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悟净出世》是中岛敦一生哲学思索的结晶。小说通过对悟净生存困境的深刻审视与其精神突围的生动刻画,不仅展现了中西各派人生哲学的真实内涵与局限,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积极的"行动哲学"。中岛敦以其深厚的中外哲学功底点化了"西游取经"故事,并以存在主义思想重新阐释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从而使古典故事获得了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日本与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交流是通过海上交通、海上贸易的途径进行的,而日本战国时代的所谓"战国海商"和"引込町人"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历史文献和历史研究中的相关记述都较为粗略,反而是一些日本文学家在相关史料基础上,以日本战国时代与南洋地区经贸关系为题材、以"战国海商"或"引込町人"为主人公,创作了一系列历史小说,对相关的历史场景予以了重现和回忆.作为活跃于东海、南海商道上特殊的商人群体,"战国海商"与"引込町人"在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特殊的.这些小说对"海贼商人""引込町人"的掠夺贸易及对因之而盛的南洋"日本人町"的描写,是对战国时代日本与南洋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呈现,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历史上东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值得我们从东方学及东亚区域研究的角度、使用文史互证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评述了《南洋商报》的四个办报特点和因坚持承续马华文化而面临的生存挑战,阐述了其作为社会大众媒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篇着重论述《南洋商报》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是它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为马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承传,所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作品,它诞生于日本从"唐风文化"向"国风文化"的转型时期。在《竹取物语》的叙事风格和思想内容中,既包含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具有日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研究《竹取物语》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物语文学的叙事特点,还能进一步认识平安时期日本文化转型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从清政府1906年设立暨南学堂算起,暨南大学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暨南大学一直将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1917年暨南学堂更名暨南学校,次年便创办了《中国与南洋》刊物,可以说开启了现代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先河。1927年,暨南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并于当年设立了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该部下设教育、调查、指导、宣传、编译五股。1928年,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更名为南洋文化事业部,下设事务、编译、调查、宣传四股。后来,因时局变化和人事变动,南洋文化事业部名称又几经变动,先后有南洋美洲文化…  相似文献   

6.
《英雄传说-闪之轨迹》系列游戏作品是日本风格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代表作。如其名称所示,作品以虚构的中世纪欧洲大陆为舞台,描绘了"英雄们"的成长轨迹。其中,与传统柔弱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新女性构成了作品中女性群体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新女性形象将四部《英雄传说-闪之轨迹》系列游戏作品作为文化文本,采用日本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女剑士、圣女、女仆以及女教官等角色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解读。此种解读不仅可以从思想层面揭示日本游戏作品体现的深层创作思想,阐明日本风格角色扮演类游戏独特的文化取向,也可以为游戏作品的创作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明代思想文化典籍陆续传入日本,逐步对近世日本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本文概述明代兵书与善书对近世日本的影响。兵学思想方面,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等一批明代兵书于这一时期传入日本并流入民间,成为这一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一些民间知识分子开始解读、研究戚法中"节制"等重要概念与选兵、练兵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兵制改革的思考。明代善书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过程中,其中的佛教、道教思想与日本神道思想发生了冲突,民间知识分子在介绍传播善书时,运用日本的传统信仰与习俗重新解释善书,善书由此逐步为日本民众接受。研究明代思想文化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普及的历史,可以重新认识近世日本在理解与接受明代思想文化过程中进行选择、重新解读与吸收融合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南洋商报》(1951—1976)发布的讣告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告知类、吊唁类、答谢类和周年纪念类四种,进而对讣告中所呈现的新马华人的家庭形态与社会网络进行考察分析。这些登载在华文报刊上的讣告,详实记录了20世纪50-70年代转型期新马华人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尤其对研究该时期新马华人家庭形态与社会网络提供了新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亚太评论》三份学术期刊,根据东南亚问题研究论文的载文量、内容(国别与主题)和作者三个指标,对这三份刊物2000—2005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由此管窥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就、视角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木叶 《新民周刊》2012,(17):73-73
她一直记得,那天演出结束,大幕关上,赖老师转身对她说的话:感觉到了吗?能够让大家快乐,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谢娜做客"新民艺谭"从2003年的《想吃麻花现给你拧》中的"麻花",到2006年《暗恋桃花源》中的"春花",  相似文献   

11.
约稿启事     
<正>《欧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为我国独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研究欧洲问题的学术刊物。1996年以来,本刊作为国际政治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研究》设有"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欧洲一体化研究"、"国别与地区"、"中国与欧洲"、"专题研究"、"书评"、"学术动态"等固定栏目。近年根据欧洲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增设了"欧洲社会政策研究"、"欧洲文明研究"等栏目;为丰富文章的体裁,还新设了"研究述评"、"欧洲讲坛"等栏目。本刊所登文章内容涵盖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研究、欧洲一体化研究、欧洲国别与地区问题研究、中欧关系研究等不同层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各  相似文献   

12.
石油危机的传导有两条路径:从实体路径而言,主要呈现出的是"石油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传导路径;从心理路径而言,主要呈现出的是"石油危机—心理危机—行为失范—社会失序"的传导路径。在行政层面,日本从弱化、规避、分散、稀释、转嫁等不同取向的角度,为构建稳定的社会"心理定势"设计并实施了"新能源开发政策""多元化能源进口政策""能源多样化政策""节能政策""石油储备政策"等。在法律层面,日本从"长期性""强制性""战略性"和"全民性"等不同取向的角度,设计出了"石油二法"(《石油供需合理化法案》《国民生活安定紧急措施法案》)、《石油替代立法》《石油储备立法》《节能法》等。此外,日本为使顶层设计的政策体系能顺利贯彻实施并起到良好效果,在资金、税收、奖惩等方面,相应地进行了激励政策设计。从经验事实而言,行政层面、法律层面与激励层面等3个层面的政策体系及其互动耦合,分别从"稳心""安心""放心""省心"和"宽心"等不同角度,为渐次形成沉着、冷静和有序的"心理定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的法律文化一度成为日本所学习的范本,最早的追溯至公元三世纪前期,当时被称为"邪马台国"的日本,已有强制性法律规范。《三国志-魏志》有邪马台国"其法,轻者没其子,重者没其门户"的记载,据推测,这可能源于中国《汉律》和《魏律》的"夷三族"。到日本推古天皇(6世纪末7世纪初)执政的圣德太子深慕中国之灿烂文化遂有"遣唐使"之举,隋炀帝亦遣使来日,于是中、日交通因之盛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记文人笔下的艺妓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描绘日本艺妓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雪国》和畅销书《一个艺妓的回忆》,全面地揭示了文人笔下形形色色的艺妓形象,以及艺妓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当代日本社会的泛艺妓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陈乔之:"献身东南亚研究事业,我无怨无悔" 本刊编辑部: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究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乔之:暨大的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起源于1927年上海时期的暨南大学建立的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当时暨大聚集人才,开展南洋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可以说是开了中国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之先河.抗战期间暨大沦陷,南洋文化事业部停办,人员也失散了,其中一些人到了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学会,继续从事东南亚和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所以后来我们跟新加坡南洋学会的联系比较多.  相似文献   

16.
日本曾经在很长的时闻内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为圭臬,其法律制度基本照抄了《唐律疏议》和《大明律》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日本人逐渐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转向学习西方法律文化。并试图将日本法律文化推向整个亚洲。20世纪以来,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由学习转向了研究,许多中国法律史研究著述出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态度逐渐转向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12):68-70
作为武器出口国,日本的知名度还较低,如能在欧洲市场开拓一片天地,可提高日本在世界武器出口市场的形象。”日本《产经新闻》最近发出如此评论。  相似文献   

18.
约稿启事     
《欧洲研究》2015,(3):153
<正>《欧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为我国独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门研究欧洲问题的学术刊物。1996年以来,本刊作为国际政治类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和相关政府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欧洲研究》设有"国际政治经济评论"、"欧洲一体化研究"、"国别与地区"、"中国与欧洲"、"专题研究"、"书评"、"学术动态"等固定栏目。近年根据欧洲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增设了"欧洲社会政策研究"、"欧洲文明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巴特和中国     
罗兰·巴特于1974年到中国访问过三周,回国后在《世界报》上发表了《中国怎么回事?》,对中国和欧洲在风土人情,特别是人的气质方面进行了比较,他对中国的道学比较崇尚,但他又从其结构主义符号学观念出发,对同源于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做了一些比较,认为中国是一个较少能指的国家,而认为日本是个《符号帝国》。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独立后,在境内出版的《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遵照政府公告精神合并组成南洋/星洲控股公司,于1983年停刊,由《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取代出版。由于华族人口比重占70%以上,因此华文报刊历来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特别是《联合早报》与《联合晚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