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创新创业教育话语内涵理解歧义、教育模式改革滞缓、创新主体协同联动乏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需要着力深化高校、企业、政府等创新主体的要素改革,消解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联动机制的壁垒,优化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主要原因是培养主体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导致效益低下.在协同机制下,高校、企业和政府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以协同建立科学的运营机制、协同开展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协同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协同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为路径,提高各类资源配置的效益,更好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校在校大学生是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国家,社会,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大学生对此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不够.出现此现状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各职能部门资源分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效果不佳以及实践平台的引领性不强.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效,要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体验性,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践转化并且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深入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学习相契合,形成面向全体学生,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架构;按照“三类三级”的课程建设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要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施的主体及其责任,以及有效的评价反馈和协同工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源潮: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李源潮近日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他说.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国家将出台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担重任的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基于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创业项目孵化运营大体上可分为"创新驱动型"和"传统渐进型"创业模式,尽管二者存在一定区别,但均面临着相关主体及其法律关系多元、运营风险与法律责任复杂、收益分配与实体承继不清晰等主要法律问题,只有加强创业法律教育培训,健全创业法律文本,规范创业经营行为,才能确保创业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运行,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创业运营风险,促进创业项目孵化运营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兴起的背景下,大学生成为创业创新主体的必然。目前浙江大学生创业模式主要有从打工做起型、依托公司客户关系型、模拟孵化型、电子商务型等四种。总体而言,浙江大学生的创业率还较低,主要是受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机制建设中的缺位、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理念与机制缺失、创业能力和创业观念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建设“创新创业江西”是江西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实现目标之一。在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发挥企业、研究机构与政府等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并形成有效的合力。通过提高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实现江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产学研合作三管齐下,企校所互动多方协作,科研成果转化顺畅,参与各方受益明显,初步构建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校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骨干企业培养了大批创新潜力大、创业后劲足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强调通过“协同”与“合作”,以实现1+1>2的协同目标.目前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内部职能部门间的协同缺失、资源整合不足、教育课程封闭、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新建本科高校强化协同观念,构建政府、高校、企业间的协同体制机制,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效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众创空间发展迅速,渐渐成为创业项目的新型孵化基地、创业人才灵活互动的场所、多种创业教育机构的合作载体。中国的创业教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依托亲缘网络创业教育为主,到企业引领社会创业教育为主的发展过程。近几年出现的众创空间是政府、高校等主体更有效参与社会创业教育的创新体现。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内在机理,是中国创业教育发展演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人事天地》2010,(31):14-14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产学研合作三管齐下,企校所互动多方协作,科研成果转化顺畅,参与各方受益明显,初步构建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校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骨干企业培养了大批创新潜力大、创业后劲足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旨归的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范型。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创新创业项目模式、高校科技园模式和导师制模式等卓有成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注意树立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层次多样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商主体的法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主体法定化原则是世界各国商主体法律制度的普遍规则,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商主体法定化在观念、理论、制度、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应当在我国市场交易安全、高效、制度创新、鼓励创业等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以法定化原则为指导重构我国的商主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台湾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政府支持、建校合作、途径多样化、服务体系化、活动个性化等特色。本文在借鉴台湾地区创新与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等建议,并就台湾与大陆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问题提出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既包含学校与外部的协同培养,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外部协同培养是指通过突破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网络系统,以达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学校内部协同培养是指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的不同要素与不同部门的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为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7.
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专业融合较难、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相对薄弱、思想认识程度和教育培训改革还需要深化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创业是创新的集中体现。青年最具有创新的活力和潜力,他们的思维特质和年龄优势决定了他们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引领下,国家出台了若干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和优惠措施,这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把"青年就业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要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并帮助他们提高成功率,还应该加强对青年的服务,而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增强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应该通过丰富创业教育内容、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建立创新创业容错机制等方式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李丽娜 《工会论坛》2015,(3):131-132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不够成熟、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平台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此,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建设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教师团队,就成为加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事天地》2010,(23):14-14
近年来,桂林市坚持产学研合作三管齐下,企校所互动多方协作,科研成果转化顺畅,参与各方受益明显,初步构建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校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重点骨干企业培养了大批创新潜力大、创业后劲足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充分发挥优势,坚持把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作为全市人才工作主攻方向坚持把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