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敖福军 《世纪桥》2011,(17):10-12
梁启超在多篇文章中,都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作用作了阐释,同时他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不外乎民族自觉与民主自觉。这些阐释和说明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教育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已有研究看,直面网络时代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了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共同探讨的话题。而从趋势看,网络也在影响或塑造着民族、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当前有关网络民族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民族主义、民族文学与文化、民族元素和民族国家等。而从建立网络民族学学术追求的角度来看,未来仍要加大对网络时代和网络空间的民族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并最终形成独立的网络民族学学科体系和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观点,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他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立足于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着手于实现民族大团结,致力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归宿于最终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王延中 《前线》2022,(6):34-3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发展。中华民族观经历了古代中国“天下观”下的中华民族观、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中华民族观和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民族观的历史演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核心的新中华民族观以共同性为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中华民族观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有个酝酿发展过程,时间可以从1894年底兴中会成立算起,一直到辛亥年推翻满清统治后的袁世凯复辟。辛亥革命时期,近代知识分子对于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选择,林林总总。"改良"还是"革命","先革命"还是"先教育"?清末翰林蔡元培辛亥革命时期,满怀爱国爱民感情,顺时而为,在强国之路上孜孜以求,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复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徐欣顺 《探索》2022,(1):75-87
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从民族政治学的视域出发,有助于厘清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与增进理路。中华民族共同性源生于政治公共性与民族文化性的内在统一,是全体人民共同依存与彼此关怀而生的积极关联性。对全民积极关联性内涵的把握,有助于排除纯粹同质性、多数强制性和封闭排他性等认知误区。与此同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还需认清共同性阙如可能带来的民族政治问题与隐患。对此,就需要明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各族人民对增进共同性的呼唤,通过增进全民关联的意愿性、意义性和使命性,延展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宽广度、提升共同性的厚重感、推进共同性的持续性。由此,各族人民彼此与共的积极关联得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性也随之高质量增进。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从基本特点、本质属性、原则立场、根本任务、战略方针、基本制度和一国两制七大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政策,这些历史贡献为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保证,为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地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在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方 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21):1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认为.一个民族要振兴,内部一定要有安定团结的氛围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外部一定要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与多数国家友好的关系。否则,内部争斗不止、四分五裂,人民精神萎靡不振、安于现状.外部强敌骚扰不断。与多数国家结怨不和,任何民族都是难以振兴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至少通过六件大事,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有利于伟大复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民族凝聚力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经验,理论武装,价值目标,精神动力,凝聚核心,依靠力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凝聚力思想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江泽民对党的民族凝聚力思想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国基 《党史文苑》2005,7(6):25-26,39
江泽民的民族凝聚力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经验,理论武装,价值目标,精神动力,凝聚核心,依靠力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凝聚力思想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7,(1):51-53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她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在新时期,回族对祖国的新贡献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文化方面,二是经济方面,三是政治方面。对祖国文化方面的贡献回族对祖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化结构性方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族理论对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和新政策。这些创新及贡献为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保证 ,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苗体君 《党史纵横》2011,(10):15-17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的名字是与北京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从1917年到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这10年是蔡元培72年人生岁月中最辉煌的时期,他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主政的北京大学成为当时许多有为青年的梦想之地。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感召着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彭林 《红旗文稿》2012,(16):23-26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与发展的深层动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云南民族工作的重心在农村,农村民族工作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较而言,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工作的针对性不强。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云南民族问题城市化的特点日趋突出,城市日趋成为民族关系协调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向城市转移。近年来,云南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构建格局、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依法管理、宣传引导、提升服务、完善保障等城市民族工作的有效举措,进一步强化城市民族关系协调机制,加快城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各民族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在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各民族不断深化、拓展交流交往交融的内涵和形式,在城市“共居、共乐、共享、共融”的创新实践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仲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中共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工作期间,模范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民族团结、慎重稳进等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从西北地区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政议政,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使西北广大地区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安定团结,迅速恢复发展农业畜牧业,为进一步开展西北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贵华 《世纪桥》2012,(7):153-154
本文首先探讨了跨界民族这一概念在学术上的界定;对新疆哈萨克族跨界民族的形成作了一个简单的概述;最后对有关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民族政策对新疆哈萨克族跨界民族问题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据3月5日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在中国第三届文博会(深圳)作了题为"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的演讲。他说,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