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东方》2014,(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产物。群众路线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和价值观;践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内在统一,鲜明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及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理想信念与信仰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产物。群众路线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和价值观;践行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内在统一,鲜明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以及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理想信念与信仰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我们解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发生冲突时的基本原则。从两个尺度生成的理论根据来看,历史尺度不具备统摄价值尺度的理由;从两个尺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来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存在逻辑非对比性。这本不是一个“合题”问题,而是在两个界域中各自如何发挥恰到好处功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良 《桂海论丛》2005,21(2):12-14
科学发展观是真善美辩证统一的发展观:它是以隐含求真务实为认识前提而求发展之真的发展观,是以提倡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础而求发展之善的发展观,是以蕴含和谐发展为审美准则而求发展之美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刘德定 《前沿》2010,(3):22-24
从价值内涵上来看,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融合与超越。深入挖掘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作为精神旗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近代工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心灵的创伤。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价值观念的探索。发展的主体是从事劳动实践的人,实现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从客体方面表现为能够持续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从主体方面表现为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社会主义的劳动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进步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弘扬党的思想路线的产物,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求真务实。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现实的、迫切的实践需要,是应时而生的指导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几代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不发展不行,不科学发展也不行。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主导思想之一,就是从…  相似文献   

8.
陈清华 《求索》2005,(12):72-74
本文在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础上,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进行比较,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与他们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脉相承主要表现在以生产力为中心、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发展为大局、以可持续发展为条件等方面;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次把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第一次提出“五统筹”的系统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但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的认识偏离。错误的价值导向指导的实践引发全球性的社会发展危机与矛盾。因而,必须校正发展的价值尺度,设立正确的社会发展价值目标,实现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复归。发展的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但归根到底要服从于、归结为“总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关系,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都是对人类面临困境的理性反思,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朱鸿亮  艾军 《求索》2006,(9):65-6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它的一次理论超越。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结合;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向事物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从总体上概括了客观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和运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蕴涵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娟 《理论月刊》2005,(5):28-30
科学发展观既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它蕴涵着求进创新的执政意识、以人为本的执政宗旨、统筹兼顾的执政方式和求真务实的执政品质等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这昭示着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将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执政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顺利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它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现和高度概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规律蕴涵,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有论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端倪。笔者试图追本溯源,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探求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文化基础,以马克思主义观对其进行解析,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否进步,是否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需要,是否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客观上存在一个评价尺度。“科学发展观”从生产力、制度、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建构了符合社会发展本质的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体系,使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科学》2008,(5):58-62
30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引发了一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思想解放的巨澜。30年后,我们重读这篇文章,仍可引发我们新的思考,得到新的启示。30年过去了,这篇文章中的有些论据,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已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正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生活之树常青。  相似文献   

19.
颜军 《理论月刊》2010,(3):25-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当今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泽娟  杨坤 《传承》2012,(16):30-31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化的发展观,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