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状及构建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个由先进文化所统领和指导的系统的思想文化体系,它包括理论思想层次、理想道德层次、价值认知层次、文化形态层次、文化载体层次,是多元统一、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大众共享和兼容共生的文化,它对建设和谐社会起着理论统领、价值诉求、思想引导、行为规范、认识评价、理想定位、人文教化、解决矛盾、凝聚人心等积极作用。本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基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构建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诸多核心价值所构成的价值系统,该概念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的——体系性的——价值等逻辑层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既走向世界、同时又自主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有效防止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化和保持执政地位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主体性与包容性相统一;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等鲜明理论特征。具有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巩固文化主体性、明确文化建设新使命等丰富的价值意蕴。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创建人类现代文化发展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探索、社会主义价值实践与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奠基和当代确立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及"两个尺度",关于人的需要和利益,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以及关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审美、社会文化理想的论述,都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列宁关于实践标准、社会主义道德、党性和阶级性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同样具有经典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众多,其价值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物化"和"异化"现象的批判反思与倡导"人道主义"两大方面。毛泽东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人民主体思想,邓小平则重新阐释了利益、富强与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关系。当今中国思想理论界则以实践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价值取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美真  李维昌 《前沿》2011,(19):183-187
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执政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视域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王丽华 《求索》2007,(5):156-158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仅能够通过提高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发挥其批判的功能——排斥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同时也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用各种文化形态去发现并培育积极因素,凝聚积极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对我国社会的建设维护功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走向更和谐。  相似文献   

7.
隋悦 《长白学刊》2013,(2):157-160
先进性别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思想,以男女平等为核心内容,倡导妇女发展,符合男女共同进步、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题。推进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性别平等的文化导向和规范,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积极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对于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软实力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彰显为:思想力、理想力、精神力、规范力.而观念释放、超越自我、扩大影响等"外显"方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向加吾  许屹山 《前沿》2007,(9):222-225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本文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论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贯穿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于对外国文化成果的批判借鉴中,贯穿于对当今中国文化建设的使命担当中,通过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思想保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我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是赢得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的定海神针,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在人民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想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之中,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特别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以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一思想以人民全面共建共享为实现路径,以全面发展的人民为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民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七大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创新实践取得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这一创新理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鲜明的理论品格,表现在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直面问题的使命担当、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整体谋划的系统思维和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这一系列理论品格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生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进路展开其理论、历史和实践轨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自觉引领中华民族在现实世界中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三个文化主体的新构建,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接轨,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文化自信是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包含对内自信和对外自信两个向度,并区分为独特性自信和普遍性自信两个层次,成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文化自强是立足于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现实语境,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了新的中国文化叙事。  相似文献   

1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应该发挥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两者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具有趋同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捍卫我国文化安全;提高公民素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才基础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叙事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为思想动力,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孕育的共同体理念为文化基因。当前,面对多元文化差异性弱化文化认同、区域发展不均衡削弱民族认同基础以及西方“普世价值”理念侵袭等问题,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进而构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众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理论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经历了一个初生萌芽、不断形成、逐渐成熟、继续发展的递进过程。从主要内容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包括文化根本来源大众化、文化丰富内容的大众化、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化、文化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文化服务对象的大众化等具体内容。从时代价值而言,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属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文化权益和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的根本指向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的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 ,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 ,因此 ,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尤其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任务更为迫切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导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经济具有二重性。它的一般属性表现在:范畴具有普适性,内涵具有真实性,目的和手段具有多样性,本质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同时它又是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发挥多种消费功能为素质、以培育和德精神为重点的一种特种经济形态。研究文化经济二重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观照,在实践发展与思想演进的双重进程中实现了对文化认识的价值转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展开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以唯物史观的路径与方法完成了对文化话语的科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