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我们的教科书中都是这样讲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观点,被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理论宣传中,支配着人们关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关系的思考。这种观点认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是一种间接关系。这种观点只揭示了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关系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这就是生产力能够直接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看看生产力是怎样对它们起直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种说法:经济建设上去了,生活改善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这种说法有片面性,故有澄清的必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但这决不是说经济基础改变了,上层建筑就立即改变。这是因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不只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而是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特别是上层建  相似文献   

3.
我们国有大型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为企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认为当前应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者既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物质决定精神,但同时我们也重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巨大威力,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年代表现得更为明显。不承认这一点,就是形而上学,就是搞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只重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存在对意识、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体系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原理几乎尽人皆知。然而,仔细探究起来,这种反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的程度、方式有没有差别?上层建筑对社会生产力的反作用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这个中间环节?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与否及对经济基础微观结构的调节作用等等,这些细微的理论问题在以往的教科书中没有阐述,理论专著也极少涉及。当前,在深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晚年书信,阐释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重新强调了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而且驳斥了“经济决定论”的观点,并进而提出历史合力论。这些思想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现实指导: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为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建设的及时跟上,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拓展了新领域——政治现代化,也为破解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提供新动力,赢得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 ,不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 ,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并且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变革。同时 ,上层建筑也要作用于经济基础。文中特别强调了这一原理 ,同时还重点论述了经济、政治、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相互作用问题 ,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是公共权力调控社会群体冲突,维护社会秩序的活动,其根本指向是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国家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两者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只要国家权力存在于社会,道德治理对于实现国家职能和社会治理就具有普遍价值和工具作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国家的统治职能也在向社会管理的方向转化,如何管理一个国家,保持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公式化解释框架表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线性决定和反作用关系。其中,文化只是被决定者。这种生产力决定论其实是传统哲学(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制造抽象理论元基点的形而上学理论方式。按照马克思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确立社会历史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变革理路,可以把唯物史观的解释框架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循环。其中,文化又构成了生产力、经济和政治的源泉和基础。我们需要确立社会历史实践整体观,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后,确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自觉,为进一步的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社会进步,充实文化上的源泉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唐明 《疏导》2000,(Z1)
党的十五大以后 ,随着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为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 ,如何针对市场经济的“两面性” ,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不好 ,关系到党的领导是加强还是削弱。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一、市场经济“两面性”的客观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从根本上说 ,社会经济发展了 ,与之相适应的意识观念也应发展 ,但意识的发展不会自觉地与经济的发展成正比 ,在我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计划经…  相似文献   

10.
一、县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服务上,即上层建筑在方向、方式、效果上都为经济基础提供服务.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延缓经济的发展.这种反作用有时还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中央军委办公厅研究室干部朱松赞: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通常包括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政权设施等,具有镇压、强制的职能;思想上层建筑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哲学、艺术、宗教观点等意识形态,具有教育、引导的职能。从根本上讲,政治就是执行政治上层建筑这种镇压、强制职能的;而我们党的政治工作,则是执行思想上层建筑这种教育、引导职能的。政治同其它上层建筑相比,特点就在于它是集中地表现经济,核心是国家政权,实质是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领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思想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其本质而言,是完善生产关系,完善经济基础。它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作出相应的完善动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强烈地呼唤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正效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有积极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晚年着重阐释了唯物史观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物质生产的反作用,弥补了过去论述的疏漏与不足。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恩格斯唯物史观新发展思想,对纠正社会发展中"政治挂帅"和"唯GDP论"的偏差,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高度重视劳动者政治利益、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列宁曾经指出:“任何民主和一般的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归根到底是为生产服务的。”恩格斯在论述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时指出,政治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这时政治就会加速经济的发展,这种政治本身也是有前途的:政治沿着经济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这时政治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政治是没有前途的。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使我们明确了三个问题: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要不要立法?这是个新问题。我认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但需要立法,而且需要尽快地立法。思想政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的性质、任务和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力保证,它的重要地位需要靠法律来保护。大家知道,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成为WTO的成员以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7.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这一基本观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从政治和经济的本质规定(或属性)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所谓政治和经济的本质规定或属性,是指经济是本原性、基础性的东西,政治是派生性的东西,经济对政治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政治并不是被动的,在它的本质规定中又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它反作用于经济,推动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这种反作用,在实践中表现为指导作用。所以,政治和经济既是基础和反作用的关系,又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矛盾论》中指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论述就是从政治  相似文献   

18.
从1979年春季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经济模式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以来,历经不断认识、反复实践探索,终于在1992年秋季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必将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就行政管理而言,在经济基础和上层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的哲学教科书,讲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关系时,是讲一般的反作用,充其量强调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在这句话的后面还加上个话号,补充说“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认为这种提法含糊其词,用语不准确,而且,就其观点来说有些折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抽象的哲学范畴,而是涉及到多变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确指和意蕴有着特殊含义。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凸显"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性,彰显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凸显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关联性,对科学技术是否为意识形态观点相左。其存在的偏误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认知存在碎片化和片面化,概念的过度中性化淡化了意识形态蕴含的阶级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对政治上层建筑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上走了两个极端。修正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的偏误,需科学把握意识形态的内涵;正确处理意识形态蕴含的阶级性,力戒意识形态淡化论和多元论;客观认识观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处理好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