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这“三问”,问出了一个共产党人一生的全部思考。我不由想起我的姥姥张文秋,她用一生的实践做出了正确回答。 姥姥今年98岁了。她是一位世纪老人,更是一位革命老人。她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有两位老师把她引上革命道路。一位是董必武,一位是陈潭秋,他们都是党的“一大”代表,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姥姥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3月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共正式党…  相似文献   

2.
以退为进     
有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他们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美国人问:“为什么不一起坐?”“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回答。一种满足感在美国人心中升起:“先生,您会说日语吗?”日本人问。“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希望学学。”  相似文献   

3.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困扰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后,我收到湖南宁乡彭水梅同志寄来的书,书名为《大写的人》。这本书名奇特的书,使我回忆起20世纪40年代读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写的。文中有两句话使我久久难忘:“你要想成为一个诗人,必须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他没详说,当时我的理解是:一个正派的、爱民、爱国的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1):48-48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湖北兴山职教中心党总支组织实施的“红色阳光工程”党建课题,被中组部主办的《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中以《兴山县实施“红色阳光工程”拓宽进城务工青年培养渠道》为题,向全国推介。  相似文献   

7.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10):46-46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看,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和两位教授朋友去西安。一到机场,就有一大群人朝我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在哪个宾馆?你们从哪儿来?我免费送你们!”  相似文献   

10.
“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采台的人,我会重用他。”日前,《朱铬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上述话语则被视为朱锫基四大经典语录之一广为流传。笔者对这句话深以为然,领导干部重用“敢于当面反对自己、使自己下不来台的人”,是一种大智慧.  相似文献   

11.
闲谈中,一位入党时间不长的青年朋友告诉我,她在一年中两上五台山,一次是开会顺便许了个愿,一次是专程去还愿。她还告诉我:她喜欢拜佛,也挺信的。看我一时没反应,她便问:你信吗?我说:“我从来不信神呀鬼的。当了这么多年党员,我是真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此言过后是片刻尴尬。我猜她当时一定会想: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2.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年春天楚国大夫屈原奉命去选拔贤才。回乡后屈原进行了一场奇特的考试,推出了一道新奇的考题:在考场中,每个考生都领到一个小布袋。考生们打开一看,有一小包谷粒,还有一张纸条,上书“秋后交卷”。   秋收后,考生们争先恐后地到屈原那里献上了大包大袋的颗颗粒大饱满的谷子。只有一位考生,双手捧着一个装谷的小土罐交给屈原。屈原问他:“你怎么只收了这么一点谷子 ?”这个考生答道:“大人发的谷种有 97颗不发芽,只有 3颗长成庄稼,成熟后共收获了 900多粒谷粒。”众考生哄笑不已,然而,只见屈原上前一步拉住…  相似文献   

13.
年轻     
三宝 《党建文汇》2014,(6):62-62
我在美国丹维尔博物馆授课的时候,某日。一位老先生打量着我说:“你看起来相当年轻,不过25岁吧!”“不!我已经29岁。是快30岁的人了!”我回答。  相似文献   

14.
陈伯达是一位“大名人”,号称党内“一支笔”,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老夫子”。他曾写过《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论著,他写的《墨子哲学思想》还受到毛泽东的夸奖。陈伯达一度成为党内有影响的理论宣传家之一,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晚年成了阶下囚。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总有值得回首的最美好的时刻。1954年4月15日,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这天,我正在司令部值班,突然,接到李参谋长的电话,叫我立即赶到他那里。我一进门,就见五连长也在那里,参谋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然后高兴地说:“党委研究决定,让你们两位同志去完成一项光荣的任务,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任务呀?”我说:“是随首长外出吧?”李参谋长笑着点了点头说:“嗯,但这只猜中了一半”。我们急不可持的望着参谋长。参谋长收起了笑容,神态严肃地说:“周总理要去日内瓦出席五国外长会议,派你们二位同志随卫。”听到随卫…  相似文献   

16.
魏建国  程玉 《党建》2009,(7):21-22
2009年五一劳动节,在河南省内乡法院,两名曾被法院刑罚、如今是北京某重点院校大二和某设计院校大一的学生,毕恭毕敬地向一位女法官行了三个鞠躬礼,感谢“法官妈妈”给了他们新生的机会。女法官深情地拉着两人的手,高兴地说:“你们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最大的欣慰……”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兴山县实验中学于2002年成为宜昌市第一所省级初中示范学校,2003年荣获兴山县唯一的“全省综合实力50强学校”,今年上半年又被宜昌市委表彰为兴山县学校中唯一的“五好”基层党组织。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所山区中学的辉煌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好班子,培育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机制,建立一套好制度”这一目标要求,实施“三大工程”,让鲜红的党旗映红校园。  相似文献   

18.
据说,丰子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因为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上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果然发现,只要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上去。即便是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  相似文献   

19.
《党史天地》2007,(8):1-1
湖北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烽火中,这里英雄辈出,虎将如云,从楚山汉水间走出的将领,其人数之多,军衔之高,出生地之集中,全国罕见。  相似文献   

20.
余玮  陈昕 《湘潮》2006,(8):34-38
屈子神貌国学大师文怀沙是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被誉为“当代屈原”和“活屈原”。“二战”以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17个国家的75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理事会。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