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特殊的市情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决定了重庆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促进西部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重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建设生态乡村;发展循环型工业,建设清洁生产基地;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三峡",建设生态库区;实施"生态重庆"工程,构建重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庆循环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构建绿色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从而促进重庆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发展、改革创新为核心,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围绕"项目落地年"主题,以30周年县庆为契机,全力推进"产城互动",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加快生态安全保障区与生态城市、四川省重要磷化工基地、川西南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奋力谱写"中国梦"马边篇章。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地方公共财政(同口径)收入增长16%;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城市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公众参与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沐川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指导,以生态村、生态乡、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和以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沐川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依然脆弱,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仍然是最大的困难,加之现行考核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紧紧抓住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省份以及云南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机遇,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的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率先跨越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构建桥头堡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县,探索出一条符合宁洱实际、体现宁洱特色、彰显宁洱魅力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宁洱县应该着力建设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绿色经济为主流、绿色产业为主体、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县,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为普洱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当示范、作表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低碳创新是城市转变高碳模式和粗放增长道路的迫切要求,低碳创新系统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资源能源制约性瓶颈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矛盾问题,实现在技术研发、产业体系、企业生产、消费模式、制度安排等层面的全面创新。加快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低碳创新系统构建为战略突破口和模式选择,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以城市绿色标准为规范,以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机制,加强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建设,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低碳创新。  相似文献   

7.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是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二是重视自然资源循环利用,三是引导公众参与,四是严格依法管理。建设生态城市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尽管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以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发挥地区生态特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探索适合地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是在全球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深化的生态危机的语境下,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中体现的生态精神,尤以《咏水仙》为例,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动转型发展,乐山市沙湾区坚定"文旅兴区、产业强区"发展主线和"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着力做好"工业、旅游、城市"三篇文章,全面推动工业转型,建设"乐山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全面推动旅游转型,建设"乐山旅游第三极先行区";全面推动城市转型,建设"乐山生态湿地花园示范城",凝聚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绿色动力"。  相似文献   

10.
珠海已确立“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发展绿色交通是其应有之义.近几年,珠海在发展绿色交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珠海应根据自身的城市格局和交通格局,并借鉴国内外发展绿色交通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绿色交通.  相似文献   

11.
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重要的城市,其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构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滨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提出以下建议: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强力推进工业调整振兴;以打造鲁北商贸物流中心为支撑,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以生态循环模式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高效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努力解决资金瓶颈;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支撑作用日趋突出。同时,以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抓好移民新村和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产业拓城和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文化生态城。未来5—10年,沙湾区将进一步坚持"两化"互动,高标规划布局、强化工业支撑、加快交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以独立成篇的形式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发展目标,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成为引领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新时代以绿色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既造福中国人民,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18年7月召开的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全面提升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到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统筹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和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加快构建"两型三化"现代产业体系,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济转型背景下生态发展为思考视域,以无锡市滨湖区生态城市的创建为个案,在分析国外生态城市创建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人居五个维度来审视滨湖区生态城市成功规划与实践探索,梳理其成功经验。在借鉴威廉.邓恩教授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生态城市创建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6.
传统城镇化以工业文明为依托,以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容为内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滋生了诸多的生态问题和灾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性和智慧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建构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才能建设健康、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7.
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是应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在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中,应以学校、农村为重点,培育公众环境道德,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活动,拓展社会组织参与渠道;建立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激励与约束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推进和扩大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第三方监督等。  相似文献   

18.
<正>省第十二届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贵州要"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这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实践选择"。大扶贫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大数据可以守好生态资源,大生态可以提升生态质量,将加快推动"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省第十二届党代会将"大生态"上升为战略行动,是我省持续追求绿色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再次奏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倡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旅游以创设良好环境为前提,以为游客提供“诗和远方”的美好体验为目标,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态美学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有品质的审美体验、创设健康的生态环境、提供绿色友好的发展方式。为此,要在思想上以尊重自然为主题,导向上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思路上以生态理念发展旅游和治理城市为重点,设施上以建立家园感为宗旨,目标上以审美地生存为旨归。  相似文献   

2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部六省已经从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圈建设、解决民生等问题入手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但是,在具体举措上,中部六省依据自身优势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山西省以推动能源基地绿色经济作为主题;安徽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河南省立足"三农"和城乡统筹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湖北省根据省情"三业并举",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湖南省实施了"一化三基"战略;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引擎走绿色崛起之路。通过各省发展策略的比较,对江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