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成兰 《律师世界》2002,(12):42-44
一、案例介绍及问题提出公民甲因经营活动与原告公司有业务往来,1998年甲欠原告公司一定数额到期债务未还,次年,甲出资注册资金的90%与公民乙登记成立了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甲为执行董事,即法定代表人。同年底,甲以公司名义与原告公司订立一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以公司名下的汽车一辆抵偿甲所欠的原告公司的债务,接着双方按协议办理了汽车过户登记手续。后原告公司经申请车辆评估机构评估,认定车辆价值不足所欠债务,遂以甲和某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偿还余额债务。对于本案,笔…  相似文献   

2.
2000年,江苏省甲县农民王某(男,35岁)与乙县某对外劳务公司B、新加坡某建筑贸易公司C签订(填充)了固定格式的《雇佣合同》,约定:王某为受雇方,新加坡C公司为雇主,B公司为履约保证人;王某前  相似文献   

3.
[案情]个体运输户刘某与甲运输公司达成口头协议后,以甲运输公司名义承担为某煤气化公司运输焦炭的工作(甲公司与煤气化公司之间订立有书面运输合同)。2009年1月至7月期间,刘某多次利用从某煤气化公司给某国有炼铁厂运送焦炭之机,雇佣李某、张某等14人将部分焦炭卸至事先租用的院内,并用事前准备的焦粉掺入剩余焦炭中补足份量,以假充真交付给炼铁厂。  相似文献   

4.
[案情]2011年3月至4月期间,马某在其货车被某粮库雇佣运输小麦期间,伙同司机贾某先后四次以在货车上装石头和加水的方法加重车辆的自重,待过罢磅后卸下水和石块再装小麦过磅,通过此种方法骗取粮库小麦3000余斤。经鉴定,涉案小麦价值3000元。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赵某结伙,经事先预谋,于2011年4月间,在了解到向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车辆到期,租赁人不归还所租车辆时,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车载GPS自行取回车辆这一操作流程后,由被告人张某向不同的汽车租赁公司先后租赁小轿车3辆,并伪造身份证、行驶  相似文献   

6.
刘妍  伊莉 《法庭内外》2011,(11):63-63
2011年9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开审理了鄢颇被砍致重伤案。因本案的被害人鄢颇系知名导演,故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案涉及13名被告人,庭审过程持续长达11个多小时。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峥、梁俊于2010年3月。因琐事预谋对鄢颇进行伤害,购买刀具、汽车、定位器、手机等作案工具,并雇佣被告人张忆、陈利生等人多次尾随鄢颇车辆。  相似文献   

7.
【案情】某甲被一家企业雇佣。双方签定了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甲应当在企业服务满5年,否则分给甲的居房由企业收回。后甲工作未满5年而辞职,居房未退还,双方因而发生争议。经协商,甲答应偿还房屋价款,后未履行。企业为此请求法院处理,法院告知此为劳动争议,须先经劳动仲裁。于是企业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以企业超过60天的申请期限为由不予受理。企业转而诉至法院,法院以未经仲裁为由驳回起诉。本案法院适用的法律为《劳动法》第79条、第82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下称《条例》)第2条。《劳动…  相似文献   

8.
华萍 《中国法律》2002,(1):33-33,95-96
A女士是一香港居民,B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C公司则是该跨国企业在中国H市依据中国内地法律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1999年3月,A女士与B公司在香港签订了《雇佣协议》,约定A女士出任C公司业务总监,月薪为92000元港币并享受与其职位相当的福利待遇。《雇佣协议》签订後,A女士即被派往H市工作。2000年4月13日,因A女士在住房补贴事宜上违反诚信义务,欺诈C公司,C公司遂将情况通报B公司,B公司授权C公司将其解聘。  相似文献   

9.
高峰  张硕 《特区法坛》2005,(5):14-16
一、定金罚则的放射效起源 经B省乙公司经理的唐某介绍,A省甲公司与B省丙公司洽谈业务。B省H市李某表示可介绍B省H市工行为丙公司履行合同提供担保。2003年10月28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购销进口废纸合同一份。约定:丙公司供给甲公司进口废纸13000吨。单价为每吨6200元,总货款为8060万元;供方于2003年11月20日交货,需方必须在30天内提完货物;需方按供方指定银行开出1300万元人民币现金汇票或半年期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定金。  相似文献   

10.
[简要案情]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陈某在田某与王某合伙开办的重庆某足浴保健有限责任公司开县店(以下简称“保健公司开县店”)任出纳,陈某利用合伙人管理不严的漏洞,采用隐瞒收入的方法,多次挪用营业资金4万余元用于个人生活开支,直至2008年9月分文未还。经调查,田某与王某开办的保健公司开县店,营业执照登记为个体工商户,雇佣员工20余人。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基本案情甲公司从乙公司订购5000吨煤焦油,并通过招标的方式雇佣有运输资质丙物流公司将煤焦油运输至甲公司租用的储油罐内。承运过程中,车队负责人李某发现甲公司对车队运输的煤焦油只做重量检测和水份检测,便妄图“以次充好”,谋取非法利益,隧指使油罐车司机冯某在运输过程中将乙公司的煤焦油用小作坊的劣质煤焦油进行调换,冯某按照李某指示四次调换煤焦油约27吨,价值46710元。承运完成后,甲公司对储油罐内煤焦油进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甲公司与己公司签订购销合同。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达十余万元,乙公司多次催讨未果,遂向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某县人民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货款并承担逾期付款违约金。判决生效后,甲公司不履行判决,某县人民法院裁定从甲公司持有股份之丙公司划拔执行款并在未通知丙公司的情况下强制执行。丙公司经注册登记为企业法人,甲公司投资丙公司的资本已成为丙公司的注册资金,属于丙公司经营管理的财产,作为投资人的甲公司已无权随意处分。即使可以用投资款偿还甲公司债务,也只能依法转让股份或以所得权益偿还,而不能直接扣划。这一点在1994…  相似文献   

13.
咨询热线     
法人负债后分立债务应由谁承担江西玉山县叶文明问:甲公司在1991年欠乙公司一笔贷款.经法院调解,由甲公司在1995年10月31日前一次付清欠款。1993年8月,从甲公司分立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丙公司。现调解履行期限已满、甲公司又以无钱为理由下履行。乙公司想申请执行丙公司的财产.不知是否有法律依据?本刊法律部答:乙公司能否申请执行丙公司的财产,主要应从以下几声、来看:1.法律上允许企业法人分立,分立后各自独立成立的企业法人之间均是独立享有权利义务的民事权利主体,相互之间不因是分立设立而负连带责任。企业法人分立前…  相似文献   

14.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案情介绍 2003年3月8日,林某买票乘坐甲驾驶的车辆,甲在行驶途中与乙驾驶的车辆相撞,林某头部受伤。经交管部门认定,乙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林某医治后,以甲和乙构成违约和侵权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甲、乙共同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基本案情杜某驾驶非机动车与方某驾驶的挂靠在甲公司名下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造成杜某当场死亡、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杜某负事故主要责任,方某负事故次要责任。肇事机动车在乙公司投保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甲公司还为肇事机动车在丙公司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统筹,后者责任限额为16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被告人甲公司于2003年1月10日与乙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双方约定:乙委托甲为代理人,乙将合同专用章交给甲使用,委托其销售商品厉,代理期限为1年。2004年1月9日,双方委托期满,乙公司要求收回合同专用章,甲公司就伪造了一个假的合同专用章交给乙公司。对此,乙公司毫不知情。之后,甲公司继续以乙公司名义出售商品房,所得房款全部据为己有。直到2004年4月份,乙公司在卖房时才发现甲公司的上述行为。经司法机关查证,甲公司返还给乙公司的合同专用章是假的,真章被其留用。至案发时,甲公司总共售出了5套商品房,获利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案情 丙公司就其销售的货物向甲保险公司投保了公路货物运输保险。丙公司与乙运输公司达成运输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将丙公司价值90000元的货物运输到某地。乙公司在运输途中车辆发生火灾,造成所载货物全部毁损。  相似文献   

18.
责任保险受害人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案情2000年8月16日,江苏省淮安市某机电公司与朱某签订分期付款购车合同一份。合同约定:朱某购买某机电公司货车一辆,车辆价款为133000元,朱某首付车款30%,牌照办好后提车。同时约定,朱某购车时必须办理以某机电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淮安市楚州支行为受益人的分期付款购车保险。合同签订后,朱某以投保人的身份向楚州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车盗险、自燃损失险4个险种。在该保险合同中,朱某与楚州保险公司约定:若该车出险,由某机电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并领取保险赔偿金。2001年8月11日下午,朱某雇佣的驾驶员驾车途中发生…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7,(1):59-60
甲公司是一家加工制造企业。甲公司因扩大生产,向乙银行申请贷款,双方签订了一份贷款合同,贷款数额为300万元,期限为1年。根据银行的要求,甲公司请求丙公司为该贷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某钢铁公司(以下称甲公司)因某工程公司(以下称乙公司)欠其货款未付清诉至某法院。后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1999年1月25日之前付清尚余货款,该调解书于1998年12月18日经双方签收后生效。1998年12月29日,双方针对调解协议又私下重新达成新的还款协议,约定乙公司应于1999年12月25日之前还款。2000年初,因乙公司即未履行原调解协议,又未履行新协议,甲公司遂以双方达成新的协议,权利义务已重新予以了确定,乙公司应按新协议还款为由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