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夏天的北京,晴空如洗。 7月17日下午,我们来到东郊,专程访问毛主席亲家母张文秋老人及毛岸青一家。由于事先通了电话,我们顺利地找到了张老家的院门。张老的女儿、毛主席的二儿媳邵华在门口迎接。通过葡萄架下的甬道,我们走进张老住所。八十出头的张老,满头青丝,手拄拐杖,笑容可掬地和我们一一握手,把我们让进客厅。厅里陈设简朴,靠东是一排书柜,摆满了古今中外书籍,西墙上贴有一幅毛主席在成都的生活像,画下面摆有几盆花草。我们刚落坐,邵华就忙着给我们调制冰水,开西瓜,还要我们吃她家自种的水蜜桃。  相似文献   

2.
沉痛悼念秀熟老师何盛明百岁长者张秀老溘然长逝。我得悉后悲痛不已,许多往事在脑海中翻涌。我把难忘的往事,用哀思织成小小的花环,敬献于张老灵前。1978年,我调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张老是省政协副主席,主管文史资料工作,我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近...  相似文献   

3.
从1951年开始,鲁坚一直是张鼎丞的秘书。从福建到华东局,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直到1981年张老去世,鲁坚在张老身边工作了30年。他们一个是农民出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是来自大上海的知识青年,是什么力量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张老关心、爱护鲁坚,鲁坚尊敬张老。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共同经历了从新中国诞生到“拨乱反正”的风风雨雨,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我们拜访了一位抗日老战士,一位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老党员。他,就是从原子弹灰烬中爬出来的张文彬老人。张文彬,原任湘谭市财政局副局长,1979年离休。我们采访张文彬之日,正是他在医院病愈归来之时,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张老不顾病后身体的虚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诉说起他那段充满传奇和饱含辛酸的历史来。卢沟桥的枪声,破灭了他的读书梦张文彬出生在河北鸡泽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长在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老师教的一首歌“登蓬莱北望满洲,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  相似文献   

5.
靖宇县原名濛江县,据史料记载:1946年3月,根据濛江县人民群众的要求,由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批准,濛江县改为靖宇县.近日我们访问了曾任靖宇县第一任县长,原辽宁省轻工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张汇东.提起靖宇县名的来历,张老显得格外兴奋,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轰轰烈烈的年代.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平常的往事,使靖宇县名的来历又有了新的一说.  相似文献   

6.
2001年7月23日零时40分,张平化同志与世长辞了,治丧委员会、湖南省委办公厅、张平化同志的亲属都分别给我来了电话。我在万分悲痛中写了“北海惊涛泪送张老乘龙去,韶山松柏何时再迎平化归”的挽联,并以个人名义敬献了一个花圈。转眼间快两年了,然而怀念张老的心情永世难以泯灭。最使我难忘的是1990年6月1日在张老家里度过我人生的第49个儿童节。那天早上我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国旗仪式,又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遗容,参加了江泽民、李鹏、宋任穷等中央领导接见少年儿童的仪式后,按约定时间,去拜见原湖南省委第一书…  相似文献   

7.
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院士99岁高龄了,却仍然经常到单位去上班。身体如此之好、思维如此之清晰,秘诀何在?张老回答道:  相似文献   

8.
张秀老生前对四川人物志研究至为关怀。1989年春天,我给张老送去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五集,他高兴地捧着书并说:出这么厚的一本,不容易啊,辛苦了。 1990年年初,为编《李大钧传》(重庆五老之一),信访张老,他复书称:“李大钧这个人,我全不知道。”事后,听说他任中共四川省委代理书记时在重庆被捕,刘湘派王陵基公审后,报上刊出《张秀熟舌战王灵官》。不久,李大钧与他恳谈,知其学识渊博,胆略过人,相见恨晚,遂说服刘湘把此案由卫戍司令部移交地方法院。为求实存真,编好地方志,我再次去信,并附上传稿,张老又迅即赐示: “我只…  相似文献   

9.
记者:张市长,您好。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今年要有一个良好开端。”现在一年多时间已经过去了,鞍山振兴的奋斗成果如何?张杰辉: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4年一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抓住了国家给予我们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从鞍山实践结果看,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起步之年,我们实现了良好开局,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主要有四个标志:标志之一:主要经济指标登上了一个重要台阶。2004年,鞍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006亿元,在辽宁我们是继沈阳、大连之后G D P突…  相似文献   

10.
冯瑛 《党史文汇》2002,(12):23-23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广西南宁邕江游泳(右三为毛泽东、左四为张木奇)。当年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如今大多白发苍苍。他们曾与毛泽东朝夕相处,如同亲人。2002年4月中旬,我们从韶山北上,在北京一共采访了毛泽东的卫士、秘书等12人,所获良多,感受极深。这里撷取卫士张木奇谈到的一件逸事。张木奇,河北省曲阳县中和村人,1948年参军,先在华北军区某部,后调中央警备团警卫连。我们第一次见到张老,是在他的家中。张老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夹克和绿色的军裤,看上去容光焕发,完全不像一位已过花甲的老人。张老爱笑,也…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12日,我们沉痛地送别了崇敬的张爱萍老将军。老将军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张老将军对党和人民始终无限忠诚,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文武雄才,战争年代南征北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抓治军抓“两弹一星”,丰功伟绩,军内外有口皆碑。他为人刚直不阿,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操,更令我们景仰  相似文献   

12.
武威方  杨会 《党史文汇》2023,(12):58-61
<正>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主编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生活账》(三晋出版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生活账》)是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记录了张健民及其家庭从1952年7月1日到1993年5月11日近41年日常开支的12册账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张健民每月的购书记录,呈现出一位与书相伴、热爱读书的老共产党员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我们搜集老同志的工作和生活照片制成光盘,留作永久的纪念。看着照片上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的记忆闸门被逐渐打开……1992年我刚到市老干部局工作时,常见到已离休的老局长罗维安同志。罗老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1921年8月出生在四川省江油县一个  相似文献   

14.
寿礼架电线     
《湘潮》1989,(3)
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是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早年曾参加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以后在南洋长期从事华侨教育工作。数十年来,呕心沥血,为人师表,桃李遍及海内外,成为享有盛誉的教育家。1983年4月22日,张老90大寿,他在海外的29位学生为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给他汇了相当于10万元人民币的港币作为寿礼。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我们访问了张爱萍同志。就在我们来访的前几天,张老在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就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体制改革问题谈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所以,我们的谈话便很自  相似文献   

16.
上个月,年过九旬的外公过世了,外婆几年前离世后就剩外公一个人住。外公走后,家人开始清理他的房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前竟背着我们买了不少保健品,有的还没拆封,放在那儿不知多少年月了。记得前几天看到新闻上一个老人更夸张:死后还留着十多万元的保健品,五六张寄存单据,还有价值数万元的保健品寄存在两家保健品公司里。这些保健品,老  相似文献   

17.
<正>1张鼎丞,人们习惯称呼他"张老"。南下服务团小战士称他"张老";陈毅、粟裕、叶飞、方毅等老革命家也称他"张老"。战争年代,在闽西的大山里,跟随他一起打游击的红军战士,见了他不叫"司令"、"政委",只称"张老"——那时,他仅30出头,并未老,也未显见老相。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多人仍不叫他"书记"、"部长"、"检察长"、"副委员长",还是称他"张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是何时由秘密走向公开的?提起这个话题,也许有读者会说:1949年5月27日,随着上海的解放.党也就在上海公开了。其实不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公开是1950年下半年以后的事了。为了了解这段史实,笔者走访了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解放后首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承宗。张老翻开了他珍藏的已见泛黄的工作手册,向我们讲述了这段不寻常的往事。上海解放后.地下党组织没有立即公开尽管已过去了40多年.以张老对此仍记忆犹新。他回忆道,上海解放以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没有马上公开,原因主要是当时的中心工作是接管上海…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播出了抗日氏族女英雄——李林的事迹。这位福建爱国华侨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5月26日,我们采访了李林烈士校友抗战老同志张连。“李林是我集美校友,是爱国华侨,从印尼回来的。她是打日本鬼子的女英雄,敌人都怕她,牺牲得十分壮烈。”张老激动地对我们说。采访结束时,张老从书架上拿出他用红蓝铅笔划注得密密麻麻的一本《李林英雄传》赠送给我们:“你们要宣传像李林这样的英雄人物!”本刊再次刊登抗日英雄李林烈士的事迹,广大读者从中可以一睹这位抗日民族女英雄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工程大队1959年支边的湖北支青当中,有一个大家都叫他老小鬼的人。老小鬼生就一米四的个儿,蓦然看去就是一个孩子。可仔细瞧瞧,他那张粗糙的面孔,简直就是一片“黄土高原”,分明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么!其实,他支边进疆那年,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岁出头。他从小父母双亡,艰难的日子把他折磨成了矮个子和粗面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