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改立太子 被称为“一代英主”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治国安邦上很有作为。但是在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上却和他父亲高祖李渊一样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2.
《资治通鉴》载:贞观十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文德皇后葬于昭陵。将军宇文士及和段志玄奉命驻守萧章门。一天晚上,唐太宗差宫官到两将军驻地,宇文士及开门迎见,而段志玄却“闭门不纳”。何故?理由是“军门不可  相似文献   

3.
千秋帝王业,不如少年狂。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封建帝王中的“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李世民尽管有过不少封号,如赵王、秦王,以致后来谥号为“太宗”,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最关键的时期和最初的发迹之地是在太原。在这里,少年公子李世民充分显示了其超人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才干、独特的用人思想和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我多少次去晋祠,在众多的古迹中,我特别钟情于唐太宗李世民所书的《晋祠之铭并序》,其文做于唐贞观二十年春(公元646年),兵起太原而得天下的李世民,深感叔虞先王之庇荫,晋阳城民之厚拥,晋水福泽之惠布,…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开明和有政治远见的君王之一。其中有一段唐太宗“转怒为喜”的故事,看后细想,颇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唐贞观六年,有一次下朝后,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院,大骂魏征:“这个乡下佬,总有一天我会把他给杀了!”在一旁的长孙皇后听到这话,询问为何大怒。太宗愤愤地说:“魏征每次上朝总和我过不去,当众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真可恶!”长孙皇后听后退了出去。过了一会,换了一套整整齐齐的正式礼服出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唐太宗觉得很奇怪,问她贺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  相似文献   

5.
《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  相似文献   

6.
史源 《政策瞭望》2007,(5):56-56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位的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封建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人口明显增长,社会生活比较稳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名的“盛世”,因此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形成,显然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常以“亡隋为戒”,  相似文献   

7.
李世民论“国、君、民”安立志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一段被史家称之为“贞观之治”的鼎盛时期,在封建专制的漫漫长夜之中,何以会出现这一奇迹,我以为这与唐太宗李世民本人的政治观大有干系。在封建社会里,国、君、民,是最基本的政治架构,三者关系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
古代廉吏拒贿术杨开保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深入反腐倡廉的今天,鉴赏一些古代廉吏的柜贿“法术”,对于我们弘扬为官清廉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当不失为一剂“良药”。良言拒贿《左传》中记载:宋襄公15年,一人得一洁白天瑕...  相似文献   

9.
佐人 《现代领导》2009,(8):30-31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登基初期常说的一句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 “把群众的批评当作一面镜子!” “要以英雄的崇高思想为镜子检查自己!”  相似文献   

10.
李世民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战”策略浅谈艾雪[编者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我们从政为民治国的一个方法.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之道与用人之道极有特色,开创了唐朝这一封建社会的鼎...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经常以史为鉴,以亡隋为戒,同臣僚们探讨和总结历代兴亡得失的经验教训,以寻求巩固新朝统治的策略,史称“贞观君臣论治”。  相似文献   

12.
赵扬 《现代领导》2014,(3):47-48
“忍”为政治家最重要特质之一.其有两层含义:一曰“隐忍”,即己方形势或实力处于相对劣势之时,须向对方示之以弱,以积蓄力量或静待形势发生变化;二曰“坚忍”,即己方处于强势或发现战机时,不给对方喘息机会.给予对方雷霆一击,且对对手不能有任何仁弱之心。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忍术,以下数例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在治国、治吏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历代远见卓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把选贤任能作为从政之要。东汉名臣杨震提出“政以得贤为本”。唐太宗李世民说:“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贤才出,国将昌”。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今天,选贤任能已引起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这副对联,言简意赅,让人颇有启迪。贞观初,唐太宗谓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纳谏告诫自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自己跟百姓的舟水关系。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只不过是封建王朝时代的突出代表,历史上的每一位开国皇帝,开初莫不重视自己与百姓的关系,只是到后来,逐渐脱…  相似文献   

16.
王元 《现代领导》2013,(12):42-43
名列“五贵” 裴矩,字弘大。原名裴世矩,后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名裴矩。裴矩之父裴讷之曾任北齐太子舍人,但英年早逝.裴矩从襁褓时便由伯父裴让之抚养。  相似文献   

17.
唐代李商隐诗中有这佯的句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出勤俭败由奢。”其所以能成为流芳百世的名句,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哲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一种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能印证“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事例颇多。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成为“万人之上”时就十分注重“俭”字,并言道:“小可治家,大可治国。”在李世民实施重“俭”之国策下,唐朝很快走向盛世。1936年,美国作家艾德加·斯诺作为第  相似文献   

18.
《贞观政要》是唐朝吴竞编著的。其主要内容是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论政的一些言论,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贞观之治”的政绩和经验。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独具远见的律身原则。所谓“律身”,就是作为皇帝的唐太宗,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唐太宗的律身原则,体现了封建社会一代政治家、军事家非凡的器识、胸襟和气质,是我国古代领导思想和人才思想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今天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加强和改善领导工作,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孔子说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一种敬畏;唐太宗李世民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是一种敬畏;毛主席讲“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也是一种敬畏。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强盛的唐王朝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一页。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及其历时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来为史学家所称颂。李世民即位后,他吸取了隋末“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历史教训,便实行了“清净无为”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