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体不过是现实中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运用方式.而从古到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君主国就是共和国.马基雅维利一方面把与暴力、恐怖、重民相伴的君主制作为实现意大利统一、安定和强盛的有效统治形式;另一方面,又把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的共和国作为他心中理想的国家形式.而渗透马基雅维利政体思想的主线其实是国家秩序的至上主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起源的前提下,系统而深入地阐释了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概况,着重对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统一性做了概括与阐释,从理论层面剖析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科学性与研究价值,最后结合当下我国现实对马基雅维利思想进行了价值分析,对我国政治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启示,突出了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研究价值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塔尔寺第十四世嘉雅活佛坐床记吴宇,才让多杰五年前,十世班禅的经师─—第十三世嘉雅·洛桑丹白坚赞活佛在青海省西宁市逝世。最近,一名年仅两岁多的蒙古族灵童被认定是嘉雅活佛转世。在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举行的坐床典礼上《第十四世嘉雅活佛诞生了。事雅与班禅的不解...  相似文献   

4.
严复的“信、达、雅”说缺陷如此明显,又如此广有影响,翻译理论家们不得不想方设法为它补偏救弊。“雅”是最遭非议的。于是,将“雅”字变通为讲究“优雅”、“文雅”、“典雅”、“雅驯”者有之,将它进一步扩展为强调“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者也有之。可惜,这些努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典雅”也好,“优雅”也罢,译文雅与不雅,只应与原文相当。冈察洛  相似文献   

5.
《民主》2020,(6)
正古曲者,雅之极,深不可测,比昆曲更为典雅,更为小众。古曲之雅,之妙,真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古曲之溯源,定义首先应是流传下来的古器乐曲,如战国编钟所奏。历代诗词名家加入创作,如姜白石,因而流传下来的有乐曲《幽兰》《秦王破阵乐》《阳春》《白雪》《阳关三叠》《霓裳羽衣曲》《渔歌》等。脍炙人口的十大古曲,无词,是以  相似文献   

6.
广东人习惯于把流行歌曲归于“俗文化”,而把交响乐、芭蕾舞归于“雅文化”。一个时期,俗文化在广东成了主流文化,而雅文化则呈退潮趋势。于是,有人呼吁:“救救文化”;有人惊呼:“广东已成新的文化沙漠。”但是,1993年1月1日,广东人有了惊人之举:举办广州新年音乐会。精心挑选的曲目,充分的舆论  相似文献   

7.
敢怒方能自威广东田东江日前,广东汕头市人大罢免了该市中级法院院长陈成书的职务。罢免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以权谋私,重罪轻判。在个人利益面前,陈成书可以不遗余力地谋取;而在应该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打击邪恶的时候,忽焉他又“失职”了。只这两件事,足见权力在陈某...  相似文献   

8.
:国家即state,原本是封建意义上的词汇,在中世纪晚期逐步被君主国和共和国赋予了多重含义。马基雅维里认为,独立强盛、权力机制和法律秩序是马基雅维里国家观念的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受到当时君主国家观念的影响,并同共和国的传统有所区分。马基雅维里的贡献在于将国家从权力归属和传统共和主义对至善的追求中独立出来。以权力和法律加以定义,遂演变成为现代意义的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9.
马基雅维利著作问世之后,他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众多学者的热评,但观点大相径庭。柏林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认为马基雅维利的道德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多元主义,去年学界的马德普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柏林价值多元论进行了系统破解,柏林对马基雅维利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也随之失去了理论基础,然而这一新兴研究马基雅维利道德价值观的方法、视角学界目前还未曾有人关注。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三对范畴的透视发现,马基雅维利把道德问题融进了政治情势里面,道德不再是被包裹在真空中的永不变质的价值,而是受到了政治情势的灼烧,在他眼里政治工作就是最大的道德,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政治问题的解决,政治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道德。这样的视野为正确认识和辨别几百年来有关他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
"雅与俗"在歌唱中,不是歌唱方法的界定,而是歌唱效果的检验。方法是手段,多种歌唱方法应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以动听的声音、有情感地进行演唱,以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以最美、最新、最优秀的表现满足人们的艺术享受,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歌唱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邓勤 《学理论》2009,(25):135-136
"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构成了促进长株潭物流业发展的新环境,需要进行科学地战略定位和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两型社会"的实质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生共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以及与之适应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岗 《学理论》2009,(24):211-212
“雅与俗”在歌唱中,不是歌唱方法的界定,而是歌唱效果的检验。方法是手段,多种歌唱方法应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以动听的声音、有情感地进行演唱,以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以最美、最新、最优秀的表现满足人们的艺术享受,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歌唱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信义是罗马人自我标榜的最高政治德性之一,无论在国内政治还是在对外关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也是西塞罗在《论义务》中高度赞赏和颂扬的政治价值,被视为正义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和《李维史论》的关键性章节中关于信义及其对立面欺诈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在这个主题上他与西塞罗的对话。马基雅维利绝非否定日常生活中的信义,也无意否定正常秩序下政治信义的作用与价值,他只是强调了非常态情境中欺诈和背信弃义的必然性。马基雅维利与西塞罗在信义问题上既有基本的对立,也有微妙的暗合,由此折射出马基雅维利与古典政治伦理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述这种异与同不仅具有思想史价值,而且也可以为我们今天思考政治信义问题提供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亚威农少女     
《党政论坛》2009,(12):51-51
历史总是一天一天流逝着,身处其中,往往不会特别意识到今天与昨天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别,又有哪个人、哪件事、哪件作品真的能在历史中留下痕迹。但是过上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变化的轨迹就会逐渐呈现出来,与这条轨迹相关的人与事被一一串联起来,写入历史,同时也更清晰地为所有变化找到一个标志性的起点。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巨变中,巴伯罗·毕加索(Pabol Picasso1881-1973)的《亚威农少女》就是这样一件具有划时代变革意义的作品,但当它刚刚被创作出来的时候,就连作者本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它。从前还没有哪张画能像这张一样令人不安,它看上去实在太丑陋了,就像一面被魔鬼打碎的镜子,映射出恣意张扬的长相。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社会深度转型,矛盾主体多元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的今天,司法改革已然不断推进,与民事诉讼爆发式增长相背离的却是人民调解的日益式微,纵使在尚未完全"陌生化"的广大农村亦不能幸免。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重要一环的人民调解必然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看趋势,为个体寻方法",农村人民调解权威为什么会"衰于失威"?在对农村人民调解"兴于立威"与"衰于失威"的现实反思中,重塑农村人民调解权威,探究其现代化复兴之路。转型以立威,威立则势成。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钟嵘评曹植诗"情兼雅怨",实际上就是认为诗歌要抒发个体情感,情感抒发以悲为主,悲情不宜极端,抒情文辞要优美。钟嵘的"情兼雅怨"说回归到了诗歌的本质,发展了陆机的"诗缘情"的理论,同时对传统的诗歌理论"发乎情,止乎礼"做了一次补充。  相似文献   

17.
孔子关于“不重不威”的思想 ,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即人的发展关键是自我发展 ,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上 ,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成就功业。如何努力呢 ?孔子指出了三条途径 :其一要忠信 ;其二要向朋友学习 ;其三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当然孔子在强调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自己努力外 ,也不排除环境等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8.
普鲁斯特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译名为《寻找失去的时间》,含义及语言的韵味、风格都分明恰然相合,一些同志却偏爱尔雅的《追忆逝水年华》,尽管他们承认后者损失了原题的精髓。这不禁使我感到,那著名的“信、达、雅”的理论,很有再加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文化"雅贿"现象屡被诟病,因雅好滋生腐败,已有许多官员因此落马: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爱玉成痴引发塌方式腐败,致国家损失19亿;河南省南阳市原纪委常委谢先莹"收藏"近亿元名人字画;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原副市长王会师痴迷摄影,家中搜出十几部昂贵的摄影器材……究其原因,"雅腐"更具有隐蔽性,字画古玩不像现金、房产、  相似文献   

20.
薄一楠  武琼 《学理论》2013,(30):36-37
作为16世纪意大利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全部的政治思想都融汇在了其权力政治观中,并通过《君主论》一书详尽地表述了出来。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为基础,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认为统治权是国家的根本问题,而夺取和保持权力则是政治的最终目的。以《君主论》为依托,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角度对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位满怀爱国之情的意大利政治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