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1954年<宪法>第97条和现行1982年<宪法>第54条均规定,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公民有控告、申诉和检举的权利.但是,直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这样的宪法权利才得以落实和具体化.<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20年前,许多人认为,该部法律的出台是超前立法,还有一些行政人员存在着抵触和不理解情绪,甚至是集体抗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颁布的《行政诉讼法》从明年10月1日,就要开始实行了。这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健全法制建设,保证公安干警严格执法,促进公安队伍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但是,目前仍有少数公安干警法制观念淡薄,违法乱纪问题时有发生。在进行交通管理、查处案犯、处理治安案件等项工作中,极少数干警不按法律政策办事,不严格执法。例如在交通管理中,有的以罚代处,超限额罚款,漫天“要价”,有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于2013年12月23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标志着已施行23年的行政诉讼法启动首次大修。该草案根据行政诉讼法实施23年以来的现实需要,以及在实际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立法与制度方面的调整。与现行法律相比,修正案增改条款过半,改动幅度较大,其中,有两大问题比较突出:即减少行政机关干预和加强保障“民告官权利”。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权原理在行政诉讼法中的运用周垂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在参照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础上制定的。两大诉讼法在原则、制度、程序上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但行政诉讼法相对于民事诉讼法,又显示出了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与其...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法已经颁布十周年,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十年来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维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改进和提高行政工作;对于保护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20周年。《行政诉讼法》和相关配套性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20年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行政法治事业的发展,以及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组成部分的依法行政理念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法治水平。公民依据《行政诉讼法》,通过行政诉讼制度可以实现自身权利的救济和保障;司法机关可以藉此监督或维护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落实和实现宪法权威。公民的自由、尊严和利益通过该部法律得到了尊重和维护,这一切,同《行政诉讼法》的观念影响和实践需求皆有关联。值此部法律实施20周年之际,本刊编发一组文章以示纪念,内容涵及《行政诉讼法》的历史贡献、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制度的关联、行政公诉制度、行政诉讼对党组织的监督、完善被告举证规则和维持判决的妥当性等诸多前沿话题。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着一些瑕疵和缺陷.这既影响了她的整体质量,也影响了她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更损坏了她作为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神圣性.因此,宜对其加以修正和完善.今后,立法主体在立法时也须以此为鉴.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力图使2015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法在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精神的基础上,破除行政诉讼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困境。该部新法律在司法实践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刊特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部门及有关高校和律师界专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法的施行、完善有所裨益。在对修改前后的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新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从实务视角,以具体个案为依托,在分析行政诉讼立案状况、原告资格设定目的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新《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原告资格认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上海为实例,分析新法对区县政府为被告、跨区域、经复议案件等特殊案件管辖的变动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依据实务需要,以诉权保障、起诉条件审查、行政争议解决为核心解读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的转变;分析诉讼类型化将对行政审判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新法施行后审判各方在受案范围、复议案件被告、裁判方式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参照《民事诉讼法》,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对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明晰尚需研讨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本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的"立案难"、"审理难"和"执行难"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设立、修补。应该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价值,同时我们也应做好新法的衔接工作。但"追认式"修改无法根治大量实践问题,下次修改应重点完善:扩大被告资格、抽象行政行为可诉、受案范围的界定模式、非法干预司法、司法改革的成果确立、跨行政区划中级法院、公益诉讼、行政法院、非诉执行的审查等。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15日,由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政策和冲突研究项目组负责的《空战和导弹战国际法手册》已正式完成并颁布。作为一项长达6年多的研究课题,其研究背景、具体过程、宗旨、适用范围等,都由项目组负责人在《手册》之《评注》“导言”中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法学教育与法治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并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信念和生活方式。因此,推行法治不仅要进行法律移植和制度完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法治启蒙。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却未能有效发挥出来,制约了法治秩序的真正建立。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度的法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法治启蒙功能,推进法治国家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法有促进竞争的一面,但与竞争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竞争法对知识产权具有“抑”与“扬”的双重功效,既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又对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规制。在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时,竞争法应对行使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为予以豁免,对不正当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13.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人类最早出现、历史最为悠久的法,习惯法在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民族习惯法对中华法系内容的丰富、对中华法系成果的传播、中华法系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有助于拓宽法学研究领域、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法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对待现代化发展中的固有法文化。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2008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则标志着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质变的30年,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从无到有、迈出了第一步的30年,而改革开放30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层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中国经济法及经济法治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三十而立",于此历史性时刻,回顾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治的历程,其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在2008年末期刊登中国当代经济法学家史际春教授的一篇访谈录,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垄断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另一种重要的垄断--法律的垄断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法律的垄断侧重于对法律的利用、控制和操纵;法律垄断集团包括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律师,甚至包括法学家;法律的垄断的表现形式包括权力的垄断、沟通机制的垄断、话语权的垄断、社会形象的垄断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与行政法之界限--以土地管理法为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界限,很多文章都曾有论述,但都显得比较抽象.本文以土地管理法为例,从两法调整的社会活动领域、宗旨、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追求的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三个方面作了论述,更具体地指出了两法的区分界限及对法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科技法学界关于科技法在法律体系中定位问题的各种观点发表了小结性的意见.笔者原来认为,科技法是以开拓先进生产力,调整社会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特殊部门法。经过持续的再思考,笔者认为,客观上一国的法律体系内部已“一分为二”地形成国内法系统与国际法系统;国际法系统中又形成了以调整国际政治、经济与民商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和以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为主旨的子系统; 国内法系统中又形成社会关系法子系统和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科技法是生产力及自然关系法子系统中的主导部门或核心部门。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生成并通行于乡土社会大众中有关法律的民间用语形态,谚语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以比喻、概括的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法谚作为民间谚语的一种,深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揭示了很多关于法律的道理,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间法思想。它不仅是乡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达成的规律性和普适性的共识,更是一种对后人进行指导和鞭策的行为法则。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法谚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法律生活的范围,基本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和法律现象,体现着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和诉讼心态。  相似文献   

19.
分析法与法律概念 ,在理论上有利于对其他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展开 ,在实践上有利于避免法与现实生活的相脱离 ,从而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古典自然法学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将自然法认定为一种规律的倾向.我国现代学者亦有将自然法作为规律进行解释的思潮.自然法的本质就是规律.商法是市场交易规律的反映,符合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可重复性.自然法精神贯穿于商法之中.交易自然法指导着商法制定法.自然法的普遍性思想为商法世界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