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必须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渠道来发展弘扬。高校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科学普及的必由之路。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的前提下,针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还很薄弱这一环节,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地域性、广适性等特点,筛选出适合普遍在高校开展和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民族传统体育特殊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使高校学生能接受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以达到强身健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艳军 《人民论坛》2012,(26):200-201
发展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的路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和生存智慧。民族传统体育除了体育属性之外,还具备重要的文化属性。一直以来,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偏差,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存在重竞技性轻大众性、重体育性轻文化性、重传统性轻现代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传统属性遗产化"、"体育属性大众化"和"文化属性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吴军 《思想战线》2013,(Z1):141-144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在贵阳市城市社区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贵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提高居民选择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健身项目的意识,促进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勇  陈永辉 《求索》2014,(6):183-18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和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联系,理应加强倡颁与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合理的辨析和界定,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价值面向辨析,探忻发展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路径,将有利于推进体育强国的打造。  相似文献   

6.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统性、文体交融等特点,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文杰 《前沿》2013,(14):175-176
当代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它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中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具有文化“珍品”的民族文化精髓。本文以中华民族舞龙运动的发展为核心,综合阐述舞龙运动的发展基础(背景)、发展特征,使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民族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经营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是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问题,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国内市场上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它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将使中国的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并以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优势顺利打入国际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民族体育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华体育的走向和未来,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维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和推广不仅需要良好的管理发展机制,更有赖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优势的挖掘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和现实价值进行研究,得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和存在方式,因而与现代体育相比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传统体育不仅在我国少数民族已经过去的历史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不仅这些价值和功能依然存在,并且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农村体育的最为有效的体育手段.  相似文献   

11.
胡国庆 《桂海论丛》2006,22(4):84-86
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是全球化,中华民族的崛起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而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传统和现代的两个方面各有所长。中国文化的复兴既不拘泥于传统文化的盲目自大,又不执迷于西方文明的物质主义,而应结合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创生出自信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向征 《桂海论丛》2008,24(3):20-21
纵观20世纪我国历史发展不难发现,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转折关头,都会出现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给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更是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转机。在新的时期,我们应当把“发展”作为解放思想的着力点.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谢山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16-119
布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它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和纯朴自然的内容,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布依族的多元文化孕育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建 《桂海论丛》2007,23(3):5-7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历史文化、民族特性相结合。进行国别化、民族化、具体化,才能发挥真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才能指引各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民族特性相互交融。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延续与昌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不同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了在总的原则一致的基础上又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和国家统一思想。“大一统”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哲学基础和道义基础 ;“天下一体”是民族融合的思想基础和维护中国统一的一面旗帜 ;胡汉两制为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提供了历史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千年来云南民族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近现代时期更加突出,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世界形势的变化,云南的民族关系又在原有的民族关系之上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使民族关系复杂多样,而民族发展历史的内容也因此更加丰富,各少数民族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更加清晰和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