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法学》2017,(4):19-3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目标。实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程序改革需要全面把握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标提出的时空维度,准确理解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含义和内容,深入分析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程序改革所面临的机制困境及体制难题。刑事司法职权配置优化应当成为我国当前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调整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职权配置的同时,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体制及司法权运行机制的前提条件及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进行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但确有实效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审判方式模式缺乏正确认识。笔者谨就基层法院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模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一、刑事审判方式要达到的模式一般而言,审判方式通常指诉讼结构模式,即指法院在诉讼中发生的与诉讼参加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指诉讼中法院与控辩双方权限分配方式。正确合理的刑事审判方式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公正。现在所说的公正既要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还要为当事人所接受,为社会上的一般人所接受。正确的审判方式的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3.
刑事案件的审判是通过在一定方式下规范的诉讼活动来进行的。先进的审判方式对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实现刑事审判目的,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完善刑事审判方式,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本文试作如下探讨。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经过几十年的司法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刑事审判方式,对开展刑事审判工作,促进刑事审判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与法制的日臻完备,以及公民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它不可避免地在…  相似文献   

4.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控诉和辩护是一对相互对抗和冲突的诉讼职能,双方应保持相对平衡,如果辩护职能过分弱小或萎缩,对于程序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必然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刑事实体法的准确实施。所以我国在修订刑诉法以及近年来所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在审判改革的实践中,都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加强了律师的作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人权保障的加强,律师提前介入和作用的加强,审判方式的改革,必然会对传统的执法观念和旧的侦查方式、控诉方式等形成一定的冲击,这也正是法律改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律…  相似文献   

5.
成小爱 《北方法学》2023,(6):123-134
2021年《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以远程方式审理刑事案件的基本方式。远程刑事审判与传统审判既有共性,又在审判理念、诉讼规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作为以效率为价值导向的审理方式,远程刑事审判呈现出限制权利的审判、介于书面审理与言词审理之间的审判形式等特点。由于存在这些内在局限,因此实践中大规模应用欠缺正当性。作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审判形态,远程刑事审判为数字时代审判方式的革命性重构,其在整个刑事审判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定位,并非传统线下审判方式的远程化或自动升级。因此,传统的审判理念与原则在远程审判中作用空间有限,理论上用传统审判应遵循的理念、原则来质疑远程审判的正当性并不恰当。基于远程刑事审判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未来首先应当赋予远程刑事审判在整个审判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重塑,从而实现技术与规则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和核心,我国现行刑事证据规则存在诸多缺陷,随着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刑事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7.
证人制度是整个诉讼制度的灵魂,没有了证人的参与,诉讼活动就缺少了生命力。证人出庭作证是诉讼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诉讼公正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审判改革的今天,完善的证人作证制度,对于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刑事证人作证的现状入手,进而以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制度为分析的依据,找到我国目前证人制度在立法、执法以及观念层面上的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解决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困境的问题,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新的切实可行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8.
对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方式,顾名思义,指的是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程序、方法和步骤。推行审判方式改革,就是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改变以往不符合现代法制要求的观念和做法,克服原有审判方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按照公正、效率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探索建立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审判运行机制。从民事(经济)审判开始,到行政、刑事审判,三大诉讼领域的审判方式改革相继展开,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前进,几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当中,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审判方式改革下传统诉讼共有原则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均确立了各自的诉讼原则。法学界通常将这些原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共有原则,这类原则可同时运用于三大诉讼;一类为特有原则.这类原则反映了三大诉讼各自的特性。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刑事、民事(合经济)、行政审判方式改革中.一些诉讼原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不单纯是诉讼结构或审判观念的变化,而是要对审判所赖以生存的基石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审判方式改革能否彻底进行。一、"以事实为根据"原则应巴新定位为"以证据为根据"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刑事审判价值目标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杜宝庆一刑事审判价值目标模式改革与完善的基本原则(一)公正性原则诉讼制度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离开公正性,刑事审判价值实现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公正在相当程度上更直接地体现着平等和法律正义。因此,现代各国诉讼立...  相似文献   

11.
刑事审判中新证据的崭新性,是相对于法庭而言的。基于新证据认定的时间节点和范围,有必要区分存在意义的新证据和发现意义上的新证据,新发现的新证据和已收集但新出示的新证据,新出现的新证据和改变原证据的新证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认定新证据的时间节点和新证据的范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证明价值、证明对象、证明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新证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新证据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必要基于已有法律规定和诉讼证明原理,梳理刑事审判中处理各类新证据的程序和方式,确保审判公正。  相似文献   

12.
陈卫东 《法人》2023,(5):40-41
<正>刑事辩护全覆盖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应发挥刑事审判对侦查活动的规范和制约作用,进一步推动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加强刑事审判中被告人辩护权利的保障,乘势而上推进此项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刑事审判的效率与公正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与刑事庭审的方式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调查证据、适用法律的形式、途径以及控、辩、审三方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对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取舍、法律的适用的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原有法官唱主角的庭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刑事司法的要求,庭审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改革的目标就是厘清控、辩、审三方职能和关系,正确界定法官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刑事审判中的控诉、辩护和审判职能应分别由三方各自独立而互不依附的诉讼主体承担,三方的诉讼行为也不得与其诉讼职能相违背,与他们进行或参与审判活动的具体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刑事法庭的设置因其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控、辩、审三方诉讼主体在审判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而成为刑事审判构造的重要表征。由于我国古代以“审讯”为核心的审判模式的影响、被告人沉默权的缺失以及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够彻底等原因,导致我国现行刑事法庭设置呈现出“伞型”特征。重塑我国刑事审判构造,应当去除目前庭审方式的“审讯”色彩,加强庭审的“听证”性,建立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当事人主导的“正等腰三角形”的审判构造。  相似文献   

15.
在对刑诉结构类型的分类标准和世界刑诉结构三大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回顾并与我国现行刑诉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刑诉结构仍以现代职权主义为其基本特征;并认为我国现行刑诉结构内部存在机理不统一,机制不平衡和不协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不完整的刑事侦查、起诉结构中的职权主义甚至超职权主义因素与完整的刑事审判结构中的当事人主义因素的冲突;以及刑事审判结构中的审问式甚至纠问式因素与对抗制庭审方式改革倾向之间的矛盾。最后针对我国现行刑诉结构的缺陷和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可行的完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客观真实观”的几点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奋飞 《政法论丛》2006,3(3):76-82
"客观真实说"尽管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仅仅将刑事审判看做一种认识活动,抹杀了诉讼中的认识活动与哲学家、历史学家、自然科学家视野下的认识活动之间的界限,并且将这种以"重构已然事件"为目标的认识活动绝对化,不仅不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排除了人的主观性以及其他诉讼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因而,"客观真实说"的缺陷是极其明显的.相比而言,"法律真实说"能够较为恰当地表述刑事审判所认定事实的准确性程度,符合刑事审判的性质,能合理地解决实体公正价值与程序公正价值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法律真实说"具有可操作性,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的诉讼观念和当前的民事审判模式与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另一方面,现行的具体诉讼制度与该原则的适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缺失。这些冲突和缺失构成了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确认该原则的困境,应整体考虑和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司法模式的新型司法模式,它寻求尽可能利用罪犯、受害者和社区的积极和自愿参与的方式,恢复受犯罪影响的所有当事方的一切权益。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既具有刑事司法实践、刑事观念、刑事制度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与我国当前的刑事诉讼制度存在一定冲突。恢复性司法实践与理念对我国刑事诉讼可能产生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刑事观念、诉讼制度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方式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牟军 《北方法学》2016,(4):124-137
从证据手段在审判中的运用来看,以卷证为基础的欧陆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审判可以界定为一种技术审判,而英美以口证为主要手段的刑事审判大致属于一种经验审判。我国普遍运用卷证的刑事审判也可归为一种技术审判方式,但由于对卷证的过度依赖、司法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和刑事卷证运用的程序性制约机制的欠缺,导致我国技术审判的异化。当下推行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并非是对刑事卷证运用的根本否定,相反,为我国刑事卷证在审判中运用的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少年刑事审判开展十几年来,全国各地法院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查明犯罪原因、启发教育和挽救少年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原有的审判方式和诉讼制度作出了重大修改,对刑事审判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刑事审判方式怎样才能更好地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