克:少年得志资深职高寿超百岁 萧克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他在红四军战斗生活了近5年时间.坚持了整个井冈山时期的艰苦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克历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湘赣军区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长;  相似文献   

4.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8,(12):14-18
2008年10月24日以102岁高龄谢世的萧克上将,是最后一位辞世的红军方面军首长级领导人。萧克是黄埔四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参与了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斗争。萧克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25岁当军长,27岁作为军团长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序幕。1936年,29岁的萧克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成为红军时期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人。在萧克将军的戎马一生中,红军时期无疑是最为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24日,一代名将萧克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在经党中央审核的"萧克同志生平"中,有这么一段话:"1954年11月,萧克同志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4月,兼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负责全军的教育与训练。1957年11月,任训练总监部部长。在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同志遭到错误批判,并被解除职务。"的确,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是萧克上将的重要军职,这一军职给他带来过荣耀,也给他带来过厄运。而今,这一段历史已经得到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50载写成一部书——上将萧克创作《浴血罗霄》始末 我刚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就听老同志说,萧克手里有一部长篇小说。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直接找到了萧克家里。得到的回答是:首长现在还很忙,等空下来再和你们联系。过了不久,我就接到萧克秘书的电话,说可以去谈一谈。  相似文献   

7.
正自1934年2月至1997年1月,萧克将军在不同时期以不同身份先后6次来到江西永修云山,或率部浴血奋战,或巡视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革命领导干部受到冲击,蒙冤受屈,挨批挨斗,审查隔离。戎马疆场、功勋卓著的萧克将军也未能逃脱这一历史厄运。1970年1月,萧克将军含冤被贬,后被迫离开北京,来到设立在江西省永修县云山垦殖场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0多年的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智勇双全的名将,开国上将萧克(1907.7.14-2008.6.9)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萧克军装上的闪烁将星,是他经历红军战争的兄弟阋墙、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金戈铁马以及和平年代的忧患奋进,艰难锻造出来的。八年抗日战争,是萧克军旅生  相似文献   

9.
要写一部中国的《铁流》1937年5月,萧克出席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苏区党代表会议。会后,在返回部队的途中,萧克等一行数人,放眼黄土高原,纵论天下时局,追思灾难深重的民族历史,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规模宏大激烈、情况复杂尖锐的土地革命战争,一曲曲壮歌在他们耳旁回响,一幕幕活剧在他们眼前浮现。当时,萧克率部队由甘肃镇原进军陕西三原地区,弄到了一本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铁流》,他一气读完。《铁流》讲的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工农武装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逐渐锻炼成长为有纪律的革命队伍的故事。书中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使萧克激  相似文献   

10.
开国上将萧克,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代名将,而10年红军战争,是萧克上将军旅生涯的重要阶段:在踏遍万水千山的长期转战中,他锻炼成长起来,担任过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的王牌军长,相继在三大主力红军担任要职。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2.
韩洪泉 《党史纵览》2017,(12):27-30
<正>萧克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纵观其数十载革命生涯,策马立功勋,提笔著妙文,居功不傲,宠辱不惊,终能享百岁高龄、传百世芳名,成为共和国将星璀璨的云幕上亮丽夺目的一颗。萧克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试述其奇人、奇情、奇才、奇书数端,重温将军传奇生涯,重沐将军高洁品格奇人萧克早年投身革命,戎马征战半生,其阅历之丰富,在开国将军中亦不多见。他是真正的"老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  相似文献   

13.
儒将萧克     
萧克是一位儒将,正如斯诺夫人海伦·斯诺所言:“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1991年,萧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夏衍称之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之所以“奇”,主要有三个因素:初稿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小说出版前就油印了两次,受到过两次批判;书稿从创作到出版,用了漫长的50多年时间。这在中外文学史上,可以说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4.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群星璀璨的开国将军中,提起"三萧" (萧劲光、萧克、萧华),应该说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三萧"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三人长期担任解放军总部和军种负责人,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较早担任师级及以上单位军政主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劲光、萧克、萧华在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中,屡建战功。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们三人的履历也是十分突出的。其中,萧劲光、萧克更是在大革命时期就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16.
萧克战关城     
2008年10月24日,星殒月沉,大地哀恸。102岁高龄的开国上将萧克离开了我们。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克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他的逝世,使共和国又失去了一位开国元勋,莲花人民又失去了一位老朋友。  相似文献   

17.
萧克战关城     
李晓斌 《党史文苑》2008,(12):42-43
2008年10月24日,星殒月沉,大地哀恸。102岁高龄的开国上将萧克离开了我们。莲花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萧克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他的逝世,使共和国又失去了一位开国元勋,莲花人民又失去了一位老朋友。  相似文献   

18.
正"1934年夏,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黔东,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抵达木黄镇,与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两军领导人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在红三军军部——木黄镇水府宫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两军团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9.
王代芹 《党史文苑》2010,(10):29-31
1970年1月,地处赣西北的江西云山垦殖场笼罩在瑟瑟的寒风中,萧克将军同农垦部的几个“走资派”一道,被遣送到设立在云山垦殖场红湖分场的农垦部“五七”干校。再次来到曾经浴血奋战和工作过的地方,萧克将军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20.
刘冬生 《湘潮》2021,(1):61-63
在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旧址所在地——龙山茨岩塘的苏维埃广场上,萧克将军亲笔题写的"红军战斗在龙山"大型浮雕,在青山绿水间和蓝天白云下格外光辉夺目。龙山是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率红二、六军团浴血奋战的地方,在这里创建了长江南岸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武装,有力策应了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及中央红军突围长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