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体现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在笔者看来,要杜绝"带病提拔"现象,将问题干部挡在门外,除了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外,组织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必须花大力气,从制度、举措等多方面切实加以研究解决。抓好干部考察,提高实效性,此其一。要避免出现"平时少考、用时急考"的现象,组织部门在平时就要打好基本功,做好干部考察的  相似文献   

2.
党建短波     
《实践》2015,(8)
<正>杭锦旗干部选用环节责任到人。为从严落实干部选用责任追究制度,客观反映选人用人全过程和责任主体履职情况,让参与干部选用的每个人和每个细微动作留下痕迹,杭锦旗认真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提名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谁推荐谁负责,主要记载会议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个人书面推荐和二次会议推荐等情况。谁提名谁负责,主要记载提出动议意见和形成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等情况。谁考察谁负责,主要记载确定考察对象人选、开展考察工作和落实把关责任等情况。谁监管谁负  相似文献   

3.
正"识人"是"善用"的基础。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组工干部作为干部考察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为贤,提升干部考察工作质量和水平,就要下功夫提升"识人"能力。要锤炼高尚品德。古人云,"荐贤者当自贤""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组工干部要准确识人,必须先成为德行高尚的人。一要诚实可靠。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考察结果必须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明水县委组织部为了提高干部考察质量,从创新干部考察方式入手,提出干部考察补充十法。一是定位定期考察。是指组织部负责组织工作责任区的同志,利用检查指导工作之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察。二是生活会议考察。是指利用基层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有利时机,对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班子和干部的情况在平时掌握起来。只有平时就把班子和干部情况掌握起来,才能从严管理,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去年以来,我们改进年度考核,用3个月的时间对区县和市直部门班子进行考察。一、注重谈话了解,解决"不深不透"问题。一是强化考察力量。考察力量决定工作力度、影响考察  相似文献   

6.
报载,山东省成武县委组织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实行干部考察责任制。考察责任制采取谁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考察人员身上,考察材料形成后,考察组成员要逐个签名,填写《干部考察责任书》。考察人对考察对象存在的政治、经济、作风等问题发现不了或掌握不准的,出现任用后一年内明显不称职的,对考察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对不坚持原则,不实事求是,故意对被考察对象的问题避重就轻、歪曲事实、欺上瞒下的,给予考察人员纪  相似文献   

7.
对拟任干部的考察,在整个干部任用程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认真贯彻和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做好干部考察工作是组织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对干部的考察要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 对干部的考察,实际上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名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全面了解与评价。要圆满完成这一任务,仅凭民主  相似文献   

8.
郭长春 《实践》2009,(8):18-18
开鲁县麦新镇党委为加强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管理,全面推行"双考、双评、双奖"工作机制。"双考"即考勤、考核。下派干部在镇机关考勤,由政府办公室统一管理,其余时间的考勤由村负责。"双评"即对下派干部实行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9)
<正>考察识别干部,是干部选任工作的生命线。考察干部不仅要在口头推荐、民主测评等环节做好"远观",更要在深入考察环节做好"近看",确保考察得精准,做到人岗相配、人岗相宜,实现干部成长、事业发展。深入群众,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要想全面、立体地了解干部,就需要考察组把握好"民评"这个关键点,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民意,在乡语口碑中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而造成干部队伍腐败问题发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任用把关不严不细、用人失察失误,是诸多原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一、有必要建立用人责任制一是推荐责任制。根据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干部推荐程序,明确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的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填写推荐表,写出本人签名的推荐材料,说明推荐理由、拟推荐的职位等,承担推荐责任。二是考察责任制。明确参与考察人员的责任,要建立干部考察登记的具体时间、谈话…  相似文献   

11.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和前提,"失真"的考察结果,必将导致用人上的偏差和失误。要让干部考察"求真"而不"失真",在做好常规考察工作的同时,应重点盯好"三个圈"。一是盯好"生活圈"。"生活圈"考察的是干部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看干部对自己的父母是  相似文献   

12.
"我们每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戴有工作证,恳请大家对我们考察工作进行监督."这是红花岗区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以来,在干部考察时向干部群众讲的一句话.2005年底,红花岗区以建立一支专门的干部考察队伍为契机,以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为载体,以创新干部考察机制为目的,为提高了干部考察质量,打造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干部考察是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熟悉干部,从而正确、合理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干部考察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干部任用过程中人岗匹配度和人民群众的公信度。因此,只有用"心"才能察实考准干部。"诚心"访谈,了解全貌。找知情人进行访谈是开展考察活动的重要方式,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占据着关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共中央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强化责任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了要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首次提出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监督责任制。本文拟对干部考察工作责任配套机制的建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建立参与有责、共同负责的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参与对象的责任是干部考察工作责任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实际工作中,应分别对派出考察部门、考察组成员、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访谈对象和有关审查部门分别明确责任,以形成参与者人人有责,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负责的工作局面。(一…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造成干部队伍腐败问题发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任用把关不严不细、用人失察失误,是诸多原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对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有必要建立用人责任制一是推荐责任制。根据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干部推荐程序,明确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的责任要求。领导干部向党组织推荐干部,必须填写推荐表,写出本人签名的推荐材料,说明推荐理由、拟推荐的职位等,承担推荐责任。二是考察责任制。明确参与考察人员的责任,要建立干部考察登记的具体时间、谈话人数和名…  相似文献   

16.
考察考核始终是干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成都市大邑县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考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以"民主测评、目标量评、社会参评、组织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四评"干部考察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质量,促进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汽车召回、产品召回,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也有了"干部召回"。严格意义上讲,干部召回在以往干部选任实践中常有,比如轮岗交流、离职培训、挂职锻炼、大会述职等,但贵州省黔西南州提出建立的"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也是一种创新创造。这种对不胜任现职干部重新"回炉淬火",无疑对"干部质量"上了一道保险栓,对"为官不为"念了一道紧箍咒,对"懒政怠政"设了一道防火墙,终身负责"干部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积极稳妥地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不仅是实现机构改革目标的需要,更是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通过干部"下"难"出"难成因的分析,我们必须坚持对组织负责和对"个人"负责相统一的党性原则,切实做到: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相似文献   

19.
蔚县县委、县政府自1994年以来,坚持“凭党性看干部、凭成绩用干部”的原则,从本县实际出发,狠抓了乡局级领导干部的考察、评选、任用、考核、管理等工作改革,实现了六个方面的新突破.一、变“一家负责”为“多方参与”.实现干部考察客观公正的新突破.过去,对乡局级领导干部和拟提对象的考察,大都是组织部一家负责.由于组织部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看问题的角度容易模式化,所以对班子和干部的考察评价难免出现偏颇.现在我们的干部考察虽仍是以组织部为主,但由县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带队,纪检、县委办、宣传、统战等县委部门参加,增加了考察力量,弥补了独家考察的缺陷,增强了对干部考察的客观公正性,为干部的调整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振保 《学习论坛》2007,23(11):78-80
干部考察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环节,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和保证.要着重进行考察指标体系、考察范围、考察方法、考察评价方式、考察手段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创新,以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为选准用好干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