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总量不足与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部分品种价格明显上涨、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等方面。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是自给能力高度承压、产业竞争力不强、海外供应链脆弱、国际话语权不足等。确保粮食安全,需要采取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畅通国内国际粮食“双循环”物流通道和强化海外粮源掌控与获取等举措,从而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粮食供求趋紧,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我国历届政府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也是长期困扰政府执政的一个难题.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那些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在21世纪初期如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政府制定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转基因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的问题,在国内引发了激烈争论,不少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对一些问题从技术安全的角度进行了肯定回答,并认为农业转基因技术“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潜力巨大”(中国新闻网,2010年3月15日)。  相似文献   

4.
文章强调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必须与整体外交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文章结合我国外交实践的新发展,遇到的新课题,例举了10个方面的问题应作为进一步加强外交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例如,对当今时代主题,多极化全球化两大趋势,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系统的理论阐述;对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中长期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外交与树立中国形象、外交与国内建设、外交与安全、外交与非政府组织、外交与大众传媒、外交业务与技术、外交与队伍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使外交学更好地服务于外交,指导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及国家道义层次考察彼时粮食安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生粟之国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富国以粟",粮食是国家富强的保证;粮食关乎人心向背和国家道义。齐桓公为建立霸业实施了粮食外交与粮食战略,开创了现代粮食战争的先河。"不生粟之国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也是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再发现的落脚点。基于此,当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应立足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粮食外交,实行粮食"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物质基石。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耕地红线问题的争论中,可以看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与农民权益、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粮食市场安全等多个问题相互勾连,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单纯的行政手段控制和纯粹的市场机制都不能保证上述问题能同时得到解决。必须综合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赋权农民为主攻方向完善政策体系,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使土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崔海宁 《外交评论》2014,(1):94-110
近几年来,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断突出的背景下,确保地区粮食安全不仅是东亚各国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且愈发成为影响地区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亚地区粮食安全合作进程已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但也陷入了一种制度过剩与成效不足的现实困境之中:一方面是合作机制的纷繁复杂、架床叠屋;另一方面却是务实合作的迟缓推进、效率低下。这种困境既与粮食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更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行为体在长期的互动博弈过程中所造成的。中国积极承担地区责任、发挥大国效应是逐步改善合作困局的关键之一。为此,中国应在强化对粮食问题战略认知的基础上,重点推进"10+1"和"10+3"粮食安全合作,同时加强对美国的沟通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凯恩斯理论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条件 ,克服当前内需不足困难的关键是结合中国的经济实际 ,把短期手段和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把增加有效需求与增加有效供给结合起来 ,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和中长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粮食取得了"十连丰"的可喜成绩,但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的下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储备不合理以及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出现的与人争粮现象都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粮食观的精髓要义,传承了中华民族重储足食的历史文化底蕴,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传承百年的粮食安全方略,是新时代应对国内外粮食安全挑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农情,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的地位、目标、观念、主体、方法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端稳、端牢、端好中国人的饭碗这一时代课题。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