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术语的翻译在法律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也是法律翻译中的难点。法律术语的翻译除了要求语词之间在语义上要基本对应外,还要力求做到译出的法律术语与原文本的法律术语在法律功能上基本对等。根据英汉法律术语的自身特点,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具体情形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法律术语翻译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法律文化语境。法律文化语境包含诸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有法系、法律部门和法律解释的价值取向等。法律文化冲突常常表现为:术语代表的概念或制度在另一文化中无对等语;术语语言表层相同或者相似,而概念内涵相异或者相反。应对冲突的策略是:语言表层相似但内涵不同的,可以创造新词或者"套用"加注释;找不到对等语的,需要剥离概念核心内涵,再在译入语中进行创造性表达,并确保两种文本的读者反应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4.
姜顶  杜华 《法制与社会》2010,(35):307-308,323
法律术语的翻译问题是法律翻译研究的核心和难点之一。各路学者对法律术语及其翻译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法律术语的翻译研究大多关注具体术语间的对比和分析,而没有从系统的、理论的高度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本文试从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对法律术语翻译问题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5.
王丹阳 《金陵法律评论》2007,(2):143-147,153
文学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译者应当把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而译文则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学分类作为文学理论基础问题,源远流长,是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分类术语问题设置大致经历了"苏化--本土化--西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对应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就关键词来说,又呈现为"‘文学种类'与‘文学体裁'区分使用的仿苏淆乱期--期图以‘文学体裁'整合及其又与‘文学类型'产生淆乱的过渡期--引入‘文类'进行再整合的重建期"三个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的文学分类术语建设在规范性、统一性、可交互性等方面难尽如人意,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问题普遍,混杂严重.新世纪文学理论建材重建任重道远,必须科学统筹好外来与本土、宏观创构与细节考量等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术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法律术语的构成,并且从内涵的规定性、外延的确定性、术语的不可替代性、语义的概括性等四个方面探讨法律术语的特征。对法律语言的运用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卉 《政法学刊》2010,27(2):88-92
目前公安工作中使用的《违法犯罪信息管理代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信息管理工作,提高了息管理工作的实效。但从工作实践看,信息代码中的一些术语已不适应当前形势,造成了犯罪信息管理工作的不便,如:术语本身存在问题或缺陷;定义(对术语的解释性说明)不清或用语错误;在不同的数据元素代码中,相同所指的术语名称前后不一致;信息代码的某些内容与案件实际情况不够吻合等,使犯罪信息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时期的语言尤其是新词术语不仅是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本文就目前汉语傣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新词术语傣译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形式主义的"创造/模仿观"重视文学作品中故事的构建方式,让读者关注叙事技巧、版面设计、文字游戏、特殊句式等形式特征,对文学翻译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它让文学译者摒弃传统"重意轻形"的翻译方法,关注原文的叙事技巧,努力传达原文的文字游戏、版面设计等形式特征,实现译文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原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李兆良 《法学杂志》2012,33(2):154-158
大量存在的海上格式条款在促进海上交易、提高效率的同时,引起交易方权利义务不平衡等许多问题。《海商法》对海上格式条款的规制不够完善。通过对海上格式条款存在的必然性、立法规制缺陷等的分析,可以明晰完善海上格式条款立法规制的意义,提出完善立法规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平原对夏志清文学史写作的批评中强调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分界,这一提法反映了美学对于文学史家只是辅助手段的偏见。过分注重演化价值的文学史写法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即强调科学、实证的研究思维,忽略了作品与艺术家个性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里隐含的世界观问题。文学史家在建构宏阔的史学框架时应同时具备对作品的想象性理解,因而优秀的文学史家也是文学批评家。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义问题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等文本意义存在的三个层面,阐述了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意义的实现依赖于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任何一方的忽略或过分强调,都不可能对文学意义有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杨圣坤 《北方法学》2010,4(2):132-142
在英关法系国家,默示条款制度是填补合同漏洞的相应制度。根据添加默示条款的依据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其中,法律上的默示条款又可以分为判例法上的默示条款与成文法上的默示条款。通过考察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以及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可以看出,主导着法院添加默示条款的实质性思维方式是法律经济学的。沿着法律经济学的进路,传统的规范性默示条款理论不仅被简化了,而且人们的思考也被节省了。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无可否认我国合同法律体系中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默示条款制度,但是欠缺体系化的研究与整饰。  相似文献   

16.
Incoterms是国际商会制定的在国际经贸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惯例。为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最新修订完成了《Incoterms2010》。其在国际贸易术语的分类、数量的增加与删除、风险责任的划分、适用的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多新变化,也引起了新的法律问题。正确认识和解《Incoterms 2010》在适用中可能遇到的这些新问题,对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及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林龙 《河北法学》2004,22(3):46-47
什么是合同条款 ?目前 ,理论界没有对其作出解释与阐明 ,是一个还没有人涉足的研究领域。通过分析论证 ,揭示了合同条款的内涵、特征 ,论述了其框架结构、特殊形式和动、静态观点。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亲属称谓形式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亲属称谓具有区分辈分、性别、同辈长幼、直系旁系和姻亲血亲等特点,据此可以对汉语亲属称谓作出形式化判断;核心称谓、基本称谓是构成汉语称谓系统的基础;从属性亲属称谓所指的年龄、辈分由相应的核心称谓和基本称谓决定;除性别服从尾标记外,用附加法构成亲属 称谓,如果核心语素与附加成分包含相同义素,取附加成分义素,亲属称谓从右省略的现象也与之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