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政策议程设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政策制定者对外部众多要求进行考虑和选择,并将部分要求纳入行动计划的过程。豪利特(MichaelHowlett)和拉米什(MichaelRamesh)认为,如果要理解政策议程,“必须知晓个人或群体的政策需求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政府是如何对政策需求做出反应的”。  相似文献   

2.
政策问题的界定和政策议程的设立甚至比政策决策和执行更为重要。政策问题认定和政策议程设置既是一个客观形成过程,更是一个主观构建的过程。在现代社会,媒体在此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将媒体体制和权力体制纳入分析框架,才能更好地洞悉网络媒体对政策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网络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与文字于一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体制,部分克服了传统媒介体制约束,具有跨时空特性和强大的交互性,消解了传统媒体的生产制作与消费的边界。网络媒体引发网络舆论并与传统媒体互动,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地方政府和官员基于形象、政绩、稳定等压力作出回应,采取政策行动,进而影响了政策议程设置,遵循的是压力模式。  相似文献   

3.
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存在的逻辑起点,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则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只有首先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在现在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公民和团体平等的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4.
政策议程设置内嵌于政治系统,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特色。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也开始从政府主导式、内在创始型向精英发动、多元参与的混合模式转变。当前政策议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网络化和复杂化特点,政策议程模式的发展需要突破非理性的政策替代、随机性的政策行为、被动式的政策创新等多方面问题,并在主体行为、程序正义和模式创新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在政策过程中的动态实践,也是实现实质性民主的关键环节。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为政策议题的多类型与全覆盖、互动方式与渠道的多维度与多形式、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多主体与广参与、公众参与到政策议程设置的全过程乃至政策全过程。但是,不同类型的政策议题在其议程设置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实践也不同。根据政策议题利益牵涉范围与议题的知识属性,政策议题可分为三种:技术性议题、社会性议题与规划性议题。技术性议题政策议程由政府与技术专家主导,公众经验知识输入做出补充;社会性议题往往由公众触发议程设置,专家开展政策问题建构;规划性议题由上级政府做出理性规划,基层进行输入和反馈。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程序和步骤,而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议题和情境来做出选择和调整。在现实中,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才能在政策议程设置阶段实现真正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孙峰  魏淑艳 《求实》2017,(9):43-55
德罗尔将政策科学转变视为社会科学的范式革命和转向。政策议程设置是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视野的首要环节,是根植于宏观政治发展和社会图景的重要命题。网络社会和现代化发展开启了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转型之窗。政策议程设置的新研究范式基于网络社会、现代化和政策议程设置的正向谐变逻辑,以网络社会和现代化为突破口,代表了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新趋向,本质上是对政治发展和社会流变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民众参与程度与议程提出者身份的二维分析法,重点解析了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外压模式"下的触发机制,对焦点事件、媒体和公众、利益团体以及政府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外压模式"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的优越性和弊端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当前推行的新政策,在社会传播中知悉率总体较高,但不同人群的知悉程度有较大差异。政策传播通道的畅通关乎大局;政策传播不可忽视议程设置;保持良好发展局面需要审慎对待政策传播问题;媒体应自觉承担政策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9.
曹龙虎 《唯实》2010,(4):82-86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度变迁过程反映了转型时期中国特定时空背景下制度变迁的机理:落实宪法赋予的公民的同等权利和创新既往的管理模式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内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对现存治理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挑战是促进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动力;制度创新的主体力量是政府,其过程表现为体制内的上下互动。由于制度供给主体的功能局限性导致我国的制度文本和制度实施效果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只有突破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中的单一动力作用,建立公民、社会、国家之间的持续互动机制,才能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和均衡。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征地补偿、房屋限购等一些政策存在着漏洞。导致政策漏洞的原因主要有政策问题实质不清晰,政策议程设置不科学,政策方案规划不合理,政策决策不民主,等等。政策漏洞将浪费国家资源,破坏政府形象,催生不良风气,损害人民利益。完善政策制定,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反馈,是杜绝政策漏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政策议程设置作为连接政策问题建构和政策制定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能够成为政策问题,同样,政策问题的性质也彰显出了政策议程设置的价值诉求。反思我国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在价值和程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通过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深刻解读,不难发现二者在价值理念和程序设计上存在着一致性。通过对政策议程设置现存问题的剖析,探究协商民主对政策议程的借鉴意义,总结二者的契合点,以期对今后协商民主的价值回归及政策议程的研究起到理论上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治理的话语体系下,政策议程设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础性环节,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场域。“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展开,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人民利益表达、政策问题识别、决策共识凝聚等重要治理功能。作为一种“完成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的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升华的历史逻辑,从“人民同意”到“人民满意”的合法性构建的理论逻辑,从“局部”到“全过程”的人民主体地位确立的实践逻辑。作为一种“进行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议程设置还应当在治理话语层面,遵循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建构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问题识别机制、政策共识达成机制和政策责任追究机制,更好地实现其治理效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行政决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决策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权威。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摩擦和利益纷争客观地要求我国的行政决策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选择出恰当的决策模式,更好地承担起稳定社会的功能,从而避免社会各阶层利益的矛盾冲突。一、转型时期行政决策失控现象分析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动态活动,它同行政行为一样,既可能是成功的,有效的,也可能是失败的,无效的。行政决策失控是指行政主体在政策制定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致使政策目标发生偏离的政策失真现象。由于我国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14.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策议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攻坚阶段提出建设党的执政能力 ,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持续获得合法性资源。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合法性的获得最终要落实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策议程作为政策制定的第一个步骤 ,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决定着什么问题将会进入决策领域并转化为政策输出。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公民走向非政治化以及全球的治理要求和趋势 ,促使我国的政策议程由原来的正式议程向公众议程转型。  相似文献   

15.
罗峰 《理论文萃》2001,(6):11-16
任何一项行政决策的诞生,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决策主体对决策客体的一种反应和安排,从逻辑上讲,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环境的变动不居使决策过程变得扑朔迷离,但这其中毕竟有规律可寻。本文超越单纯的个案分析和静态分析,试图从过程层面把握影响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各种要素:执政党要素、利益的外输入和人格化要素。通过分析影响中国行政决策的各种要素,了解它们各自在行政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旨在明确政府决策过程和改革、完善政府的决策制度,进而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范式构建“全面二孩”政策议程设置框架,从历时向度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输入、输出、价值回归及其内在规律。梳理“全面二孩”政策过程发现:“全面二孩”政策议程设置受“‘全面二孩’何以被政府关注”的问题源流、“政策合法性依据及政治生态系统持续性”的政策源流及公意、意识形态与政治利益主体促成的政治源流等三大源流的影响,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政策之窗”实现耦合,“全面二孩”时代由此开启。多源流视域下“全面二孩”政策议程建构模式的探讨,力图在厘清“全面二孩”政策嬗变逻辑、凸显政策选择的价值规律及对“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进行有力阐释。  相似文献   

17.
赵宇峰  钟秋梅 《学习论坛》2009,25(10):53-56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决策者与公民的一个互动过程.思想库处于普通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能有效地沟通政府决策者和社会主体.思想库已经成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因素.中国思想库是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库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当前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樊鹏 《党建》2014,(8):22-24
正精彩导读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决策体制是隐藏在中国发展与崛起背后重要的动力机制。○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地应对挑战,正是基于中国制度的优势:能迅速做出并实施重大且复杂的决策。中国决策体制的"分工式配合"机制,其优势在于尽量减少体制中的"否决点",增加"协商点"。中国的决策中,立法议程和政策议程并不是先后关系,而是一个辩证的、相辅相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隐蔽议程是被政策过程所忽略,没有进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隐蔽议程的存在一方面限制了政策的出台,另一方面影响公共利益。本文通过对造成隐蔽议程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对解决隐蔽议程问题、优化公共政策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钱洁 《唯实》2004,(5):50-53
政策沟通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与政策相关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公众与政府及公共部门之间的政策沟通是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基础。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为政策沟通提供了多元化途径 ,同时也出现诸多障碍。我国现阶段需要在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系统的制度规范 ,促进高效的政策沟通 ,以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