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科技保密的定密机制及其法律完善——以高校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保密工作是保守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看,现有定密机制存在保密范围偏宽、定密数量过大、密级确定过高、保密责任不清等问题,已经影响到高校科研活动、学科建设乃至长远发展。有必要结合新一轮立法,进一步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定密依据,理顺定密、解密程序,确保国家保密工作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管理国家秘密,亦可简称“治密”。管理国家秘密,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讲,管理国家秘密是指管理国家秘密的载体,例如,对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的管理,用电子信息等技术存取、处理、传递国家秘密的管理,以及对有线、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管理,等等。从广义讲,管理国家秘密是指整个国家秘密工作而言,它包括国家秘密的密级的确定与划分、国家保密制度、保密机构、法律责任的规定与实施等等。我们这里讲的管理国家秘密是指广义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秘密属于国家秘密,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秘密.根据科技保密法的规定,凡属国家批准的发明,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属于保密的技术诀窍和传统的工艺技术,包括化学配方、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管理方法等,都在科技保密的范围.所谓科技秘密是指国外(或境外)没有或国外(或境外)虽有但系保密的科学技术信息.它具有实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不被公众知晓,由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科学技术保密项目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不同密级的保密项目的使用范围,都有法定限制界限,而报请有关行政机关审批和备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398条对泄密犯罪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两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  相似文献   

5.
梁艺 《时代法学》2015,(2):48-55
杨婷婷高考试卷"掉包"案中,法院的判决思路呈现出豁免公开事由定位模糊、裁判依据合法性审查缺位,以及审查方式纯粹形式化的样态。与国家秘密相比,如高考试卷这类所谓工作秘密信息,在保密时限、范围、事项上表现出更甚前者的保密性。工作秘密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于各类国务院工作部门的密级规定中,以"不属于国家秘密,且不宜公开"的表述形式出现;应当将此类信息置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设定的解释框架中,重新考量并实现有选择、有限制的不予公开。由此引申出关注法律概念的无形变迁,是正确适用规范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四、1997年10月法工委协调会简况在7月协调会的基础上,法工委拟出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讨论稿)》(1997年10月8日),其中涉及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内容如下:1.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的“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质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能把所有案件都列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司法部建议将“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的概念修改为:是指案情本身涉及国家秘密,不能笼统指所有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和处理意见属于国家秘密;国务院法制局建议修改为:是指案情、案件性质或者证据涉及国家秘…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保密工作的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 1 988年 9月保密法颁布为标志 ,我国保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很长一个时期 ,由于对什么是国家秘密没有准确的法律定义 ,定密常常因人而异 ,标准不一 ,比较混乱。虽然《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秘密范围 ,但没有具体的定密标准 ,因此很难准确地确定国家秘密。保密法规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包括 :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秘密事项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秘…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为依法惩治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卜: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国 家秘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第八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四条确定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4,(5):43-43
正2014年3月1日,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保密事项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机关、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  相似文献   

11.
1997年3月14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了重要补充和完善,确定了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结合司法工作实践,笔者对此罪作一理论探析。一、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依法产生(如起草秘密文件)、经管、承办或使用国家秘密的组织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和规定向境外机构组织或人员非法交付、出让或告知所知悉或持有的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行为。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特征:(一)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秘密、情报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及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家秘密是一个主…  相似文献   

12.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20):64-64
全国人大:国家秘密不再“一密定终身” 10月1日,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开始实施。修订后的保密法缩小了国家秘密范围,提高了定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有力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科学界定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是国家秘密保护制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保密法》规定"接触国家秘密"的人员为知悉范围内的人员,事实上,国家秘密作为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信息,不能被"接触",只能被"知悉","接触"的只能是国家秘密载体。"接触国家秘密载体"的人员与"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的法律责任并不相同。据此,本文对《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相关条文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其关乎国家秘密而彰显出权威性和神秘性,其具体内容和立法理念都体现着国家秘密等信息的不可公开性,在具体的实践中存在着定密的标准、程序过于泛化,解密不规范等为人诟病之处,也被质疑有悖于"以公开为原则,以保密为例外"的立法宗旨.为此,自2009年6月到201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三次审议<华...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专属管辖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诉讼中的专属管辖制度主要是基于公益目的而设置的,为了保证它的专属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赋予了它排他效力、排除效力、限制效力、职权调查效力、上诉撤销效力、拒绝承认效力。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是根据本国或地区的需要来确定专属管辖的范围,但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把不动产物权案件、身份关系案件、与公司登记相关的案件、再审案件确定为专属管辖的范围。我国在将来对民事诉讼法进行全面修订时,应当适当扩大专属管辖案件的范围,进一步强化专属管辖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广角镜     
一批保密规章即将出台日前,全国保密立法工作小组会议在海口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就明年将要出台的几个规章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保密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国家保密局最近制定出一个3年立法规划,需要新制定的规章有20多个,需要修订的规章近百个,预计即将出台的规章有《禁止携带、寄运国家秘密出境保密规定》(修订)、《国家科技秘密保密规定》、《关于保密期限和标志的规定》(修订)、《关于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解密的规定》和《涉密会议的保密规定》等。  相似文献   

17.
保密法的调整对象,即保密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保密法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基础。从国家秘密产生和保护的实际出发,保密法的调整对象可以概括为国家秘密的确定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保密法制建设应当围绕保密法的调整对象,逐步建立我国国家秘密确定法律体系和国家秘密管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关系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THERELATIONSHIPBETWEENNATIONALSECRETSANDCOMMERCIALSECTETSANDITSLEGALPROTECTION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会存在交叉或混同的问题。但在我国却经常将二者混杂在一起。这不仅由于我国现阶段公有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企业产权尚不十分明晰,而且由于保密工作部门长期把侵犯企业技术秘密或经营秘密视为国家秘密予以保护的传统习惯以及刑事司法工作部门把泄露商业秘密认定为泄露国家秘密犯罪处理的传统实践。在面临完善国家秘密保护法和起草商业秘密保护法…  相似文献   

19.
一般宪法学上所谓的"宪法权能"是指通过宪法,把原来统一的国家权力按照性质分为几个子权力系统,并按照特定的价值预期为每个子系统设定量身定做的权力性质和活动范围。我国检察权在宪法上定性为司法权的一个分支。在我国的宪法上确定国家检察权与国家审判权共同构成完整的"国家权能"上的"司法权"。检察权的这种"宪法定性"彰显了中国国家权力体系的特色,也是研究我国检察制度的出发点和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下简称二分院)加大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打击力度,成功查办了原浙江省杭州市宗教局副局长吕泳田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组组长刘渝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等一批大、要案,使二分院的反渎工作进一步打开了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