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毅 《学理论》2012,(5):7-8
国际政治学学者从两个方面理解国家权力概念:第一,社会学意义上的权力概念;第二,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概念。运用类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国际社会中的国家权力特性,而场域差异是国际社会中国家权力特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就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移动和社会角色的转换。社会流动是多维度的社会位置的改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变化,比如收入、政治权力、社会关系、技能和职业声望等。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一样,构成了社会变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源是如何分配和再分配的,导致了社会结构哪些方面的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革。在社会流动研究中,其中一种类型区分是将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研究父代与子代在两…  相似文献   

3.
政治多元主义是当今西方世界颇具诱惑力的新概念,也是目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正在研究的新课题。王沪宁在《比较政治学》一书中认为;在西方国家,政治多元主义论指一种社会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权力在处于不断变化的冲实、竞争和合作模式中的各种集团之间得到广泛的分配。”政治多元主义的内在涵义,就是当代西方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4.
权力本位: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权力本位的观念还残存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严重阻滞。    一、权力本位的形成    1.权力本位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渊源。所谓权力本位是指权力成为分割社会财富的工具,拥有权力的个人可以通过权力获得超收入的利益,权力成为个人占有物质、精神财富的手段,从而在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产生权力崇拜,权力至高无上,权力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在权力本位社会里,国家几乎夺走了社会中的全部政治权力,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政治权力无所不及,全部社会生活都处于政治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5.
论“角色培养”──加快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讨万厦一、"角色培养"的含义在组织人事工作中,角色与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定义基本相同,指由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或政治...  相似文献   

6.
网络与民意——从两会看我国政治参与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理论中政治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是解释一个社会权力分配与公共政策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从政治发展的意义上讲,政治参与的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政治体系的内容与质量,同时也是该社会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今年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中,网民们通过互联网积极地和两会代表沟通,参与国事讨论,提出自己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意志,成为这次两会期间的“亮点”。这一现象表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一、网络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问题及对策刘剑华一、权力与腐败权力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和职务范围内的支配力,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而且也存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就其作用而言,它从来就处于国家的中心地位。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具有最高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它...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 3月 30日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 ,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 ,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1980年 12月 2 4日在北京成立的全国性的中国政治学会 ,是中国政治学研究得到恢复的重要标志。 2 0年过去了 ,中国政治学的补课工作 ,其中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对于西方政治学理论成果的介绍 ,以及对于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现实问题的研究等等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一定的意义上讲 ,如果没有创新 ,也就没有 2 0年来政治学的发展。如今 ,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 ,我国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靠政府通过再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再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认识和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收入再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参与分配活动不应成为第三次分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要培育更多的社会组织、发动更多的公民个人参与收入再分配过程,使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关心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同时,政府要在制度和法律上给予确定和保障,使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地、合法地参与再分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政治形态中,“士”处于政治社会权力架构的中心地位,而科举制是其制度化的保障。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促使皇权国家趋于解体,同时也开启了“士”向“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伴随着这个过程,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在政治社会结构中的中心地位不断边缘化,从而使清末边缘化知识分子兴起,而参与“革命”表达这一集团重新寻求政治社会“中心”位置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治学研究正在从传统政治学向现代政治学转变.李元书主编的《现代政治学概论》就是转变过程中一部有创意的著作,其主要特点是:1.理论体系新.该书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和主线,分为总论、政治主体、政治工具、政治行为、政治规模和政治文化5编.第一编分析和阐述了现代政治和现代政治学的内涵、特点,阐述了贯穿全书的两个基本元素:政治权力和研究政治生活的主要方法论——政治系统论.第二至五编分别阐述了政治权力的掌握和运用者:政治主体;政治主体实现政治目的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业主维权中的作用——以武汉市南湖社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社区在物业关系的影响下形成了国家、市场、社会三角权力结构。这种三角权力结构是不均衡的,国家权力和市场权力相对于社会权力而言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这导致以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为代表的社会权力的利益在社区权力博弈过程中最容易遭到侵犯而又最难以得到维护。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权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进行适度干预,以自身的优势来弥补社会权力的劣势,以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市场权力形成制衡,从而使业主的权利得到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发展极为迅速。这不仅是因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政治关系本身的发展和日益复杂化,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因为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从各个方面,特别从研究方法上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学的研究。关于政治体系的理论,在今天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苏联的政治理论中,“政治体系”也成为一个非常通行的概念,我国政治学界也开始引进“政治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个理论?应当怎样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立场上用系统的观点去分析政治生活?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专家巡礼     
<正>周玉周玉教授,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学教研部副主任、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涉及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资本、社会性别、社会特定群体(干部)的职业地位获得、制度公正等研究领域。近年来致力于将社会学研究方法运用于传统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社会学、跨性别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邓小平理论基地课题1项,省妇联委托课题2项,省委党校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重大社科基金和省重点调研究课题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公  相似文献   

15.
一流政治学科的根本标志是拥有自主性政治学理论。建设政治学理论的资源来自古今中外,但只有在学科意义上,这些资源才能派得上用场,这些资源才有意义。在对标尺度上,对政治学理论创新有直接贡献的学科分别是思想史研究、历史社会学和比较政治研究,西方政治学理论仰仗于这些学科的发达。在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路径是"思想史中的思想"而非"历史中的思想",思想史研究还较难取得重大突破;作为检验理论真伪和发现新理论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还没有形成作者群;比较政治学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航向。因此,建设中国的一流政治学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王贺椿  郝甜甜 《学理论》2011,(29):23-24
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科尔曼与帕特南是研究社会资本理论的先驱,两者对于社会资本的论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两者的理论更多地体现为差异性,科尔曼从资本的角度分析社会结构对于个人行动的意义;帕特南将社会资本看作是可以促进公共参与和合作的社会关系特质。  相似文献   

17.
杨焕霞 《学理论》2013,(11):27-28
马基雅维利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它是政治学的先驱,《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第一次把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础,赋予了政治学新的面孔,使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离。他揭开了近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新篇章,将政治学带入到一种新的理论状态中,揭示了政治和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力在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导性的特定位置,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的实现程度。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以保证行政效率是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准则。因此,探讨权力制约与行政权力高效化之间的关系,构想适合我国政治现实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便成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王希鹏  宫铭 《理论视野》2013,(10):46-50
特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势力、政治地位、身份差别等特殊力量,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享有的特殊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或权利(为某些人特设的权利),这些权力或权利有的为法律所规定,有的则在法律规定之外。其基本特点是建立在对某些权力或权利分配不公平基础上的以权谋私或权利专属,目的都是特权主体用之以谋取私利。从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来看,制度僵滞与文化依赖是当前特权存在的重要原因。治理特权首要破解恶性“路径依赖”,强化反特权“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适应性,实现反特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皆发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社会结构变迁中沉淀积极因素,重塑中国精神?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置于"新时代"战略布局下的立体坐标体系中,从社会结构的视角,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变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意蕴,是社会转型的题中之义。它旨在把社会结构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创新的一种分析视角,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政治学范畴带回到社会学中。使其既具有崇高理想图景,又具有社会学血脉,进而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