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子阳春,始得实行乡镇干部聘用制,可谓开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先河。风雨十年,在潇湘大地的希望田野上,3万“穿草鞋”的佼佼者,走进了支撑基层政权的“衙门”。有口皆碑,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利于诊治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的顽疾;有利于逐步建立竞争机制,以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拓宽用人渠道,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村乡镇干部实行聘用制改革10年来。岳阳市六县(市)三区238个乡镇先后从农村优秀村组干部和社会青年中招收了2118名聘用制干部充实到了乡镇的各个管理岗位工作,对于这样一支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起的“异军”,市各级人事部门在选拔、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倾注一腔深情,洒下一片爱心,努力促  相似文献   

3.
如雷 《半月谈》2005,(4):80-80
近读贵刊“读者之页”中的《农民不欢迎走读干部》、《乡镇干部不得违法行政》两篇文章.深有感触。乡镇干部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素质差,能力低,对群众生、冷、硬,工作有法不依.“在其位.不谋其政”,心不在焉.“走读”成风,甚至在一些地方“土匪”、“强盗”也成了乡镇干部的代名词。不错,乡镇干部队伍中确有害群之马,但大多数正派乡镇干部的苦又该向谁诉说呢?  相似文献   

4.
枝江市委要求乡镇干部守职尽责为了解决部分乡镇干部成为“跑读官”的问题,鼓励干部扎根基层安身安心,建功立业,最近,湖北省枝江市委作出《关于严禁乡镇干部“跑读”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市委抓乡镇党委建设责任制,对乡镇党委建设实行目标管理,适时整...  相似文献   

5.
<正> 农村乡镇干部实行聘用制,较好地开发了农村人才资源,优化了乡镇干部结构,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认真研究、解决。我认为,改进、完善乡镇干部聘用制,应采取如下对策:第一,建立有计划的适时补充乡镇干部制度。一个省(市)、乃至全国,每隔一定时期可拿出一些专项增干指标或干部自然减员指标,用于乡镇干部的补充聘用,各地在不突破增干指标和编制员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我们河北省廊坊市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努力在选、育、管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第一,拓宽用人视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对乡镇干部的选拔逐步由委任制向考任制过渡,对乡镇领导班子试行推荐考试制,对乡镇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对乡镇一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对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下岗分流,从而优化了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拓宽村干部的用人视野,采取内选、外返、上培、下派、横挂、纵联等多种形式,多渠道选贤任能。在村干部的选拔中坚持做到“双推一考…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来,一些乡镇干部“迟出早归”,夜不回镇,村民有事找不到干部,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被戏谑为“走读官”。为此,龙海市把纠正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切入点来抓,变“走读”为“住镇”,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们欢喜地说:“‘走读’干部转变了,乡镇大楼打亮了,乡官变成好兄弟,夜谈话儿倪心里。”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80年代初,一些省、市、区从农村改革和农村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进行了乡镇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探索,试行了乡镇干部聘用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党中央对此及时给予了肯定,曾明确指出,乡镇机关除按照有关规定通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员外,其他干部要逐步实行聘用制。乡镇补充党政干部,可从村干部中择优聘用或录用;乡镇领导干部,要注意从特别优秀的村干部和乡镇企业干部中选拔。1987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先后下发了《关于补充乡镇干部实行选任制和聘用制的暂行规定》、《关于坚持乡镇干部选聘制和择优录  相似文献   

9.
《政工师指南》2008,(6):35-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结合开展“沙湾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实行“六双”制度,切实加强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乡镇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必须讲政治,提高服务能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对于乡镇干部来讲,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服务意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明确“领导就是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就是服务”。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其领导权是党和群众赋予的,乡镇干部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就是对农民的服务,对上级负责和下级负责。如果只是为了“跳槽”或为了晋升,那就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乡镇干部要加强服务能力,第一、乡镇干部服…  相似文献   

11.
祁阳县委对撤区并乡建镇后乡镇干部的管理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在转变乡镇干部作风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落实住村制度,从“头”抓起 撤区并乡建镇后,乡镇干部相对集中,管理措施一时未跟上。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及时制订了干部住村细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对照检查阶段,湖州市委组织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学习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取农民群众意见要求,帮助乡镇干部查找突出问题,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3月初,我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东坞里村蹲点调研,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转  相似文献   

13.
温暖 《政策瞭望》2013,(6):38-39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省委着眼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今年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头戏.省委作出部署后,金华市委专题研究出台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十条意见”,迅速在全市部署开展“全科干部、全心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以“全科干部”为定位,以“全心服务”为导向,推动乡镇干部接地气、转作风,强素质、长本领,优服务、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多次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情况表明,“盼致富,保安宁,要服务”,是广大农民的普遍呼声,是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从2009年7月份开始,宝坻区实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制度,村级建立综合服务站.乡镇建立服务中心.乡村两级工作均转到为农民服务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5.
取消农业税前,乡镇干部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进村入户,向农民收取税费和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乡镇干部不得不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满足他们基本的意愿。这个意义上讲,取消农业税前,乡镇干部与农民群众是打成一片的。这个打成一片就使得乡镇干部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懂得如何做群众工作。这些经历过取消农业税前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现在仍然是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成为农村基层的"中坚干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中坚干部"继续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得当前基层治理仍然可以做到"大事不出乡镇,矛盾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16.
取消农业税前,乡镇干部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进村入户,向农民收取税费和完成计划生育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乡镇干部不得不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满足他们基本的意愿。这个意义上讲,取消农业税前,乡镇干部与农民群众是打成一片的。这个打成一片就使得乡镇干部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懂得如何做群众工作。这些经历过取消农业税前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现在仍然是农村基层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成为农村基层的"中坚干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中坚干部"继续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使得当前基层治理仍然可以做到"大事不出乡镇,矛盾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17.
迎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春风,湖南省推行乡镇干部聘用制已经走过了十年光辉的历程。10年来,我省先后从农村村组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各类不脱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五大”毕业生和回乡知识青年中聘用乡镇干部近3万人,目前在岗的还有15170人。这些乡镇聘用干部遍布洞庭湖畔,九嶷山麓,湘东老区,湘西苗寨。他们扎根潇湘沃土,施展才华抱负,迅速成为我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安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洒下了青  相似文献   

18.
乡镇干部来源应坚持三个“1/3” 常德市鼎城区黎建华撰文《应坚持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录用国家干部政策》指出: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直接跟农民打交道,工作任务重,情况复杂,要求我们的干部(公务员)一定要熟悉农村情况,富有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9.
乡镇干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者,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乡镇干部能否安心农村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是否能很好地在广大农村中贯彻落实和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然而时下乡镇干部“厌乡思城”现象十分普遍,约占在编人员35%,组织部门接到进城的请调报告日益增多,乡镇干部在县(市)走马灯一般团团转,群众讥讽为“铁打的乡镇流水的官”,这些“厌乡思城”族,对进城后单位选择,职务安排一般不提过份的要求,有的甚至要求组织部门保留原级别,进县城机关作一般干部使用,他们尽管…  相似文献   

20.
宣传简讯     
光山县在干部教育中推行“双百分制”近年来,光山县认真做好各级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考试考核工作,全面推行“双百分制”,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一是实行培训考勤制度。二是实行学习笔记查阅制度。三是实行调阅干部心得体会制度。四是实行培训学习考试制度。对各级干部的学习考勤、笔记、心得体会、考试成绩,以学分形式记入干部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