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证据是司法机关推定刑事诉讼案件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直接依据,也是依法为其量刑的重要参考。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证据的样式、证据采集、证据采信等分别做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这套证据制度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廖原 《法制与社会》2010,(19):77-77
沉默权利是国际司法界所公认的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但是我国关于刑事诉讼的法律法规中却没有明确提出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利,而这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关于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利有关规定的分析,结合刑事案件审理的司法实践,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孟强 《广东法学》2008,(6):54-57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权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意义,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改革设想等方面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权的保护,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在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本文指出在刑事诉讼中存在刑讯逼供问题,它严重妨碍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从制度和认识两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郝晶 《法制与社会》2010,(20):138-138
本文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系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辩护权利的有关规定,就司法实践中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蒋华 《法制与经济》2010,(7):65-65,78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得以确定,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所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该原则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等,导致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利用法律的漏洞规避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规范和统一无罪推定原则、设立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从立法上明确非法证据无效,是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第四次套议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得以确定,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所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该原则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等.导致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利用法律的漏洞规避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规范和统一无罪推定原则、设正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从正法上明确非法证据无效,是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曾风 《法制与社会》2011,(28):52-52
证据是司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审理工作中判断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及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判决的直接依据。我国法律对于刑事案件证据的调查、举证、质证、采信等有着明确的规定。完善我国刑事案件证据制度体系,对于切实防范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我国刑事案件证据体系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刑讯逼供等恶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其权利容易受到损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刑事诉讼制度得到完善,正在向民主的方向转变,但是在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仍然存在忽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律师协助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有限、申诉控告权和救济赔偿困难等问题。文章认为,可以从健全法律体系、加强道德自律等方面完善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机制,以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规定得比较详细,而关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规定却少之又少。本文以刑事诉讼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为研究对象,指出了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现状,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如何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李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改革了庭审方式,完善了证据制度,且从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加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措施,以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刑事诉讼程序性的规定仍然存在原则性强而可操作性相对欠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新规定了保障人权,侦查阶段获得辩护的权利、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讯问时录音录像等多项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条文,对比国际社会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的具体规定,分析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存在的不足,以期进一步完善对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证据展示是英美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是诉讼双方在庭审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相互交换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其对于保护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益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有关证据展示制度的规定,本文试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具体情况,对证据展示的范围,展示的时间,地点以及展示的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构建我国特色的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家司法机关的最新规定,对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崔金鹏 《研究生法学》2010,25(2):125-134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围绕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革,如律师的提前介入、侦查讯问中的同步录音录像等。本文从小处着手,通过对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的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剃“光头”和穿“黄马甲”现象的分析来揭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文首先从历史、法律依据和目的等方面研究了此现象的形成原因,然后从依法行政、审前羁押的目的、无罪推定原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法律地位、首因效应和“尊严理论”七个方面分析了剃“光头”和穿“黄马甲”的诸多弊端,并由此进一步剖析了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现实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享有对案情的知情权,并且应得到法律保障。但由于现行刑事诉讼相关法律相关规定的缺失,反映到实践中,检察机关主动履行告知义务缺位、证据知情权保护严重缺失、律师阅卷权保护不力等现状严重阻碍了犯罪嫌疑人行使知情权。因此,有必要在宪法、法律中确立犯罪嫌疑人知情权,改革当前现有告知制度,并对现行的律师阅卷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两规定"的出台在我国司法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文将"两规定"视为对《刑事诉讼法》的有力补充,认为规定中的若干法律原则对保护刑事诉讼案件犯罪嫌疑人权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律师法于2008年实施后,律师的阅卷范围扩大,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进一步加强,对于完善刑事诉讼的审前证据信息交流制度,完善律师及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护,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证人是刑事诉讼中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对儿童权益保护的一般原则,有关国际文件也确立了儿童证人在刑事诉讼中所应享有的诉讼权利。国外的刑事诉讼立法有的也对儿童证人权利制度作了规定。比较而言,我国儿童证人权利制度内容贫乏,既不能满足司法实践对儿童证人保护的需要,也没有体现公约及有关国际文件的要求。应从免于宣誓等方面构建我国儿童证人权利制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加拿大最高法院和各上诉法院处理的、以布里奇斯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司法判例,对加拿大《宪章》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律师帮助权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重点是布里奇斯值班律师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警察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是实现犯罪嫌疑人律师帮助权的重要前提,而警察违反犯罪嫌疑人律师帮助权时的证据排除规则是犯罪嫌疑人享有的重要救济权利,并对我国犯罪嫌疑人律师帮助权的理论与司法实践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