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诉人法庭地位探讨杨矿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正确认识公诉人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公诉人与诉讼各方的关系,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公诉人在法庭中与审判员的关系关于公诉人与审判员在法庭...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的法律地位,法律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员以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且监督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这一规定明确指出,无论是在第一审法庭上,还是在第二审法庭上(包括审理上诉案件和抗拆案件),只要是公诉案件,出庭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员都是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现的。国家公诉人担负着两项仟务:一是支持检察机关的起诉,二是实行审判监督。他既是国家公诉权力的行使者,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又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维护者,代表法律监督机关对法庭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公诉人,你没有法律监督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我国宪法和刑诉法赋予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但是,公诉人在审判程序中是否应行使和应如何行使法律监督权呢?笔者对此有所质疑。 我国参加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多份国际公约一致规定: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对等。公诉人没有作为刑事诉讼一方当事人,但其在法庭上实质充当原告,宣读起诉书、审讯被告人,负举证责任提起公诉;而辩护人要维护自己的辩护权,当然要反驳控诉、提出辩护证据、进行反询问、对控诉证据质证,还要参加法庭辩论。公诉人却身兼二职,一是公诉职能,二是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4.
公诉人是行使公诉权的主体,公诉人代表国家出庭支持公诉,是行使公诉权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对公诉人理论水平、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综合检验和考验。出庭公诉的成败,不仅是某一案件的成败和该公诉人的问题,它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声誉和整体形象。因此,公诉人在法庭上肩负着如此繁重的艰巨任务,就要求我们公诉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而掌握精良的法律专业知识,是公诉人办理案件的基础,是保证办案质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玲 《青海检察》2009,(4):48-49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是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在法庭上通过调查、质证、法庭辩论、指控犯罪,揭露犯罪,达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目的。因此,加强公诉能力建设,提高在新形势下运用法律和刑事政策制服犯罪能力,尤其是提高公诉队伍的法律理论水平,加强法庭辩论能力及论战技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公诉人在法庭审判中有公诉和监督审判活动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在庭审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对于法院正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顺利完成庭审任务起着很大的保障作用。在法庭上公诉人依照事实和法律对被告人提起公诉,运用充分的证据支持公诉,提请法庭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是公诉人的第一种职能──司法职能。与此同时,公诉人代表检察机关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司法监督,对庭审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对法庭的错误判决提出抗诉,这是公诉人庭审中的第二种职能──司法监督职能。随着修改后…  相似文献   

7.
谈公诉人举证问题刘军**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州市人民检察院庭审方式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在于庭审中举证责任的转移,把原来的法官示证改为公诉人当庭举证,既强化了检察机关在法庭上的控诉职能,也加重了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责任。因此,公诉人如何搞好出庭举证工作,就显得非...  相似文献   

8.
来信在法庭上,公诉人与辩护律师往往相互交锋进行辩论。在这里,公诉人与辩护律师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他们各自的职能是什么?这一点许多人搞不清楚,敬请编辑同志帮助解答。胶县54831部队王海燕  相似文献   

9.
庭审中公诉人对被告人的“讯问”探析杜玉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这一规定,是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使公诉人、辩护人、合议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0.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公诉职能,负责在法庭上指控和证实犯罪,其履行职责的公正性是不容忽视的,如何从公诉程序上保障公诉人正确履行职责,我国刑事诉讼法在有关程序上缺乏相应的规定,尤其是在刑事诉讼的公诉程序中缺乏更换公诉人的规定,致使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出庭公诉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刑事诉讼的公诉程序中确立更换公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牟胜 《中国检察官》2006,(11):47-49
公诉人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是公诉人出席法庭的必经程序。把握讯问被告人的基本规则,分析被告人到案后的认罪态度,针对不同认罪态度的被告人确定相应的讯问方法,有助于提高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讯问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诉人和刑事审判人员庭审地位浅析戴玉忠,高峰公诉人代表国家对罪犯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并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履行监督职责;审判人员依法审理案件,行使审判权;二者的法律地位、职责,性质是由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定的。但...  相似文献   

13.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是崇山峻岭的高耸;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是国耻民难的深沉;而只有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聆听公诉人铿锵有力的指控时,你才能体会到共和国法律的严正之美,才能感受到共和国检察官的凛然风范。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加强了控辨双方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对抗性,公诉人在法庭上全面担负了控诉职责。法庭讯问策略是公诉人为达到法庭讯问效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其本身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由于法庭上的情况千变万化,讯问艺术的运用不可能整齐划一,只能因人而异,因案而异。  相似文献   

15.
1.双方的身份和职责不同 检察院的公诉人,身兼二职,一是公诉职能;二是法律监督职能。因而,公诉人在出庭时不是一方当事人。检察官以代表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庭履行控诉职责,运用证据揭露、证实犯罪,同时又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控方在法庭上“居高临下”位高权重,而辩护人受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产生,是重要的诉讼当事人之一,职责是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李林侠 《内蒙古检察》2005,(5):28-28,27
由于出庭公诉具有公开性、应辩性和对抗性等特点,公诉人成为一个极难胜任的角色。所谓公开性,是指公诉人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都要在审判人员、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的面前进行,这无形中增加了公诉人心理上的压力。所谓应辩性,是说公诉人的主要论点已事先置于辩护人面前,辩护人将从哪个角度,以什么方式提出异议尚是未知数,公诉人将随时准备迎接辩护人的反驳。所谓对抗性,是讲公诉人与辩护人及被告人处于对抗状态,这要求公诉人有机敏的反应和雄辩的口才。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这是一个至今未引起重视的实际问题。由于对此问题缺乏必要的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诉讼代理人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有的公诉人在法庭上以“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为由,认为律师作为刑事诉讼代理人参加法庭审理活动是非法的。有的公诉人认为,被害一方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是对公诉人的不信任,甚至宣布“代理人出席法庭自己则退出”。有的法院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实行新的庭审方式以后,对公诉人自身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出庭公诉不仅需要对犯罪事实、证据及庭审规则了如指掌、运用自如,而且公诉人还应当在法庭上表现出良好的形象。实践证明,公诉人庭审活动中塑造良好庭审形象需要把握好“形体语言”和“有声  相似文献   

19.
在刑事诉讼的庭审中,公诉人与辩护人在法庭上,为实现各自的诉讼主张,必定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进行言辞对抗,可能会形成势不两立的激烈局面,也使得公诉人在法庭上“保疆拓土”的任务异常艰巨。虽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法庭辩论也应该是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仔细想来,其中也蕴含一些可循的方法和技巧。回顾去年我自己出庭中遇到的三起无罪辩护案件,对出庭中如何克敌制胜颇有一些感触,在此愿谈一点拙见与同行交流,愿能得到各位前辈、才俊的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形式逻辑的原理与法学及法律工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在侦查、检察、审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现行控辩式的庭审方式,不仅要求公诉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娴熟的法律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公诉人具有丰富的逻辑知识、高度的逻辑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诉人在法庭辩论中思路清晰、论证缜密,善于揭露对方的逻辑矛盾,击中要害,鞭辟人理。使自己处于庭审辩论的主动地位,顺利完成公诉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