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摘译北原淳《泰国水稻生产的农业经济结构》一文第三节(关于土地和劳动力分配的考察)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纵横》2001,(3):35-36
2000年以来,尽管泰国的燃油价格上涨,泰币贬值,但世界主要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厂商,依然看好泰国的投资环境,并大举投资泰国。泰国投资局BOI预计,仅这些巨头在泰国设立的工厂,每年将给国家带来85亿铢的税收。  相似文献   

3.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与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相邻,东南滨暹罗湾,西南临安达曼海,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甘肃省(5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400万(1987年底)。泰国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终年无霜,无台风灾害,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泰国中部、东部、特别是湄南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素有“世界粮仓”之称,驰名世界的“暹罗  相似文献   

4.
泰国引进天然橡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最早的一棵橡胶树是种植在泰国南部的董里府。1909年东部沿海的占他武里府移栽芽接胶树首次获得成功。此后的八十五年时间里,橡胶业逐渐发展成为泰国的一个经济部门。目前,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国。  相似文献   

5.
1988年6月中下旬,以何友嘉同志为团长的广西农业代表团应泰国农业部的邀请,在泰国作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访问期间,笔者有幸作为广西代表团的成员,耳闻目睹了泰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泰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发展广西农业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泰国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泰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木薯、水果、甘蔗、橡胶等为主。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开放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6.
泰国政府的投资政策策略已作了重大的变动,即欢迎外商来泰投资,同时也鼓励泰商到国外投资。 上述投资政策和策略将使泰国政府的投资政策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之变化。为适应世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泰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家到外国投资,以期获取原料和资源,并将生产基地迁到国外,进行加工出口。如果泰国能够及时和正确地进行上述结构调整,当会有助于泰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7.
论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一)农业的多元化、商品化战后,泰国农业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向农业多种经营转变,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禽畜业和渔业相继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发展,以实现商品化和扩大出口创汇。这样,多元化的农业不仅满足了泰国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还使泰国的一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泰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米、橡胶、木薯制品、菠萝罐头和兰花的出口国,冻虾、玉米、蔗糖、麻类出口位居世界前五位,海产罐头、冻鸡与烟叶出口皆排在世界前十位。泰国出口产…  相似文献   

8.
战后四十多年中,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泰国并没象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走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相反在战后已实施的7个经社发展计划中农业始终是重点,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保持3.5—5%,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及输送廉价劳动力。战后泰国粮食生产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政府发展农业多元化的努力也取得明显效果,如今泰国不仅保持了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橡胶、木薯、玉米的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一、战后粮食生产成就的政策因素从19世纪开始,泰国稻…  相似文献   

9.
李小青 《东南亚》2007,(1):21-25
泰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十分重要的产业部门。泰国每年纺织服装出口额达60多亿美元,是泰国第二大出口行业。其中服装出口占55%,在世界服装出口国中位居第13位,纺织品出口位居全球第14位。一、泰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泰国的纺织品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其现代纺织服装业的建立相对较迟。1936年,泰国国防部首次从德国进口纺织机器用于军事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纺织品短缺,私人纺织作坊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泰国纺织业获得迅速发展,后来由于来自巴基斯坦低成本棉纺织品的竞争,泰国的纺织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泰国政…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纵横》2001,(6):28-28
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与泰国、老挝接壤,人口1100万,农业物产资源丰富,木材储量很大,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和鱼类。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哈努克港是东南亚著名的国际港口。目前,柬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亿美元,经济增长率7%左右;人年均收入300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掌握“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势,为中国禁毒战略和除源截流战役提供信息和对策性支持,笔者一行于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4日赴泰国北部地区考察泰北地区毒情,了解近年来泰国北部地区的禁毒情况。  相似文献   

12.
贺圣达 《东南亚》2009,(1):56-61
柏威夏寺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公元802—1431)时期兴建的古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与束埔寨围绕柏威夏古寺的归属问题一直有争论。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决古寺属于柬埔寨。2008年柬埔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该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发泰国的不满。两国几乎发生武装冲突。文章重点介绍了柏威夏寺争端的由来,并对目前形势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永胜 《东南亚》2009,(3):80-85
泰国北部诸多山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各种异文化的影响下,泰北山地民族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的主要文化却得以传承和延续,成为其作为民族的重要标志,为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东盟区域大米产量占世界大米产量的近1/4,出口方面,仅泰国一国的大米出口量就占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1/3.因此,东盟的大米产量与进出口状况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该区域大米形势以及政策的研究和预测对于准确判断当前的大米市场供求形势、及时准确采取对应策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系统的正向变迁过程,目的是社会价值的公正、公平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的诸要素得以改变以适应这个目标的实现。泰国正处在一个政治发展的新阶段,其社会政治力量在分化组合,政治文化也在转型,政治体制的调整日益到位。泰国的政治发展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程,但其经验也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这些经验包括:政治发展必须以合法性为阶段性目标;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军队地位的适当与否,影响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应该有相应的政治文化支撑;国家整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等。  相似文献   

16.
到2004年12月31日为止,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度彻底取消。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真正迎来了自由化阶段,进入“后配额时代”。配额制的取消,对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生产结构和贸易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将更多地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国将面临大量从生产成本低的国家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视野的华商经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991年开始的世界华商大会,每届都把华商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列为重要话题.在学术界,王庚武先生在10多年前曾经提出①,应该对华商中介作用及其贡献进行深入研究,而目前尚未发现学术界的积极回应,笔者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乘佛教传入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是泰国的主流文化。泰国谚语作为泰国主流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承载了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泰国诸多蕴含了佛教因果业报思想的谚语,通过一代又一代泰国民众的传承,对泰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泰国是东盟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泰国汽车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与跨国公司对泰国的投资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促进了泰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泰国汽车产业集群反过来又吸引了跨国公司更多的投资,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而泰国政府政策对两者的互动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泰国本身并非南海主权申索国,但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扮演协调者的角色。泰国官方对南海争端给予极高的关注度。本文试从泰国主流媒体近两年所刊载的泰国官方对南海争端的表态,尤其是总理和各部首脑的发言,对泰国政府在南海争端中的基本立场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