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28-29
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1月11日下午4时45分,周恩来的遗体在八宝山火化,首都百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为周恩来送行,长安街上一片悲泣声。遵照周恩来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9月9日零时10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9月18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9月18日这天,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收听了北京追悼大会的实况后,接着举行了追悼大会。从9月9日到18日,全国城乡一律下半旗致哀。▲▲7月6日下午3时01分,…  相似文献   

2.
老海 《党建文汇》2006,(2):25-2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社会上突然广为流传开一份《周恩来总理遗言》,并且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手抄本,在亲朋好友中秘密传着。接着又流传到境外,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刊播了《周恩来总理遗言)。《周恩来总理遗言》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3.
林木 《党史博览》2006,(5):28-29
▲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九六一年四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刘少奇带领调查组到湖南长沙宁、乡农村进行调查。图为刘少奇在同农民交谈。▲1962年3月,毛泽东在武昌同湖南调查组全体成员合影。▲一九六一年三月,朱德在洛阳拖拉机厂调查。▲1961年4月28日至5月14日,周恩来率领调查组到河北邯郸地区进行调查。图为周恩来在召开座谈会。▲1961年6月27日至7月11日,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公社调查时同公社干部合影。二排左四为陈云,左五为薛暮桥。▲一九六一年四月邓,子恢在福建龙岩地…  相似文献   

4.
孟红 《世纪风采》2008,(10):9-13
多少年来,反映周恩来总理的诸多影视、文学作品及回忆录,多是侧重展现周恩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忍辱负重等品格,但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周恩来绝不缺少严厉的一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不止一个曾说过:“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但这里所言的“怕”总理,缘于周恩来的严厉,缘于周恩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5.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周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  相似文献   

6.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7.
1973年 6月,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贵宾回到了阔别 25年的革命圣地——延安。本文作者作为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人员,有幸随同周恩来总理参观做记录,记下了总理重游故地的言行举止,请看——  相似文献   

8.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周恩来写信的起因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好老师,伟人更不例外。说到周恩来总理的老师,就不能不提到山东人高亦吾先生。就像寿镜吾先生对少年鲁迅一样,高亦吾的学识、为人及爱国热情,曾给予少年时期的周恩来以深刻的影响。周恩来总理后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为什么在周恩来身上具备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我想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四次比喻,从中不仅可以领略他的伟大风范,而且可以学习他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2.
1月9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6周年的纪念日,周恩来和邓颖超最疼爱的小侄女周秉建讲述了自己的传奇婚姻经历,借此表达了对总理的追思。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最近推出《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披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的材料,其中,毛泽东在 1958年曾有以上海市长柯庆施代替周恩来为总理的设想,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调查     
《新湘评论》2013,(4):31-31
淮安周恩来故居有总理手植腊梅一株,现已逾百年。本刊今年第1期卷首刊发的梁衡《总理手植腊梅赋》形容:当寒凝大地,这青瓦老宅中腊梅怒放.忽如一座金山横空出世,灿若朝阳,满树黄花无一丝杂色,方圆数里,暗香浮动。荡气回肠。值3月5日周恩来总理115周年诞辰之际,作者又专门为我们联系故居博物馆,要来这幅总理手植一品梅照片。现连同《周恩来的乡村调查》一起奉献给读者,以表达我们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5.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6.
浣溪沙悼周恩来总理一九七六年一月张光彩万里云天飞雪花,与民同悯悼英华。心河泪涌忆无涯。尽瘁鞠躬神永在,雄才大略伏魔邪。丰碑高耸世人嘉。浣溪沙悼周恩来总理@张光彩...  相似文献   

17.
刘武生 《湘潮》2004,(1):10-16
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最明显最突出的表现是“粮荒”。总理国务的周恩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周恩来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抓粮食工作纪实》,充分体现了总理对人民极其负责的崇高精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  相似文献   

18.
1962年5月29日至6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辽宁视察工作,主要是解决煤炭、交通运输问题。 周恩来总理来沈后,很想看一看他少年时期读书的母校。在周恩来总理去大帅府(时为辽宁省图书馆)的前后,一天晚上约8点多钟,周总理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要辽宁省公安厅警卫处处长王永贵同志给找一张沈阳市区地图。王永贵同志找到地图后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对王永贵同志讲:“吃完饭咱们到小  相似文献   

19.
(1)1960年1月28日《人民日报》登载: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着重解决两国边界未定界问题,从而揭开了发展中缅友谊的新篇章。缅甸总理吴努刚回国,便发来邀请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从速访缅的函电。  相似文献   

20.
正1997年秋天,笔者为我们淮安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岁诞辰的事赴京到朝阳区三里屯拜访曾当过周恩来的保健护士、刚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离休不久的郑淑芸女士。因为我们之前已经多次交往,彼此之间很熟悉,因此就在她的家中攀谈起来。郑淑芸的丈夫崔长庚问我:"周恩涛是总理(周恩来)什么人?""是总理同一曾祖以下‘恩’字辈的老大,总理喊他大哥。"我告诉崔长庚,"你问他干什么?""我姐姐崔青云嫁给周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