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系列信念、观念和理想的集合体。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政法干警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保证。根据调研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在新形势下.如何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提升法官队伍素质,如何促进公正司法?8月8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何鸣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公安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公安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客观需要。当前,在公安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严格、文明、公正、效能、公开的执法思想,切实提高法律素养,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颜南 《长白学刊》2008,(5):157-157
制度的构建必须要有理念支撑,对制度的过度重视、依赖,而没有相应的理念匹配、适应,其结果必然出现法律权威的缺失。所以,推进现代法治,既要重视制度构建与制度创新,更要注意发掘、培植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法治理念是人们对生态环境法律的功能、作用和生态环境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它是生态环境法治活动的灵魂,决定着生态环境的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培育生态环境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7.
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主要有定位、指引和评价三大作用。只有以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规律为根本指导,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定位、指引和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8.
卫欢 《前沿》2011,(7):84-89
自2005年提出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引领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征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搭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通往和谐法治社会的桥梁,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法治的有效运作需要民情的支持,为此,特提出"法治社会化"的概念,这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法治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学习、传播、塑造与传承的过程。法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或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和唤醒人们心中公平正义的信念。而普法宣传教育、党政机关等国家公共组织依法办事的榜样示范和公民亲身参与法治实践、以法治量化评估促进法治社会化,是法治社会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行政法治理念的内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行政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行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行政法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行政法治理念的内容包括法治行政、服务行政、公开行政、民主行政、公正行政、诚信行政、效能行政、责任行政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根据法治的价值内涵的不同,可以将法治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两大类.形式法治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就是法律之治;而实质法治则是价值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必须是善法之治,必须以保障人权和自由为目的.在价值内涵上,实质法治和宪政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宪政主义构成了法治主义的价值本质.  相似文献   

12.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国家的行动纲领。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别要使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其能够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使公权力的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法治理念是在对法律的本质、功能及运作规律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关于实现和维系法治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现代西方国家法治理念的一些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但是二者的政…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6,(7):30-3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 )法治意识的内涵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及法治现象的认知、理想、心理、评价、观念的总和。它体现着法治意识主体 (公民 ,也包括各类组织 )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和觉醒 ;体现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追求与评价 ;体现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承认与崇拜 ;体现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与实践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成果。树立法治意识 ,实行国家法治 ,最重要的是贯彻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法控权原则 ,即坚持依照法律行使政府权力———不越权 ,实行权由法授 ;不违法 ,在法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四月份,在中央政法委在北京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对政法系统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概括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并高度强调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从法律思维谈起,立足我国现实社会发展进程,探索法治的形成机制,寻求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法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法治理念的培育是在政府引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 ,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容易以政治优势忽视平等、权利、民主等基本因素 ,导致与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发生矛盾和冲突 ,偏离培育公民法治理念的基本目标。因此政府在培育公民法治理念过程中 ,必须摆正角色 ,以顺利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收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我…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观念要素的历史演进中,宗教社会观念为法治社会开启了信仰命题,契约社会观念提供了法治社会的理性命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社会观念的和谐命题日益成为可能。和谐理念是对法治的信仰危机、理性的工具化及风险社会等社会现实的反思性认定中不断形成的法治理念要素。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引导、补充作用。文章从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吸收和萃取法治文化理念、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