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红革  李建华 《求索》2008,(10):92-94
哲学逻辑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对哲学逻辑词义的理解学者们还很不一致。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哲学,它是一门与逻辑有关的哲学学科,它研究由逻辑所引起或提出的哲学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逻辑,它是与哲学有关的逻辑学科,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哲学背景与哲学意义的概念的逻辑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既是哲学,又是逻辑。关于哲学逻辑词义的这些不同看法,其原因在于未能把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名词区分开来,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都是现代哲学与现代逻辑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们密切相关,但又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要促进这两门不同学科的确立与完善,必须严格区别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名词的词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把庄子哲学归结为相对主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但对庄子怎样陷入相对主义的看法颇有分歧.这种分歧,是基于对庄子认识论根源的分析而产生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庄子排斥认识的主观性标准;一种认为庄子否认事物质的规定性.这两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庄子  相似文献   

3.
李仁卿 《理论月刊》2007,(12):64-66
在二十世纪价值相对主义非常盛行的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中,科尔柏格是唯一的既反对文化相对主义,又反对个人相对主义的道德教育家。他通过研究道德发展的哲学假设,对道德领域中的价值相对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批判。其德育思想对改变美国以致整个西方社会因剧变而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德育危机也起了重要作用。研究科尔柏格对价值相对主义的批判,对于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价值相对主义,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家常把实在世界与应然世界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围,后者则是价值理性的地盘.价值理性的发展由来已久,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其主要路径,但这两条路径都存在不同层次的困境,致使伦理学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道德领域迂回不止,当代哲学家力图重建价值理性的根基,推动了价值理性的发展,但价值理性的最后根基依然有待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浅议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大有 《前沿》2004,(4):8-9
一目前学术界关于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仍有争议。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是逻辑,有人认为辩证逻辑不是逻辑而是哲学,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既是逻辑又是哲学。这些争议涉及到辩证逻辑的性质。在学术观点上,应允许人们对于辩证逻辑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尽管观点分歧,从争论中的各方来看,均涉及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弄清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对于进一步开展辩证逻辑的研究十分必要。我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主张辩证逻辑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与方法。辩证逻辑思想孕育产生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母腹中,…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印刷文化与电视文化分别以语言和图像对事物进行“逻辑”模写,但它们的逻辑图式不同。印刷文化贯彻的是文本的逻辑,它以字词、语段、章句之结构与演绎的方式,经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活动去实现逻辑的操作与表达,其认知构建是严密的、高度有序而抽象的。电视文化的逻辑则是生活情境的图像化逻辑,其逻辑基底是日常生活,其逻辑内涵是活动情境,其逻辑语将是真实形象。它通过恰当地处理人的活动的“态式” 与“向式” 关系、情境的具体语符与抽象语义的关系,以及主题形象与从属形象的关系,实现能指与所指的逻辑统一。由于两种文化的逻辑图式不同,它们在负载文化、传达信息、媒介认知的过程中各有不同的特点与意韵,构成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之不同的制约。这是研究文化认识论值得深深关注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冯彦波 《求索》2007,(4):150-152
金岳霖是中国最早系统深入地讨论逻辑哲学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本文对金岳霖的逻辑哲学思想一逻辑、逻辑系统和蕴涵进行了论述。研究金岳霖先生的逻辑哲学思想,对于推进中国逻辑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董云川  徐娟 《思想战线》2015,41(2):142-148
当下,德育的高重视程度与低实效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致使学校及其德育工作饱受公众质疑诟病,学校德育陷入重重困境,急需探寻改革出路。其中,道德相对主义是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一大思想因素,其影响不容忽视。转型期多元的社会现实,加之西方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导致相对主义在我国的盛行。反映在伦理道德领域,则是道德相对主义的滋生蔓延。这一思潮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理论局限与实践危害,从而构成了对现代道德生活的最大挑战。由于完全否认道德的客观性标准,片面追求相对的哲学解析,道德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将消解以向年轻一代传达道德共识为本质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正当性,造成学校道德教育的两难困境。唯有在理性看待道德相对主义的基础上,趋利避害,认真审视并革除自身存在的痼疾,学校道德教育方能走出困境,焕发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相对主义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每个民族处理"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关系的理论话语之一,是与文化哲学传统的创造相伴而生的、在批判文化进化论的过程中展开、在批判西方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相对主义是对"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某种校正与纠偏,是发展中国家对抗"文化帝国主义"话语霸权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0.
杨文圣 《前沿》2013,(2):46-4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统一整体过程.学术界有必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相互交织的线索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合法性、历史轨迹和主要经验、现实化形态与学术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