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6年春天,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在北方局和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中共河北省委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1938年7月间,在八路军第四纵队的配合下,发动了冀东抗日暴动。这次暴动为以后开展冀热边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奠定了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
赖晨 《前线》2015,(3):125-126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有一支非同寻常的队伍,这就是被称为"知识分子团"的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第十团,即"平北抗日老十团"。这个团突出特点是文化水平特别高,连排干部多是中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团营干部多是大学水平,建团之初就有"七十二贤当家"之说,即有70余名大学生。走武装斗争之路十团的前身是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抗联),成立于1939年2月。而"抗联"又是由冀东暴动中诞生的"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和绥西垦区暴动中诞生的"抗  相似文献   

3.
我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是1938年冀东武装大暴动的火种,是遵循党中央、毛主席的建军路线,在晋察冀军区党委直接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冀东子弟兵,也是冀东抗日烽火中一支以红军干部为骨干的主力部队之一。曾与冀东人民鱼水相依,患难与共,转战长城内外,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创建、扩大和巩固冀东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多次“扫荡”和五次“强化  相似文献   

4.
滦南县系冀东革命老区,素有“路南腹地”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在掩护我党政军机关、抗击侵略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8年,震惊华北的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即在滦南境内发起。全县出动2万之众,组建了十三个抗日总队,声势之大堪称各县之首。由于滦南革命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四抗日武装起义,是西江地区最成功的一次武装起义。此前被誉为西江地区三大起义的罗定横岗起义及罗城暴动、肇庆讨蒋起义和广宁螺岗暴动都一一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下去了,唯独广四抗日武装起义不仅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所镇压掉,而且成功地建立了“西江  相似文献   

6.
1938年,冀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20万人的抗日大暴动以后,延安总部派了一个八路军前线记者团,到晋察冀军区采访,记者团有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孙犁、王林等人,当时分配到冀东区采访的前线记者是雷烨。1939年,我在腰带山区看  相似文献   

7.
胡昌方 《党史文汇》2008,(10):34-35
2008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泗洪是苏北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战斗过的地方。1940年,刘少奇同志在这块热土上亲自领导泗洪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很多十分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3天津会议举行一个多月以后,中共冀热边特委以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冀东分会的名义在丰润县田家湾子秘密召开准备开始暴动的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9.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冀东人民不会忘记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冀东人民抗日暴动,不能不怀念平津教育界知名人士、爱国知识分子、抗日英雄杨十三教授。 慷慨悲歌 不做亡国奴 杨十三(1889—1939),名彦伦,字灿如,又名裕民,因他在堂房兄弟中排行十三,故名杨十三。杨十三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杨团堡村一个书香世家,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觉悟社”,是天津“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直隶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后留学美国,1928年学成回国,任母校河北工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最先提出在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并为之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二是在党内第一个写出抗日游击战争的专著,深刻阐明抗日游击战争的伟大意义与胜利前途,协同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确立为人民军队对目作战的战略方针;三是系统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问题,其思想理论构成我党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李原 《党史纵横》2006,(8):48-51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热辽抗日最前线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战斗在抗日战场上,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尖兵剧社.她传奇式的经历和光辉业绩,被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广为传颂.尖兵剧社的名字,人人皆晓,至今在老区人民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主持领导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工作,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方针政策,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权理论,推进了我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39年 1月 ,刘少奇作为中原局书记奔赴华中敌后领导抗战。在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中 ,他提出和阐述了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最高组织形式及其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建政思想 ,以这一建政理论为指导 ,采取了选拔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大力推行“三三制”原则和分二步走的建政步骤等措施 ,为开辟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新局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宁力星 《党史博采》2006,(12):36-38
1938年10月初,八路军四纵政委邓华主持召开了九间房子会议,决定八路军主力和冀东抗日联军全部向平西转移,西撤整训,结果惨遭失败,冀东抗日力量遭受严重挫折,出发时的五万大军,到达平西的只有高志远部千余人和蓟县遵化一带的几百人。本文仅对平西大撤退的经过与得失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篇3 天津会议举行一个多月以 后,中共冀热边特委以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冀东分会的名义在丰润县田家湾子秘密召开准备开始暴动的军事会议。会议通过了暴动的行动纲领,确定了计划组织的6个总队的番号;同时决定,7月16日为各地统一举行暴动的日期。 事实上,天津会议结束没有多久,八路军第四纵队就于5月31日从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斋堂出发,兵分两路顺着长城线,开始向冀东挺进。到6月下旬,先后攻克昌平、兴隆等县城的四纵主力到达蓟县的靠山集、将军关、黄崖关一线,准备进入遵化、玉田、迁安等县境。而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通讯…  相似文献   

16.
1942年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危难重重。刘少奇来山东负有特殊使命。"群众是共产党的母亲,党是群众的儿子。"刘少奇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建立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亲密关系确定了根本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研究刘少奇对群众路线的阐发和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信仰,增强党性,密切党群、干群和军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首《黎明曲》,唱出了铁的新四军坚持抗日的英雄赞歌。 一页《暴动史》,展示了新四军勇士们冲出牢笼奔赴皖南抗日战场的闪光人生。 一座《纪念碑》,在赤石渡口辉煌了武夷山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1941年夏.日军对苏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并疯狂扑向新四军军部——盐城,为了反“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了盐城。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带上少数机关同志,潜伏在建阳(今江苏建湖县)水网湖荡地区十八固马家庄。区委书记将刘少奇安排在马庄乡农救会主任马玉甫家。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与彭雪枫曾一起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在炮火洗礼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建立了亲密友好的革命情谊。1939年1月,彭雪枫和刘少奇在河南竹沟会合后,被派往豫东边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多次成功解决了抗日统一战线中出现的摩擦问题,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卓有成效地领导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闫成君 《世纪桥》2010,(10):22-24
<正>1934年3月,黑龙江省桦南县(原属依兰县管辖)境内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武装抗日暴动。一、"大排队"为武装抗日奠定了基础当时的土龙山,是依兰县最富裕的一个区,其行政中心在太平镇,即今土龙山镇,行政区下分8个保,一保太平镇、二保邢家沟、三保梨树园子、四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