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三百年前的欧洲,人们的餐桌上没有像样的餐具,使用的多是卫生质量不合格的陶碗。贵族阶级虽然使用银制餐具,但银制餐具易生锈发黑,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一日三餐。此时中国冰清玉洁、极其卫生的白色瓷质餐具传到了欧洲,全欧洲为之倾倒,视之为"白色黄金",于是一下子风靡,纷纷涌现在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中国外销瓷"事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18世纪初,欧洲大量从中国进口外销瓷,很多国家财政拮据,不少国家颇感危机,呼吁抵  相似文献   

2.
<正>"西方中心论"是一个历史概念和命题,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它自18世纪中后期出现以来,从"西欧中心论"逐渐演变为"欧洲中心论""欧美中心论",直至今日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不仅在学术界颇有市场,而且深刻影响着公众对世界文明史的认知。当前,构建超越"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需要认清"西方中心论"的表现与成因。  相似文献   

3.
张文木 《求是》2013,(4):59-60
托克维尔(1805—1859)是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展现出欧洲人曾经历过的那段"激情燃烧岁月",并对其心路历程加以深刻反思。一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一直是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改革的参照物。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披露,18世纪法国的"经济学派"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曾"倍加赞扬",他以批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伴随着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的史学浪潮.一些西方学者,把中国作为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世界经济中心之一,通过观察其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来考察现代世界经济的起源及动力.其中,彭慕兰的<大分流>作为继弗兰克<白银资本>之后挑战欧洲中心主义的另一部力作,置明清时期的江南于全球历史的大背景中,在具体比较18世纪欧洲和东亚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中西经济发展道路"分流"问题的颇具新意的看法.本文欲以此为考察中心,结合近年来西方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就这一学术趋势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权观念主要源自于14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历经18世纪的启蒙运动,并受到西方平等、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权观念的启迪开始,经由欧洲启蒙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自决运动对现代人权观念的促进,使人权的内涵呈现了多元而复杂的面貌。人权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人类的发展史,又恰好是一个由人权运动所展现的人文精神与生命价值的发扬历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趣味”是17和18世纪在欧洲的室内装饰、家具、陶瓷、纺织品、园林设计方面所表现出的对中国风格的奇异的欧洲化理解。它的出现成为促进巴洛克风格向罗可可风格转变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萌芽于14、15世纪,在资本原始积累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条件以后,在西欧开始了工场手工业时期(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的70年代)。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记者:王院长,您好!您大学攻读的是政治制度史,工作后也一直没有中断对世界政党制度的研究,对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您有没有进行过比较?王胜明:西方学者在书写17世纪欧洲近代哲学的形成和18世纪启蒙运动时,中国与"中国热"是绕不开的话题。除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还有不少的制度对世界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延续了千年,被称为中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第  相似文献   

9.
风车其实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而在荷兰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标志。据说在18世纪荷兰曾经有一万多架风车,遍布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0.
人权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概念, 最初是17、18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而提出来的。 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日益强大,越来越不满足于他们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地位。为了对抗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中叶,中国的茶叶传到欧洲。随着热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于1662年嫁入英国皇室,整个英国上流社会彻底迷上了茶叶,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茶每年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1/10。如此巨额的贸易逆差,英国不得不以大量的白银支付。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6)
正"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繁荣约两个半世纪的国际古商道。这条古商道从中国福建武夷山起,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一路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然后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继而通往欧洲和中亚各国,全长1.3万公里。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借道汉水北上,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起源的欧洲深层文化背景中有无中国思想文化影响的因素?本文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17世纪欧洲跨入哲学门坎有两个理论前提,一是希腊哲学被发现;二是中国哲学传入欧洲。德国古典哲学直接孕育出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包含着受中国哲学影响的元素,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说中也包含着中国思想影响的元素。我们强调这一点并不是鼓吹"西学中源"说,而是还原一个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梁衡 《当代贵州》2014,(23):64-64
正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说,曾有过五次大的文化积累,实际上是四次大出书活动,对世界进程发生过大的影响。这就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化积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积累;18世纪中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文化积累;19世纪中叶在总结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之后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积累;20世纪中叶进入信息时代后新知识的积累。中国历史上也有几次大的文化积累。第一次是汉初对先秦文化的整理。这次积累,确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基  相似文献   

15.
金梅 《党员文摘》2009,(2):12-13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与欧洲曾长期相互隔绝。随着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才开始逐渐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并一度对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过由于历史发展的曲折,到18世纪末期.欧洲人的“中国观”发生了逆转。  相似文献   

16.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1778),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与欧洲曾长期相互隔绝:随着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才开始逐渐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并一度对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过由于历史发展的曲折,到18世纪末期,欧洲人的“中国观”突然发生了逆转。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与长寿     
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世界上最杰出的50名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都是比较长寿的;16世纪以后欧美的400位杰出人物中,其中科学家的平均寿命达到79岁,为最长寿一族;中华医学会对老年人存活率的测定表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无职业者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5%、39.6%、28%;在属于长寿的18类职业中,绝  相似文献   

19.
虽然人权口号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来的,但从其产生至今,人权从来都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其产生来看,“人权”口号自提出之日起,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20.
欧洲福利国家困境之一斑——德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鲁 《唯实》2004,(2):88-91
西欧一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建立起以对国民实行高度社会保障为特征的福利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的福利国家逐步陷入持续的困境中.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却是欧洲国家对国民实行的高福利政策导致了高工资成本与社会保障各领域开支的巨大财政压力.面对福利国家的困境,欧洲各国仍然没有能够找到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这里就德国之"一斑"以窥欧洲福利国家困境之"全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