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学校发展以及研究生切身利益,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关键性环节。当前,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但是也存在研究生的平均供需比下降、就业地区流向和行业领域不平衡等问题。在分析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宏观调控;建立研究生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规范和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研究生培养单位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功能;研究生自身要做好职业规划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超 《学习月刊》2010,(4):117-117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矛盾问题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而日益突出。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伴随着硕士研究生的跳跃式招生.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研究生就业工作应当引起重视,研究生就业"导师工程"的构建就是一种新的探索,有利于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想工作,有利于就业精准指导,有利于为社会节约成本,提升就业效率,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注重需求导向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率下降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困扰研究生就业.供需数量失衡、供需结构矛盾、供需一方选择性错位等是造成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研究生培养和择业过程的需求导向意识.面向市场需求培养研究生的有效对策是:结构规模的确定要以市场需求为主要考量取舍标准;注重提高培养质量;增强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同时通过鼓励研究生到人才匮乏的地区和行业就业,营造研究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等措施,减少研究生择业过程中的选择性错位.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大学生数量连年攀升,大学生就业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其中,由于整体市场环境严峻,企业存在性别歧视,女性自身存在"自然附着成本",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此,政府要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女大学生自身也要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此共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尔东 《奋斗》2006,(7):52-53
近年来,随着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新闻媒体及有关部门,先后作了大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研究生就业日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研究生就业方面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试图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艺考热”和研究生扩招,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规模不断扩大,且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问题日趋凸显。通过分析新疆艺术学院2017-2021共五届毕业生招生与就业情况,发现目前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各专业就业形势略有区别、择业趋向稳定岗位,分析现有就业形势产生原因,并提出建立艺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模式的研究生工作机制,力图全面促进艺术类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愈发紧张。本文通过对大连民族大学计算机技术领域2014至2021届近八年毕业研究生进行就业追踪调查,分析其单位性质、就业能力,发现不同培养单位、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均有明显差异(P <0.001)。根据调查结果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了解社会对计算机技术领域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劳动就业问题就是经济问题,也是产业问题,宁夏地处西北,经济落后,隐性失业较重,倒闭企业和半停产企业也很多,分析造成宁夏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客观因素,提出解决宁夏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将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良好机会,更好地发展宁夏经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研究生就业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给研究生就业服务带来的机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就业精准服务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求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研究生党员先进性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创新型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构建的基础、内容和策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在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构建策略,提出构建基于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研究生就业服务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杨红 《实事求是》2003,(2):61-62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 ,报告把扩大就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放在了突出位置。在我国 ,妇女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她们的就业情况 ,并积极寻求增加女性就业机会的对策 ,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 ,妇女的就业天地更加广阔1.领域拓宽 ,结构优化。在城镇 ,到 1999年 ,女职工已达到 4 6 …  相似文献   

1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西方就业理论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较为科学的体系,虽然其观点不尽相同,但各有其合理性。我们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的就业理论及政策,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尽快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1.隐性就业:就业统计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既是原有体制淡出的最后障碍也是新体制建立的中心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旧体制下国有企业中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的大量冗员势必以不同形式显性化.其中一部分以下岗这种过渡形式表现出来.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下岗与失业并轨的过程中,下岗人员中存在的隐性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隐性就业并不是中国转轨经济中特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立宁 《发展论坛》2002,(12):36-38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保持15—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GDP7%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也面临若干严峻挑战。能否在经济增长中保持充分就业就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能否保持和劳动力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的大问题。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中国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我国人口规模相当于30多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7.
促进研究生就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下表可见,研究生招生人数、在校人数、毕业生数的平均增长率都保持在20%以上,研究数据还表明,研究生全国平均供需比约为:2000年1:4;2001年1:2.5;2002年1:2.6;2003年第二季度1:1.4;2004年第二季度仅为1.5:1,即一个职位平均有1.5个人竞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我国实体经济明显受到影响,研究生就业形势也比往年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8.
女性就业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必须依靠组织得以实现,但具体的组织有自身的成本约束,因此会妨碍女性平等的就业权。基于女性就业权的经济分析是对女性就业权的制度和文化分析的突破,以微观组织为基础,构造两种基本的成本约束模型,认为对价补偿组织和延长组织生命可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体现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表明增加就业仍然是现阶段我国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之一。尽管目前中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最困难的时期,但劳动力就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本文总结了我国就业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政府部门促就业、提质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来愈难,要充分估计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企望用3-5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的创造就业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