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拥有较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和制度,其中有不少值得思考借鉴之处。本文从禁止歧视的形态、禁止歧视的理由、救济方式、许可、法律机构等各个角度简要介绍美国的反就业歧视法规则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我国社会对就业歧视现象已发展到不容忽视的地步,借鉴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则,结合我国的国情,我们应该尽早制定出中国的比较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 相似文献
2.
论“基因歧视”的概念——“基因歧视’法律问题专题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歧视"并不是指一切以基因状况为根据的歧视,而是指根据一个人的基因状况预示他在未来可能患上某种疾病或其他状况这一信息而对他进行的歧视,即根据"基因倾向性"而进行的歧视.由于"基因歧视"这一术语译自英语,而英语中的"歧视"同时具有中性和贬义两种含义,因此在汉语中要谨慎使用"基因歧视"一词.它只应用于描述不公平、不合理的根据"基因倾向性"进行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传统反歧视法判断一项"区别对待"行为是否构成"歧视",首先需要借助道德判断标准.如果"区别对待"是基于对他人人品、能力、生理等特点的错误判断,或出于不道德目的,以及会导致严重社会后果,将被道德观念认为是"歧视".此外,传统反歧视法还有特定的法律判断标准那些合乎道德准则,但却不成比例地伤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区别对待"被法律定为非法"间接歧视";相反,为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成员优先提供受教育、就业等机会的"反向歧视"则被定为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就业平等的观念相当匮乏,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民众的生存之道是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就业。关注就业就是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就是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符合我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分析我国反就业歧视现行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就业基因歧视与我国未来法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携带某种可能致病的非正常基因的人,在未来的就业中可能受到歧视。为了避免就业基因歧视影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专家们都在寻找对策,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基因资源的国家,难免会遇到这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关于基因歧视方面的立法,设计我国的反就业基因歧视法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反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1):91-97
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并正日益成为妨害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亟待我们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规范和干预。针对就业歧视的现状,我国应当完善反就业歧视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文章试图简要介绍美国反就业歧视相关理论及立法、司法实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以期提出建立我国相关法制之建议,作为日后立法或修改现行法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鉴于基因信息的特殊之处,针对\"基因歧视\".的立法也必须遵循特殊的原则.\"不知情权\"是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而新产生的一项权利,它意味着个人有权选择是否允许他人向自己披露自身的基因信息,即使个人并未做出是否接受披露的意思表示,也要视基因信息的性质来考虑是否向本人披露,以保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安宁.\"知情同意\"原则意味着\"基因检测\"必须经过被检测者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的同意.向本人隐瞒事实真相而进行的\"基因检测\",以及为了进行\"基因检测\"而秘密收集DNA样本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禁止.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我国批准、加入了一系列禁止歧视的国际公约,但由于种种原因,就业歧视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传统观念的更新、相关制度的变革外,主要还得从法律制度上着手,借鉴国际反歧视立法之成功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分析了就业歧视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危害,介绍了国际上关于就业歧视产生根源的不同理论解说,评析了有关国际条约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我国关于反歧视的立法规定,并就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1)完善相关立法;(2)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3)加强司法介入;(4)正确界定政府角色,加强劳动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现代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惊人进步挑战着世界各国的法律及道德观念.本世纪更因生命科学的巨大发展而被命名为生命科学世纪.现代生命科学在变革世界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道德伦理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为了适应这些新的发展,美国的法律做出了相应的变革.这些新的法律法规影响着美国人民的工作生活及几乎所有的法律领域,例如医疗法、家庭法、遗产法、商业法、专利法、刑法等都极大程度地受到现代医学及相关法律的制约与影响.当代各个领域中的美国律师及政治领导人必须熟悉生命医学的有关法律,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和全方位的服务.生命医学法律更是当代世界及美国政坛的激战舞台,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7月19日第一次使用了总统否决权,驳回了美国国会新通过的干细胞研究的法律,此举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波澜.着重介绍当代美国生命医学法律中的最热点论题,包括医疗决定权、安乐死、人类克隆及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有关法律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证人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人心理研究对于司法审判具有重要意义,是法律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近十年来在影响证人证词的心理因素、改善证人记忆及儿童证人与专家证人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这些研究对于我国证人心理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欧美行政法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踪美国联邦与欧洲联盟行政法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欧美行政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行政法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红灯论和绿灯论之间的狭隘对立,正在走向融合乃至趋同。如何根据国情构建适合自身需要的行政法体系、制度和过程,仍然是21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美国福利行政正当程序模式经历了法定权利模式向授权合同模式的转变。在法定权利模式下,福利是一项新财产权,因而直接获得宪法中正当程序条款的保护。授权合同模式源于1996年福利改革法案,该法案否定了福利的法定权利属性,并要求福利领受人与获得授权的地方政府签订公共救助合同,通过履行一定的义务来获得政府福利。通过授权合同的签署,部分州对福利领受人的程序保护有了新发展。比较而言,司法机关在法定权利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立法机关则在授权合同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福利行政正当程序模式的发展,对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学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行政法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关注程度渐高,研究力量渐强,学术成果渐多,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亮点。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维权诉求、司法审判的突破和行政法学者的直接参与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走向法治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和高校治理出现的新问题将更多地被提到法律的层面,行政法学研究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行政法学研究将呈现出由研究内部问题到研究外部问题、从局部研究到系统研究、由关注司法实践到关注立法完善、由依托一般原理到构建部门体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相邻关系法既植根于深厚的历史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历史上,出于社会控制的目的设有邻里制度,相邻不动产利用的调节大多依托民间习惯。近代以来,部分民间习惯被纳入"民法",成为处理相邻关系的直接依据。面对复杂的现代不动产利用关系,《物权法》一方面规定了主要的相邻关系类型,另一方面通过引致规范扩张了相邻关系的法源。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协调不同法源的冲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由于基因科学迅速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显突出.从民法上的隐私权出发,提出基因隐私权的概念,并继而探讨基因隐私权与其他权利,尤其是基因知情权的冲突.通过比较美国与我国对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对基因隐私权进行系统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遗传资源的获取管制和惠益分享法律制度是我国目前环境立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确定立法模式、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途径及惠益分享条件和内容是难点.制定以专门立法为主、修改既有法律为辅的双层立法模式体系,并对其中的主管机构、遗传资源的获取步骤、惠益分享等制度提出具体安排,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