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的要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伟大实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吹响了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的号角,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在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了党的鲜明主题与奋斗目标、伟大成就与精神之源、根本宗旨与基本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提出"九个必须"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总体部署,从根本力量、内在支撑、前进动力、基本目标、时代方案、关键力量、思想基础、发展核心、战略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全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光芒,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典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时代观、群众观和实践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时代特色鲜明、现实性较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开创当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境界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指导。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新时代习近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可从内在指向、价值依归、实践路向、动力保障、力量保证五大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并确立了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十九大会议上提出的"四个伟大",是全党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依据。"四个伟大"的提出充满解决中国问题的智慧、不惧时代挑战的胆略和引领中国发展的决心。新时代全党应准确理解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和科学内涵,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再一次吹响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号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已然开启。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党的十九大不仅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且切实加快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8.
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深刻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领会"两个维护"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点,贯彻落实好"两个维护",对于凝聚党的磅礴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战略抉择,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指出:提出这个改革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既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和未来的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1]。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由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才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完成“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首要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了重要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步走"战略目标: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作了很科学的规划,从2020年到2035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底气和信心的背后,其实是不断完善的机制体制和新动能、新理念的有力支撑。优秀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架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国社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的四个维度,即现代化的维度、总布局的维度、人与自然的维度和美好生活的维度,这四个维度为人们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提供了多样性的视角。从时代内涵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明确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标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着重补好的短板是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暨美丽中国的建设标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热切需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完成这一目标,在理论上,我们就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新时代下,现代化表现为时代化、先进化、整体化;新时代下,社会主义则体现为全面性、彻底性、人民性的特点。厘清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有利于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确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直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不至于拐入"非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邪路和"非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的老路中去。  相似文献   

16.
理念是现代化的指引。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对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检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哲学思辨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对现代化发展理念的重构,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统一于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过程;是习近平对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开拓,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及其历史性影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新方位,聚焦于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实践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集中解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并积极谋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和新方略,其中提出要加强铁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交通强国。上海铁路局要在组织好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迅速掀起热潮的同时,立足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结合铁路改革发展实际,努力建设文化强局,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强国,发挥凝心聚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然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建立与新时代匹配的生态文明制度,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最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夏旭晖 《求知》2023,(3):22-2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侵略下被迫开启了救亡图存可歌可泣的史诗篇章,在伟大的时代觉醒中探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真理道路。中国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历经艰难曲折,冲破封建主义的枷锁,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