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生活方式的构建主要通过政府外力嵌入的方式来完成,因此也催生了一些负面效果:政府所倡导的文化生活理念往往遭到误解和扭曲;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场地利用率低;政府主导的公众文化生活缺乏长久的吸引力。建设一种农村和农民本位的、符合农村现实和农民需求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必然,它需要政府和农村合力,在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倡导和内化新的文化生活理念;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培育和引导农村内部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话调查、面访调查及个案访谈,调查组发现:当前杭州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和差异化,但内涵仍有待提升;加强文化广场和运动场馆建设的呼声颇高;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满意度明显偏高;家庭平均精神文化生活支出涨幅停滞;社区性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参与主体失衡。面对这些问题,杭州市亟需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投入结构、加强文化运动场馆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要大力发展消费类文化产业;要通过提高可及性、发送文化消费券等方式,丰富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探索创新工休及休假制度安排,保障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的休息权、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要完善图书馆建设和借阅服务、引导博物馆走近民众;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强化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社区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陶治职工的情操,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工会已连续两年组织职工分期分批外出旅游。8月2日至12日,处工会组织职工家属86人分两批前往昭苏草原、那拉提草原、霍尔果斯口岸、林则徐纪念馆等地参观旅游购物。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环境革命、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等催生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更加追求精神消费、共生性、个体性、多样性等特点。要从营造消费文化、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全面完善生活方式内容等方面创造现代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要摒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就是生活"体现了中国人健康的知识价值观。文化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文化化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优越和人性化的文化精神。唯有为了生活的知识才是健康而有益于人类幸福的知识,唯有充满文化的生活,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人的生活"。主张文化知识的发展和运用必须坚持生活导向原则。文化知识的价值目标从"力量"到"生活"的转变意味着共同体建设宗旨和人类发展模式的根本变化,并以此带动政治、经济、教育诸多方面的转变和文明跨越。"文化就是生活"的依据:作为文化强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念的民本取向、生活导向和文化至上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逐步摆脱人的异化,最终目标是"人的生活的确立",而真正的"人"的出现有赖于人类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致的共同体目标:生活共同体,并同样反对"战斗共同体",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于生活世界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文化是一种“文化中轴的政治文化”,即政治文化本身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伦理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文化弥散在更宏大的社会文化之中。社会通过一定的文化机制和一定的文化形态下形成的主体文化沉淀作用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伦理生活的展开便是政治生活的实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唐剑锋 《实践》2009,(8):55-55
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活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似并不难,但要把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黄航 《求实》2012,(4):27-30
文化的哲学意涵在于它与人不可分割。人的文化的生活呈现出无比丰富的形态,这些生活形态可划分为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社会交往与政治道德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情感的这样三种并存于人类生存进程之中,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样态。文化的时代意蕴在于只有新的文化生活形态的创造或引入,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使我们从惯常的视角、生活和思维上移开,看到新的方式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发展却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与国际化更为紧密联系。过去旅游曾经是富者的特权,现在已经为平民百姓普遍享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0,(14)
<正>为配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自2010年第15期始,本刊文化编辑部与浙江华城集团联合举办为期半年的"学习杯·生活与哲学有奖征文"活动。活动分两步进行:一、精选来稿在"生活与哲学"栏目上刊登;二、在2011年结集出版《生活与哲学文选》(第五辑)。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08,(20):58-58
在绵延25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分布着大大小小27个山口,在这些山口中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贺兰口岩画位于贺兰山东麓中部地段,在这些古老的岩画中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  相似文献   

13.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33):63-63
“爱旅游、爱生活”。为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建议启动旅游新文化行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旅游逐步成为平民大众的基本需求,现代旅游应该在幸福生活中彰显魅力。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为了让老百姓普遍获取知识,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无法崛起于世界的。今天发起旅游新文化行动,是为了让中国公民更好地享受生活。当衣食温饱不再困扰生活,我们开始渴望了解这个世界、渴望探索生命的价值,旅行成了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相似文献   

15.
熊光清 《学习论坛》2009,25(12):54-57
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拓宽了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外来文化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其中不良因素的进入会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压缩民族文化发展的空间,对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产生强烈的,中击。我们一方面应当以积极健康、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本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外来文化中不良因素的政治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4,(9)
网络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场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精神生活丰富与异化并存、精神交往综合化与复杂化兼具、精神生产平民化与精神产品庸俗化伴生、精神思维创造力增强与丧失共存以及精神文化世界化与殖民化相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的旨归。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审视当前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状况,总体上已取得较大成效,但还存在个体发展差异大、教育功能发挥不够、乡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和农民文化自创空间尚待扩充等问题。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应在乡村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从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土文化守正创新和推进全民共建四个维度开拓发展路径,为打造农村精神文明高地、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助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为此中央高度关注贵州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文化”一词也逐渐深入企业班组,渗透我们职工生活。从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这些班组文化的“皮毛”,到丰富班组生活、引导班组职工追求精神生活、追求自身价值和团队整体目标的实现,如今的班组文化正从视觉文化向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核心理念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20.
“鉴宝节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鉴宝"节目,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收藏方面的学问,还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鉴宝"节目还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有一些启示。"鉴宝"节目组每到一地,前来鉴宝的人是相当踊跃,这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变,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