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东亚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中的一个新的亮点。积极参与东亚合作是中国的战略选择。10 3是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中心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日益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亚地区并未能形成类似于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东亚国家因领土争端等安全议题使国家间关系相对紧张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区域性合作;域内国家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别导致针对发展性问题的关切不同;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治理机制中,分属不同气候谈判集团,所持立场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加之外交传统惯性和域外其他行为体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治理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造成区域合作困境。在构建和推进东亚气候治理合作机制时,应注重在域内大国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一致以体现不同个体的利益诉求,并借鉴其他地区的治理经验,促使区域治理机制同国际层面的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多种区域经济整合模式。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台湾作为东亚地区较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虽然积极争取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但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与政治的敏感性,一直处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边缘,也由此产生海峡两岸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互动问题及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适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经济合作是由东盟发起的。由于东盟自身经济合作的成功发展以及东亚大国之间的矛盾 ,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 ,东盟作为一个由中小国家组成的集团 ,要真正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熊洁敏 《东南亚》2005,(2):5-9,45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使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东亚各国和地区讨论的热点。1999年东盟10+3会议签署的《东亚合作宣言》及2002年5月的签署《清迈倡议》将东亚货币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8月的东亚合作财长会议决定建立东亚金融合作基金,成立专家组对深化金融合作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一些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最优货币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合作发展新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东亚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内容的机制化的发展新阶段。由于包括日本、中国、东盟等在内的东亚主要国家都参加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来,使经济合作机制化在东亚地区具有了普遍的性质。但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惟一形式。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已经出现多种机制并存的局面。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它给东亚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化目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离成熟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大国关系与东亚合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区合作的进退和成败。东亚大国为保持地区稳定与繁荣都希望进行合作。由于美对东亚的影响和其政策目标与其他大国的利益不尽一致,使东亚合作的进程复杂化。中日合作是实现东亚合作的保证,但需要切实建立互信、互利的关系。俄目前对东亚合作的影响还是在安全和战略方面。东盟仍然希望保持地区合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东亚地区,社会发展合作对于推进东亚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消除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障碍,为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目前东亚社会发展合作已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东亚国家还须为深化社会发展合作做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9.
东亚合作的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亚合作的进展近一年多来,随着东亚国家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东亚出现加强地区合作的势头,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东亚各国积极要求加强东亚合作,并提出许多建议。东亚各国普遍认为:要恢复和发展东亚经济,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挑战,必须加强东亚国家的团结、自主和合作。菲律宾提议建立“东亚论坛”,由东盟和中日韩定期举行首脑和部长级会议,讨论东亚政治、安全保障和经济合作问题。马来西亚重提建立“东亚经济论坛”。韩国在1999年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上提议成立东亚展望小组,对…  相似文献   

10.
东亚一体化经济合作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经济整体增长,经贸合作面临难得机遇,经济结构更趋高级化。总体上看,东亚经济合作正循着贸易—经济圈—自由贸易—金融、货币合作形式向前推进。内容提要:东亚经济整体增长,经贸合作面临难得机遇,经济结构更趋高级化。总体上看,东亚经济合作正循着贸易—经济圈—自由贸易—金融、货币合作形式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论东亚货币基金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上日程。《清迈协议》的达成 ,即“10 +3”(东盟 10国加中、日、韩 )框架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陆续签定 ,标志着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 1步。然而 ,货币互换只是货币合作的最初形态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货币互换合作必将向更高层次的货币基金合作的方向发展。东亚货币基金的创建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不久的将来EAMF一定会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12.
东亚区域能源安全与东亚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共同体是未来东亚合作和东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它尚处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短期内无法建成。近年来,东亚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能源安全困境,它涉及到东亚国家现实的共同利益问题。区域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东亚国家普遍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以区域能源安全合作为切入点,建立东亚能源合作机制或区域能源安全共同体,那么不仅有助于推动东亚共同体构建的进程,还可以为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和运行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韩经贸合作与东亚自由贸易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区域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关注。以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未来建立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各国或地区的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探索。新的区域战略支点与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集散功能、配置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有效运用中韩两国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以“互利双赢”的利益关系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协调、推进区域内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作为公共政策本质上是要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东亚海域污染情况复杂,合作治理难度大,尽管目前已有东亚海洋协作体、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等合作机制,但成效甚微。"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回应了多极化时代背景下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格局变化,聚合了海洋污染治理的全球共识,为解析和指导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深描东亚海域污染各治理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揭示其行动逻辑及作用机制,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阐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博弈产生的动因,通过经典博弈模型描述中日、日韩、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过程,能够解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效果欠佳的症结所在,进而需要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全面优化各治理主体行动策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完善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东亚地作为东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日本一直对开展地区合作态度消极,然而在其东盟5国之行中,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却提出了日本的东亚地区合作设想。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此次改变态度提出上述构想的种种战略和现实考虑。同时,本文指出在小泉地区合作构想中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甚至根本性的问题。最后,本文展望了日本在未来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提出日本成为地区合作发动机的可能性非常小。  相似文献   

16.
王玉强 《东北亚论坛》2013,(2):36-43,129
日本学界通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审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并设定日本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积极看待古代东亚历史的日本学者,主张吸取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教训,日本应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强调东亚历史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日本学者,主张日本应该借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东亚区域外的政治力量,进行东亚区域合作。而延续近代日本"脱亚入欧"历史视角的日本学者,坚决反对日本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the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merged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in comparatively strong positions, they remain structurally embedded within global markets. The degre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at has occurred within East Asia is thus predicated on the on-going 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economies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Moves to advance East A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wake of the crisis reflect this global interdependence, as well as intra-regional differences in interests and a lack of strong leadership within the region. Modest cooperation on an East Asian basis has continued since 2008 but the region is very far from realising a substantive regional governance model o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ssues and does not appear to be pursuing a distinctive governance agenda. This article examin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ast Asian regional cooperation, with a view to asse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explaining the mixed and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nature of initiatives for regional governance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8.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及其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约14年里,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现今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机制是在传承和发展原先的金融合作安排,并加入了新元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方面,原先的合作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并从“松散”和“非正式”的基础上向较为“紧密”和“正式”的方向发展,有的还扩大了规模并增强了功能。另一方面,新的合作机制不断涌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以“10+3”为核心的相关机制,取得了较大和具有实质性的进展。本文还讨论了东亚现有的货币金融合作机制的特点,并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先于贸易投资合作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效用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将引起行为体的利益追求以及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以致国际关系行为体将在多大程度上遵守国际机制的约束。东亚区域合作具有非正规化、非制度化等特点,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机制规范并非完全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机制属性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协议中,并且是以基础的机制层次如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等为发展点。由于这些发展点具备了机制属性,国际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效用性便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以使得东亚货币合作能被更好地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