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立案制度若干问题研究高金基,张兆松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一个独立程序。我国刑诉法第59条、第60条、第61条的规定,构成了现行刑事立案制度的基本内容。本文试就其中的若干问题略陈管见。一、关于刑事立案条件问题(一)刑事立案应具备几个条件?理论上有下述几...  相似文献   

2.
立案的诉讼地位及其完善刘根菊(副教授)现行刑诉法虽然规定程序的内容只有三条。但是,在讨论修改。完善这一程序时,学者们的争论争大,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上:一、关于立案的诉讼地位问题对于是否保留立案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程序,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分。持否定说...  相似文献   

3.
谈刑诉法修改后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下)罗书平制作第二审刑事裁判文书内容和写法的重大修改一、对被害人请求抗诉事项的衣述按照原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引起第二审程序发生的法定事由一是上诉,二是抗诉。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从总的方面来讲对引起二审程序发生的法定事由没...  相似文献   

4.
关于刑事执行的完善刘根菊(副教授)刑事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程序,它使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从而使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因此,它在刑事诉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现行刑诉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在起草修改、完善刑诉法时,增加或修...  相似文献   

5.
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已经颁布并即将实施,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从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新刑诉法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辩护制度,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利的保护,提高了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并且律师介入时间更提前,诉讼范围更广泛。新刑诉法的颁布与即将实施,必将对我国律师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立法原则与诉讼程序的重大修改,为律师参与刑事提供了更广泛的机遇。l、重申了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原则,强化了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6.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法律监督机关,然而现行刑诉法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能不能充分体现和有效保障,这不利于防止和纠正刑事诉讼中的违法行为,修改刑诉法应当注意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应当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刑诉法总则中确立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从而为具体的监督制度奠定基础。二是应当确立检察机关的通知立案权。为了防止对刑事案件当立不立或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人民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有权通知公安…  相似文献   

7.
所谓刑事简易程序,是相对于刑事普通程序而言的,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在一审程序中,审理简单轻微刑事案件的,依法独立适用的一种简便程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中,增设了简易程序的规定。设置简易程序,是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重要步骤之一,是对原刑事诉讼法所作的又一重大修改。-。为什么要增设简易程序。1.设立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理论,是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概括,是研究刑事诉讼法以及与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刑诉法已于1997年1月1日实施,它对原刑诉法作了一系列重大修改,其中对自诉案件的规定也作了相当大的改动,使自诉案件范围明显扩大,笔者对修改后刑事自诉案件如何适用法律作些探讨,以求共识。一、自诉案件的范围新刑诉法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子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该条规定的第1项与原规定一致,在法律适用上没有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监视居住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监视居住若干问题思考林楠监视居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措施。修改后的刑诉法在原刑诉法的基础上,对监视居住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但笔者认为,刑诉法关于监视居住的规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粗疏,对监视居住的合理限制难...  相似文献   

10.
谈刑诉法修改后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上)罗书平编者按: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如何符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要求,是审判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里,我们选登了罗书平同志的这篇文章,供广大读者参考。因该文较长,将分两次刊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不仅对我国几...  相似文献   

11.
姚子泉 《法制与社会》2013,(32):115-116
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并专门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如何预防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做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工作,是更好发挥检察职能亟待探讨和完善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公检关系的法律调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权。①从表层意义(诉讼法角度)上看,刑事立案监督权有利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切实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从深层意义(宪法角度)上看,这是法律修改后国家对侦查和检察两机关宪法性权力的再分配。一方面,新法取消了检察机关(兼负侦查职能)对一部分案件的侦查权力②和侦查中的弹性管辖权力③,使检察院的实体性权力缩小;另一方面,新法通过赋予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权,使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④具有了可操…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业务文选》2013,(Z2):2+99
解读一:全面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刑诉法在公安侦查工作中的具体化,因其广泛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方面的核心权利,是公安部最重要的部门规章。在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的工作中,修订该程序规定是重中之重。修订程序规定不仅是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完善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制度的现实需要。现行程序规定于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相对新刑法称1980年颁布的刑诉法为“旧刑诉法”)已于1997年1月1日生效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相对新刑法称1980年颁布的刑法为“旧刑法”)也将于1997年10月1日生效。这是刑事制度的两大基本法律,它们的修改与制定,对我国刑事制度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我国刑事制度发生变化。法医学鉴定是刑事制度中刑事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两法的生效,我国法医学鉴定制度在刑事诉讼方面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尤其法医学鉴定方法、鉴定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刑事和解是刑诉法修改后新增设的制度。在西方刑事和解也被称为"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道歉、赔偿等形式与被害人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制度。一、新《刑诉法》中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的确立在《刑诉法》修订之前,对自诉案件的刑事和解已有相关法律规定,新《刑诉法》增设的"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从立法上明确了刑事和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96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9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不仅克服了原刑事诉讼法存在的某些弊端,而且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从宏观意义上讲,《刑诉法》的修改是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是对我国刑事司法的总结和完善,是对人权保障的突破和飞跃,是与国际先进刑事立法接轨的必然选择,从微观作用上看,已实施16年之久的刑诉法由于受制定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内在的不足逐渐在司法实践中表现出来。新《刑诉法》对原《刑诉法…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某地检察院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一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犯罪嫌疑人,在如何办理法律手续的问题上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直接在起诉书中追加其为被告人即可。另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刑诉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按案件管辖范围,对该嫌疑人应先行立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再移送检察机关起诉部门,与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一起向法院起诉。请问哪种意见正确?四川省安县人民检察院付加明付加明同志:按照刑诉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必须查明“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  相似文献   

18.
被告法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方式陈瑞华(刑诉法专业博士生)法人犯罪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通过刑事实体法确立了法人的犯罪主体地位和刑事处罚方式的同时,也规定了对法人进行刑事追诉的具体程序。从1988年至今,我国已有近五十个单行法律确立...  相似文献   

19.
庭审改革后如何进行法庭调查蔡曼青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法庭调查是审查判断全案证据,使合议庭据此依法定罪科刑的最重要的必经程序。根据修改后的刑诉法,公诉人在法庭调查中的全部活动直接影响公诉机关的指控是否成立,关系到诉讼的最终结局。比较修改前、后的刑诉法确立...  相似文献   

20.
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突破程序客观、真实地存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司法实践中,起始于立案前,终止于立案时,特殊情况延续至立案后。线索被突破通常意味着案件进入立案的程序,但修改后刑诉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于立案前的工作程序并未有明确表述,在强调法治、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梳理。明确职务犯罪线索初查询问等法律性质,对线索突破中的协助调查行为方式、时间、收集证据材料过程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