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享受这宁静与和谐, 像一曲音乐, 平静的大海张满了帆, 明天在阳光的味道里出发, 去任何一个地方, 都是明媚的早春。  相似文献   

2.
谱写“致富曲”──记平陆县后涧村党支部书记毛兴科焦平在平陆县,有一个名字广为传颂,有一串串故事众所周知。这名字是县政协委员、后涧村党支部书记毛兴科,这故事组成了毛兴科带领后涧村群众谱写的"致富曲"。第一曲:致富帮贫素有"二指宽"之称的后涧村,是地道的...  相似文献   

3.
松宣 《新长征》2007,(3):22-27
这是一曲奋进的乐章,这是一首雄壮的史诗。  相似文献   

4.
新的历史时代的“忠魂曲”──影片《孔繁森》观后感傅伯言去年,在学习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动人事迹之后,情感激荡之中,我写了一首《赞孔繁森》的诗,登在内部出版的《江西党校报》上。诗中写道:一腔热血一腔情,为党前驱不回程。珠穆朗玛高万丈,化作丰碑...  相似文献   

5.
一个90年代中国特殊的村庄——“毛邓村” 清晨,一曲《东方红》唤醒了酣睡的村民,中午,踏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雄壮的节拍,村民们收工回家;傍晚,播放出《大海航行靠舵手》,让劳动一天的村民再次回到生活的享受之中,……这是河南省临颖县县城南隅的南街村。  相似文献   

6.
1967年五四青年节的那天晚上.当我们沉迷在象棋、扑克和麻将之中,大喊大叫,你抢我夺,搞得室内乌烟瘴气的时候,突然从大屋侧面的小房间里,传出了弦乐伴唱的外语歌声。这优美的旋律,动听而熟悉的曲调如同强度巨大的磁石,一下子吸住了刚刚还在喧哗不止的人们,顿时鸦雀无声了,只有那深沉抒情、让人心醉的外语歌声在回响。这歌声,犹如滚滚流淌的溪水,流进了知青们干涸的心田,它给枯燥无味的夜生活添加了一剂新鲜的调味品。当一曲终了时,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把纸糊的天棚震撼得哗哗作响。就在好奇的人们撞开小屋房门时,只见知青点长…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晚会上,一曲情韵浓郁的《常回家看看》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牢房里,每当听到这首充满人间真情的歌曲时,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对家的思念,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回家看看的思绪常常使人沉浸在自我假设的美好幻觉之中……有人说,家是载着梦想奔向理想彼岸的扁舟,是人生旅途奔波憩息的港湾,是孕育人间幸福的乐园。我在生活波澜中一时不慎,走上犯罪的道路,把一个充满温馨恩爱幸福的家搞得残缺不全。当我告别亲人,走出家门,双脚踏进高墙电网铁窗的时候,严酷的现实才使我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内涵有了更深切的…  相似文献   

8.
常回家看看     
今年中央电视春节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在千千万万国人中激荡起强烈共鸣,天南地北处处传唱,成了一首名副其实的流行歌曲。人们所以喜爱这首歌曲,是因为它抒发了一种美好的人间亲情、感情、真情。我想,《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用来表达我们各级干部与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9.
戴安林 《湘潮》2005,(9):29-3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难当头,热情似火的多情湘女,奋勇投身于抗日烽火之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敌御侮的壮丽篇章。建立妇女抗日救亡团体抗日救亡,人人有责。广大湘女纷纷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抗日救亡团体,反对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支援抗战。1937年8月  相似文献   

10.
游艳,宜宾县一中的一位年轻女教师。瘦弱的她,与爱人共同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生死恋歌。支教5年来,她靠坚强毅力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今年2月,她当选“2009年度全国十佳优秀援教教师”,这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绿叶不忘根的情”,这是重庆商社集团的企业哲理。作为市属大型国企,商社在高速崛起的同时,念念不忘“对根的情意”,奏出了一曲助农增收的“四重奏”。  相似文献   

12.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边城人,作为万物之灵,岿然独立于这“天苍苍,野茫茫”的大千世界,体验、感受、创造着各种各样的风景,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绝妙的人生壮歌。但同时为七情六欲所驱,又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惑,生出些许烦恼,自然,“谁也清闲不着”。夕阳西下,归途难觅,是一...  相似文献   

13.
胡安梅是湖北郧西县桃园沟村的一名青年教师。1992年,她51岁的父亲倒在奋斗了22年的讲台上。初中毕业、年仅17岁的胡安梅接过教鞭,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教书育人。10年来,她全身心地带着一茬茬山里娃学习知识,追求进步,与贫困和愚昧斗争,以炽热的情怀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得到当地群众广泛赞誉。她先后14次获得各级组织的表彰。最近,胡安梅荣幸地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胡安梅再多的苦都能吃、都能忍,就是不能看着娃子们辍学。桃园沟村虽然只有196户人家,却散居在近30平方公里的大山之中。这里山高路滑,土地瘠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着一支重要抗日队伍,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联军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弘扬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精心撰写《抗联将领丛书》,并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经各方多年努力,目前已全部出齐。这套丛书收录了东北抗联各军的主要将领,特别是抗联第一、二、三路军的主要将领。他们是《杨靖…  相似文献   

15.
姚远 《党史纵横》2009,(10):12-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一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以庆祝这伟大胜利。在受检阅的各兵种队伍中,有一支非同寻常的空中雄鹰特别引人注目,引起不小的轰动,它就是刚刚组建的年轻的人民空军。在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我空军参加了开国阅兵,编队飞过天安门,为共和国的庆典献上了一曲壮美的赞歌,为人民空军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华灯初上.当您漫步地处滨海新区核一亡、城区的塘沽,定会被它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感染和吸引。街头广场上,一支支秧歌队、扇舞队、健身操队热舞正酣;社区空地上,居民自编自演的消夏纳凉晚会赢得阵阵掌声;塘沽大剧院里,人们随着《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节奏打起了拍子;在装饰一新的塘沽新华书店,读者们正沉浸于快乐的阅读之中;“十大战役”的建设工地上。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不尽的思念中,在纪念活动中,中央电视台一曲“春天的故事”,伴随着电视文献片《邓小平》的播映,如三月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亿万人民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从荧屏上进一步了解了邓小平,认识了邓小平。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光辉的历程,生动感人的情景,珍贵的历史镜头,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一生横刀立马,名垂千古;杨立三一生尽瘁后勤,不显山水!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两个湖南人都为革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战友之歌。  相似文献   

19.
坚强的堡垒     
1976年是我们共和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但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而且战胜了损失惨重的地震灾难。英雄的人民和英雄的军队在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谱写出了一曲壮丽的凯歌。我当时担任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亲历了天津市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我耳闻目睹了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感人场面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充满睿智的论断,把对科学技术的热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到了深刻的理性之中。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人类发展史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互动关系的深刻理解,更是对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