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监督是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权力正确运行的保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自我革命逻辑理路,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在锤炼党性中不断夯实党的群众根基;坚持思想建党,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引领全党理想信念;坚持制度治党,持续推进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合力;敢于直面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住"关键少数",紧紧牵住自我革命的"牛鼻子",使党不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3.
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  相似文献   

4.
<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监督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党和国家监督治理效能不仅取决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自身的健全和完善,更取决于系统内部多元监督主体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1]审计监督作为独立的、专门的经济监督主体,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随着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深化,审计过程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单方面的过程,而表现出一种互动的倾向”。[2]换言之,审计监督与民主监督在监督内容上互相补充、在监督方式上互为助力。监督内容上,  相似文献   

5.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必须要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既是新形势下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践行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监督”作为动力的科学内涵,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以人民监督为基础,实现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有机统一、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监督体系顶层设计,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群众》2020,(11)
正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滨海县着眼巩固脱贫攻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出台,既是对"一把手"监督的阶段性总结和集成,也是值得称道的制度化努力和尝试。"一把手"监督制度是中国特色党和国家权力监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把手"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权力监督制度建设的累积性创新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的坚强政治决心。各地方各部门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和检验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要注意处理好强化监督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监督和促进发展、不同监督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继鹏 《群众》2014,(3):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这充分表明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推动廉洁政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必须紧紧抓住制约和监督权力这个核心,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发生着改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大数据监督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新趋势,为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和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构建党风廉政大数据监督平台是实现大数据监督的基本路径之一,也是对国铁集团执纪审查实践方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反腐败作出顶层设计和部署要求,对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突破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铁路工程建设单位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迫切要求,也是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监督的重要思想,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使中国特色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把监督挺在前面,是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立场方向,正确认识形势,确立新的目标任务,坚持"零容忍"立场不动摇。优化反腐败体制机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构建"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完善反腐败长效机制,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约束机制、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监督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国家机关权力滥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实现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监督制度建设,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发挥党和国家监督功能作用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从静态看,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各项监督制度均已建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已经形成;从动态看,各项监督制度内容不断完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监督制度之问的配合作用不断增强,整个监督体系运作不断规范。  相似文献   

15.
王新尚 《北京观察》2022,(11):76-7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强民主监督工作、健全监督体系作出了重要论述。例如,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部分强调:“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要求:“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反腐败监督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强化权力监督特别是政治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就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权力监督制度,完善执纪执法体系;加强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夯实高质量监督的基础,把监督体系建设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重视高层反腐的同时,也要加强基层反腐,强化对一线执法者的监督,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和检举制度,听取公众意见,使基层腐败无处藏身。同时要进一步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普遍建立重大决策刚性机制、完善权力运行公开机制等,早日实现"不能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政府和"两院"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组织对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负责人进行述职评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这种监督形式,实际上是把党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人大监督实践中来,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有机统一,是监督事与监督人两者的有机统一。人大组织开展述职评议工作,有利于强化政府组成人员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公仆意识,提高各级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办事水平;有利于加强政权组织的勤政廉政建设,改进  相似文献   

19.
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多维度推进管党治党责任的系统性落实。必须健全对“一把手”的监督,增强系统性与协调性,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运用分工合作协同履职的方法,强化科学评价与有效问责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14个月的小型数据库,从三个维度探析了八项规定执行的实效与趋向。八项规定的违规行为形成了三种显著区域:高危区域、中危区域、低危区域。违规查处数量与行政级别呈现显著负相关,八项规定构成一种低重心的反腐战略。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治未病"思想,中国反腐体系应通过改革与型变逐步建构形成三道防线:通过低重心—精准化预警实现未腐先防;通过精准监督、协同网络、信息透明化实现初腐防变;通过司法审查实现已腐防渐。稀缺的监督资源应通过前移化、精准化、基层化,以实现监督资源最优配置与社会边际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