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产生、发展及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意义的阐述,分析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如何加以完善等问题,为保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真正建立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中国人民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摆脱过去那种教条的、僵化的、充满幻想的社会主义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得以确立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邓小平运用科学价值观,把对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与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当中,使得社会主义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适合中国人民的需要。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读了《再论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文①(以下简称《再论》),对该文作者和某同志(《再论》所称《经济》一文的作者)的争论,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再论》提出要“平心静气地实事求是地开展讨论”,我很赞成。因此,我们还是从有文字根据的争论着手。以下集中三个方面对《再论》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再论》认为,他与某同志的争论,“主要在于,是不是可以把非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把“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解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价值观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当代人核心价值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李连成,王增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党在新时期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和当前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我们冲破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解放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一切不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陈规旧制,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学习这一中心思想,我有以下几点初步体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和运用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是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的,只有中国特有的,才叫  相似文献   

9.
杨兰  付凌艳 《党史文苑》2012,(24):59-60,67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在于确立提炼的依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依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指导了实践,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观整体已经深入人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  相似文献   

10.
《唯实》199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实践的不断探索,才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大地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和阐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它为我们规划了进一步前进的科学轨道,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为着共同的事业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句话最概括地表达了十二大精神。十二大的纲领,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与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当然应建立在其基本的价值观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探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性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对此,应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出发,从价值观的本质要求、表现特征与价值的一般意义之关系上去审视、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基本构成、主要范围和基本内涵。独立自主、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科学发展、和谐自由这些范畴及其之间逻辑的内联性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重大课题,毛泽东不仅就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原则,而且首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并在实践上奠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邓小平继承和  相似文献   

1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有三句话从不同的侧面科学地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未来的关系。我们就以这三句话为三个标题来加以论述。一、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苏东剧变发生之时,美国某些预言家认为,多米诺骨牌现象必然发生:“东欧倒苏联便倒,苏联倒中国也倒。”但历史的发展完全出乎这些预言家的意料。苏东剧变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旗帜仍然高高飘扬。这并非偶然。苏联东欧国家从60年代开始经济增长率就不断下降,进入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用归纳的方法去凝练概括,造成归纳结果的不统一.本文从演绎的视角入手,推理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说:“拥有十一亿人的中国正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来应当充满活力的,但在旧的经济体制下却使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活力。 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南方视察提出的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敢闯、敢冒、大胆试验,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实行改革开放,十八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提高,这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向前发展的同时,的确也出现了另一方面的情况。这就是引进外资与实行改革的结果,除了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外,多种所有制的恢复,特别是部分私有制的重新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于是引起人们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拉大了,少数人的确是先富起来了,多数人的生活也得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主义是什么,从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讲,民主、公平、公正、正义、平等、博爱、共同富裕等等,都是社会主义应有之意。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忠孝、仁义、道德、诚信、厚道、宽容、务实、勤劳、和谐、知恩图报、先天下之忧而忧等等。有的学者总结,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舟 《求是》1997,(22)
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综合和发挥,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执行这个基本纲领,对于我们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谈谈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