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2,(16):12-13
5月26日,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启动大会召开,一个规模宏大的移民搬迁工程就此拉开帷幕,一条解决民生与生态问题的双赢之路初现端倪,一场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的大战在今夏打响。150万人的大搬迁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前后,  相似文献   

2.
雷云  张丽  朱江 《当代贵州》2013,(1):36-37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既事关发展、又事关民生,既事关当前、又事关长远。过去几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更好地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展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当代贵州》特开设"美丽中国·生态贵州"栏目,多角度展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用图片还原贵州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3.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5.
张玲玉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8-29
在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政要、专家、学者云集贵阳,共议生态文明建设之大计,同时也对近年来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外国参会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赞许有加。  相似文献   

6.
省委十届二次会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有识之士认为,青山绿水作为稀缺资源,是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股"."讲好生态文明发展'贵州话',打好科学发展'组合拳',贵州的未来将因此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对贵州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意义重大。近年来,贵州结合实际,整合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8.
魏兰  刘青 《当代贵州》2008,(8):15-16
生态文明虽已明确为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但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纠偏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战略部署。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大自然赋予贵州独特的生态资源,成为贵州后发赶超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保障。结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笔者认为要突出抓好制度建设、试验试点、重点领域、全民参与等四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全面、科学完整的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及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贵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孙林 《当代贵州》2013,(11):61-61
旅游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项亟需推进的工作。贵州省实施的"TOP50"旅游小镇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将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源源动力。"TOP50"旅游小镇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对外招商的形象标识,是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规划开发50个"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3.
肖明龙 《当代贵州》2014,(19):40-41
正共青团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以开展"践行生态文明·共建多彩贵州"为统揽,以传播生态文明、参与志愿服务、助推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化为重点,让广大青少年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汇聚青春力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打造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多彩贵州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要求进行了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新起点、新任务。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选择,是我省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4,(21):13-14
正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走出了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统一起来的新路子。最近,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迎来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隆重召开,站在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底线一起  相似文献   

16.
肖露 《当代贵州》2008,(10):34-35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贵州农村一些地区正积极尝试和摸索富有地域特点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7.
改写落后历史,贵州迎来重大机遇。1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相似文献   

18.
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路径最终落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是立足省情实际,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作出的理性、科学的抉择。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号),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贵州教育也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对贵州作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抒写好美丽中国的贵州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对贵州作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