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当前在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家庭及其社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如何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内生性脱贫的视角对山西省永济市和河南省灵宝市两个由当地农村妇女主导创办的合作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自发形成的妇女合作组织更倾向于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工作抓手,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与就业创新模式。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经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激发,成为村庄脱贫和社区良性治理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村资源的关系,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和劳动分工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妇女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她们的独立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5,(2):48-48
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是新阶段帮助城乡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围绕这一主题,浙江省各地在输送转移就业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典型,营造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期山西省妇联开展了对山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情况的调研.先后深入6个市7个县7个乡8个村,向119个县(区)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5964份,收回问卷15653份,收回率98.0%。经调研了解我省的有关情况如下:一、现状据2011年统计,山西省共有人口3574.11万人,农民占50.32%;妇女1738.75万人,占48.63%;农村妇女874.23万人,失地妇女54375人,占全省农村妇女总人数的6.2‰。山西省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山西省农村妇女非农就业比重偏低,失地和土地收益问题突出。目前农村在业女性中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比例为21.2%,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妇女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力军,成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妇女的优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妇女自身的能力素质,鼓励、支持妇女有效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建立妇女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农村妇女有效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扶贫车间作为国家主导下资本从城市转移到乡村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农村妇女就近就地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途径。基于对河南省一个扶贫车间的实地调研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扶贫车间在政府的"任务导向"、企业的"加减法则"行动逻辑下率先实现了复工。然而,处于风险分配下层的扶贫车间女工事实上却面临更多的压力,不得不面对从风险、资本与家庭的强制中突围以及平衡因疫情产生的家庭与工作间矛盾的新困境。这亟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改善扶贫车间女工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总厂在城镇 分厂在乡村 车间在家庭──山西省忻州地区妇联开发扶贫项目有新路张小鱼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和带领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找到了许多开发扶贫的有效途径。忻州地区妇联从1990年以来采取了“总厂在城镇、分厂在乡村、车间在家庭”的扶贫...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要发展,必须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衢州地处浙江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集中在农村,其中富余闲置的农村女劳力78306人,她们富余不富、闲置不闲,就业难,增收难。2003年初,衢州市发起"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就业培训,通过创建"衢州保姆"等劳动力品牌,组织农村妇女劳务输出。每年对外输出保姆2000名。一大批农村妇女走出乡村,找到了增收的好门路。 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就业,结合对"衢州保姆"品牌的创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广泛发动、深入宣传,促进农村妇女转变观念。把农村庞大的妇女  相似文献   

9.
张正友  张玲  陶丹  徐玲 《中国妇运》2006,(5):F0002-F0002
江苏省东海县各级妇联发挥妇女在纺织品加工中心灵手巧的优势,增加了妇女的就业机会,使她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织女”。(上)牛山镇妇联与县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成立了“农村妇女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引导大批农村妇女告别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左)浦南镇江浦村妇女主任徐传翠全力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每年帮助许多人外出就业。(左上)东海县女大学生高传霞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办起了“霞飞高档针织内衣有限公司”,其产品远销国外。(左)南辰乡吸引外地服装公司落户本地,解决了当地800多人的就业。东海“织女”工作忙@张正友 @张玲 @陶丹 …  相似文献   

10.
一、妇女与农村发展的实践近年来,妇女与农村发展的实践十分广泛而丰富,这得益于我国特定的政治社会基础。但我国农村妇女在就业、教育、卫生健康、参与社会等方面仍比较落后。全国妇联在组织、实施妇女与农村发展的实践方面仍需发挥重要作用。1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6,(3):10-11
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需要,是传统的“双学双比”活动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的、可行的途径。因此,我们把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我们各级妇联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高妇联地位的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初步形成了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巾帼小额贷款创业工程、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这三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宣传引导,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就业创业我们利用宣传媒体营造声势,利用会议推动工作。通过在《孝感晚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5,(4):47-48
作为上海的汽车产业基地,嘉定区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步伐。区内城市化水平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该区农村妇女的就业与生活方式。对500名18—60岁的农村妇女、主要是就业妇女的问卷调查发现:第一,非农就业已成为农村妇女就业的主要方式:87.6%的人以非农就业为主,其余以农林牧渔劳动为主。越年轻非农就业率越高,30岁以下为97.9%,50岁以上为61.8%;学历越高,非农就业率也越高,小学为86.5%,  相似文献   

13.
科技致富     
《中国妇运》2008,(5):48-48
湖南省花垣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农村妇女学校19个,举办各类城乡妇女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妇女58500人次。县妇联积极协同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共培训农村妇女6000余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发展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农村妇女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男女性别差导致的体能上的差别,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妇女角色定位对妇女就业的限制,妇女受教育机会少、文化水平低,农村分配方式中存在的事实上的“户平等”制,家务劳动非社会化导致的收入的非货币化等等。那么,这些障碍或者说因素是怎样作用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9,(12):18-20
十年来,市妇联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以旅游为龙头、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的战略目标,把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与扶贫攻坚引导妇女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开展了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万户家庭致富工程”和“百千万计划”,为“双学双比”和“巾帼科技扶贫行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提高农村妇女实用技能、综合素质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妇女致富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3,(4):31-32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到65%以上,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多年来,全国妇联配合农业部门在推动完善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法规政策、协调解决妇女土地侵权信访事项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还通过联合召开会议共同推广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绕才 《创造》2024,(4):66-70
<正>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好农村妇女的“半边天”作用。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困境。基于此,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发挥农村妇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也是妇女面临的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帮助50余万妇女就业、2.1万妇女创业、70余万农村妇女有序转移,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2002年新一轮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政策上普遍强调了村委会和党支部交叉任职,以精简干部。但是,这无疑也是对农村妇女在乡村权利结构中的弱势地位雪上加霜。交叉任职给农村妇女进入村委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农村基层民主中应有的作用,妇女应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依靠妇女组织以及制度安排来克服妇女进入村委会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20.
博湖县百余名农村妇女,经过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成为了村里的科技当家人、致富带头人。过去博湖县农村的大部分农家妇女,整日就是忙家务。为此,博湖县通过与乡妇联、远程办密切配合,充分利用乡村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广校等阵地,对全县农村妇女进行文化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