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中国青年文化的发生、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青年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有助于在历史的轨迹中探求青年文化的意义。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大多数人只是在论及青年文化其它方面的特性时,偶尔提到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没有提供严格的论证,不能给人以信服的答案。归纳起来,青年研究学界关于中国青年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五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青年文化具有普遍性、开拓性、渗透性和幼稚性四个方面的特点。其普遍性特点的一个表现就在于:任何民族,任何时代,凡有青年存在的地方都有青年文化。这也就是说,有了青年,就有了青年文化。“比如,我国最早的诗歌选辑《诗经》中许多诗都是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有若干雕塑、装饰器、刺绣等也都是青年文化……”。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失之偏颇,其论据也是站不住脚的。首先撇开青年文化的具体内容,学者们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认识,那就是青年文化“使得青年开始脱离校园的,或者  相似文献   

2.
三个时代的青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青年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研究青年文化也有各种不同的视角。我们看到一种牵强附会的理解,将有关青年的一切都称为青年文化,它可以包括学校教育、党团活动,可以分为青年工人文化、青年农民文化、青年军人文化等;同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即将青年文化主要与短暂的流行时尚,以及青少年的非常行为和越执行为相联系,视为青年文化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青年文化”,作为具有与“成人文化”不同性质和独立地位的文化存在于现代社会里,这是战后时期才开始被逐渐认识到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对青年文化开展研究,想搞清它的含义和内容,现在他们的分析探讨主要沿着下面四个方面进行:(1)作为反文化的青年文化;(2)对工业社会里的社会化问题持抱怨态度的青年文化;(3)作为成人文化变形的模仿的青年文化;(4)作为遮掩与自主的统一体的青年文化。一、作为反文化的青年文化反文化性质的赞成者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对成人文化及围绕社会的“规范”、“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年文化在整个社会中,一直是一种先锋文化的象征。但是,1992年的中国青年热点中少有青年先锋文化的特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深思的现象。我愿意在此客观地描述92年中国青年的热点现象,并期望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见解,以期引起人们对于中国青年文化和青年热点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众所周知,青年研究发端于青年问题的滋生;青年文化研究肇始于青年文化现象的繁杂及青年越轨文化的盛行。社会各阶层对于青年问题及青年文化问题的关注,必然导致学术界对于“对象问题”的聚焦。七十年代末“第三代”、“第四代”始终占据着社会问题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6.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影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亚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方法——剖析“风格”,又要审视“后亚文化”视域下研究范式嬗变形势,创新“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研究手段。“丧文化”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路径,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既要解决青年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又要提供青年成长所需的人文关怀;既要激发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又要营造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黄浩威 《学理论》2012,(29):188-189
后现代文化是西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化思潮或观念形态,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扬弃,大学生青年文化深受其影响,但它却为研究当代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提供全新视角。因此,积极探索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策略,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青年时尚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所谓青年时尚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青年时尚是一种亚文化时尚 ,它既具有时尚的一般性 ,又具有青年文化的特殊性 ,是青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阿兰·吉麦尔在《法国人的服装、时尚与仪表艺术》中说 :“如今 ,追求时髦倍受欢迎 ,因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现在 ,青年时尚已成为世界青年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一个“聚焦点”。中国的青年研究工作者 ,对青年时尚这一课题进行了跟踪研究和理论上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回顾 90年代以后的青年时尚研究。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来,日本青年文化具有显著的混合型文化特质。一方面它有着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另一方面,享乐主义意识又逐渐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日益成为其文化主流景观。前者与发展中国家青年文化极其类似,后者则反映出日本作为工业发达国家所特有的社会现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青年文化现象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政治进步不平衡的现实的必然结果。70年代以后,日本青年文化逐步与整个西方青年文化的大势合流,政治文化色彩减弱,但由于文化定势的惯性作用,仍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因之,日本青年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于分析东方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正负效应或许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12)
新的历史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指导大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加深对优秀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以此指导实际行动,增强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论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素质教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及延伸思考。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并不是与社会主体文化平行的独立文化,而只不过是青年对社会主体文化选择、偏离的结果。因此,它在价值、规范、信仰和表意特征方面与社会主体文化基本上是同一的。不少青年文化论者过分夸大青年文化的特殊性,将其视为各方面都不同于社会主体文化的文化,这样便把青年从整个社会抽离出来,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且与社会其它阶层没有关联的独立阶层。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青年不能脱离社会的其它阶层而独立一样,青年文化从来都是附属于社会主体文化的。我不认为凡是与青年相关的都是青年文化,都构成了青年自身的特殊性。那样的观点反  相似文献   

12.
《青年研究》2021,(2):9-16
新时代青年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包容性,新发展阶段青年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展开过程。当今社会的文化总体上属于"待淀文化",青年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年文化的沉淀过程,镶嵌在青年的社交之中。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年群体朋辈之间的社交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青年文化建设,在建设主体上要充分利用和重视青年。在内容上要特别注意摆正"既淀文化"与"待淀文化"之间的关系,给青年人群以时间和空间;在形式上要注意把握好平辈社交这个主线,强调平等的社交、线上线下相配合。引导青年进行文化反思、形成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青年文化的形成,已有不少论者作过多方面的阐述,笔者对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青年文化的发生,青年文化形成的条件、青年文化形成的标志是互有联系但更是互相区别的。本文专此提出与各位同仁一起商讨。一青年文化的产生必须追溯到青年群体的出现。青年群体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近代文明的产物。从整个世界的范围看,青年作为群体引起社会关注,青年问题构成社会问  相似文献   

14.
《青年研究》2021,(1):1-14
无论农业现代化还是乡村建设行动,都寄望于青年农民承担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对国内外青年农民研究现状的初步梳理,发现:国内青年农民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和政策导向性;青年农民文化与价值观、新型职业农民以及青年农民返乡创业是排名靠前的三大研究主题。未来关于青年农民的研究可在青年农民的规模、类型与特征,青年农民与农业现代化,青年农民与城乡社会,青年农民的社会生活,国外青年农民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对青年农民研究的深化也有助于"十四五"规划真正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5.
商业发展与青年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服饰,流行发式,流行音乐都源于青年,既而被推及全社会。青年文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排头兵。青年文化被推至大众文化的先锋,固然有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因素,但商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且作用越来越大,以致改变了青年文化的内涵,弱化了它的反叛性。 一、青年文化内涵 青年文化是现代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而出的独特的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式的概括。”帕森斯最先使用了“青年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青年文化是青年独特价值评判、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法的概括。它深深影响着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上商业营销炒作,如今青年文化着力于物质消费。过度物质消费淡化了青年文化核心理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如何看待消费主义传播对青年文化的异化,须分析深层次原因,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引导机制,增强青年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明确文化立场,提高文化厚度,凸显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中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年官兵的影响是价值观偏移,对传统文化漠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淡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对青年官兵造成的影响,找到应对之策。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理念一是要牢固树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官兵的理念。要探索用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理论武装方式,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吸引青年官兵学  相似文献   

18.
青年价值观是决定青年行为的心理基础。青年是社会变革中最活跃的力量,青年价值观的变化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从价值观的视角研究青年,能较准确地了解青年在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上的变化趋势,这对指导青年的社会活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疆锋 《青年研究》2007,(12):14-20
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方式。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探索重心所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生成与英国的"文化-文明"传统、新左派、二战后的工人阶级成人教育和战后青年亚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文化”与“青年文化”的关系清晰地把握“企业文化”与“青年文化”在当前社会变革期中的发展现状,了解它们间的互动影响及其今后的可能趋势,对于社会整体的经济与文化建设上具有现实意义的。鉴于时下各家对“企业文化”与“青年文化”这两个热点的研究,所持的参照系和操作方法的各异,不免造成各人对一些概念、解释上的歧义与含混,故此作一些适当的陈述与廓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