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汪冰 《世纪桥》2009,(24):138-139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评判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并及时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从调控首要任务、具体政策措施、调控重点等三方面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县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县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涵义、目标、职能和手段,探讨了县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小广 《理论研究》2015,(1):2-11,38
2014年我国经济面对持续下行压力,新一届政府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结构优化效应增强。预计2015年宏观经济将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定向调控力度,为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创造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张学刚 《理论研究》2002,(1):48-48,F003
宏观经济调控问题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它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既有某种共同性 ,又有不同性质和特征。因此 ,在学习《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过程中 ,我们既要了解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特别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模式和特征 ,又要把握我国特殊制度条件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特性 ,从而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内容及其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界,中国的经济转轨已经从前转轨期进入了以经济体制巩固与完善为主要内容的后转轨期。后转轨期宏观经济的特殊性更加需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和谐精神: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指导思想方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统筹与协调;在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方面要进行合理调整,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宏观调控的时序方面,应充分考虑开放的国际条件,争取同时实现经济的国内平衡与外部平衡;在宏观调控手段运用方面,要实现调控工具的多样化与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6.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到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次重大调整。文章对这一调整进行深入理性思考之后,得到的认识是:这种调整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应地作出的必要调整;这种调整完全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运作规律;这种调整不是对原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否定,是原有宏观经济政策在特殊条件下的特定实现形式。通过上述理性思考,旨在正确认识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与原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关系,提高执行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经济增长率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短期现象,而是中期趋势。预计2013年宏观经济将呈现"增长放慢、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型发展特征。宏观经济政策应主要围绕着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而展开,放弃过去的增长优先、投资优先、房地产优先政策。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  相似文献   

9.
利率水平波动的效应分析巴瑞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利率水平就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合理的利率波动能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及时传递和反馈宏观金融调控的政...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是社会稳定之基和创新创业之源。从2011年以来,在国外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大幅调整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1.
詹国枢 《奋斗》2008,(6):58-58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手段之一是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什么叫存款准备金,为什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呢?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里,用以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所需而准备的资金。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介入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析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资本市场面世以来,资本市场便以其特点和基本功能,日渐成为体现政府调控意图的政策的延伸,成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佳政策中介。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指出,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果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形势总体呈企稳向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调整、转型为主线的中国经济画卷将如何展开?复苏之路是否像虎年一样充满波折?不断加码的调控能否抑制房价?……《经济参考报》2月9日刊文称,这一系列问题,将成为左右今年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该报在采访了各领域诸多专家后,筛选出今年宏观经济十大看点:  相似文献   

15.
影响我国当前房地产业非理性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大致分为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类.其中,结构性因素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强投资、弱消费"格局引起的内外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性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调控行为本身、金融政策以及住房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6.
陈端计 《探索》2003,2(4):52-54
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 ,西方的经济理论过去、现在、将来均解释不了中国经济实际。21世纪初叶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正视中国的国情特色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学什么”是企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核心。 一是学习内容要能促观念转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根据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化大调整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新变化,将其与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把“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因应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步入自主增长的轨道.促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危机正在由局部向全球蔓延.由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由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对经济秩序、产业结构、企业主体的刚性调整。“危”、“机”是一对孪生兄弟。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作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我国也对宏观经济政策作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价格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价格管理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果断把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转向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相机选择由抑制性转向积极性,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认真清理抑制性价格政策下采取的临时性控价措施。对提价申报制度、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