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商务交易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是一种非面对面交易,法律应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保证消费者在交易前充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了解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及商业信誉等,据此,电子商务交易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转变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方式、确立经营者的在线信息披露义务、明确C2C交易中自然人的经营者身份、建立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信誉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是一种非面对面交易,法律应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保证消费者在交易前充分了解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了解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及商业信誉等,据此,电子商务交易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转变经营者信息披露方式、确立经营者的在线信息披露义务、明确C2C交易中自然人的经营者身份、建立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信誉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科技在不断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凸显出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当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经营者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权益存在侵害的可能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应着力从法律规范、制度完善、交易安全保障及对消费者进行相关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等多方面入手,在电子商务领域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C2C在线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2C在线交易以其显著优点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新的交易模式对消费者的各项权利行使及权利救济造成了很多障碍。应当进一步加强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并对退货权作出规定,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使。通过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并行,借鉴国际社会广泛应用的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权利救济体系,切实维护在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正在不断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也在不断增强。C2C电子商务交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文中从C2C交易中消费者角度出发,从外部交易环境和内部交易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影响C2C电子商务信任建立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不得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对价。在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中,消费者不断遭遇新型困境。消费者身份的确定与否,是解决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难题的前提。通过明确网络消费者、经营者及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网络交易安全,完善在线纠纷解决路径,加强诚信监管和机制建设,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静期制度赋予消费者单方面撤销交易的权利,在直销、不动产、大件商品等交易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遏制经营者夸大宣传、造势促销等行为,充分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修订过程中,应适时建立我国的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确立消费者单方交易撤回权,在权利行使的期限、适用范围、权利限制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为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消费者知情权诸多路径之中,政府信息供给路径应受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切关注。通过梳理相关制度文本发现,政府信息供给义务图景乃是伴随公私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制订与修改逐步演化而得以形成;消费者知情权之积极权利属性以及政府信息供给的优势进一步证成了政府信息供给义务的妥当性。在政府履行信息供给义务过程中,应以"信息失灵"为宏观边界,注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知识信息、经营者违法信息与特殊交易信息,以此弥补经营者信息供给义务的制度缺陷从而与其共同编织面向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信息网"。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而电子商务中的信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信息获取的角度分析了C2C电子商务中信任的影响因素,把建立信任所需信息按来源分为买方、卖方、环境、交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作为连接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正日益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建立一个面向B2C电子商务行业的独立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消费者的第四方物流交易网络平台是解决B2C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新方案。系统阐述了第四方物流交易平台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和运行机制,论证了第四方物流交易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提出建设第四方物流交易平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