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讼师虽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律师,但它与当今律师职业有着本质不同,但作为古代中国社会与律师最相类似的职业,中国人对其的看法一直延伸至当代,并转嫁到律师,这一西方法律制度的"舶来品"身上。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讼师及讼师文化的研究探寻当代中国律师现状和律师文化的历史根源,并试从中搜索有益于当代律师行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形成和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法律文化是法律语言存在的背景和环境,在我国诸多的法律职业中,律师使用的法律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都展现了不同的法律文化.本文将详细解读律师语言中的特点,来探讨其背后分别展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3.
秦希燕 《中国律师》2005,(10):13-14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律师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强化律师执业管理,建议将律师法的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并在适当时间对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涉及律师工作的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律师法执法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4.
孙轶 《中国律师》2013,(3):61-63
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律师的核心价值观,自然就是律师这个特定的群体所特有的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律师的核心价值观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孟松 《中国律师》2003,(11):79-79
手头并没有《律师文摘》刊物。在阅读友刊《中国律师》时,偶然发现载于《中国律师》2003第8期“热点栏目”中作者为冯象的《中国要律师干嘛》的文章(以下简称冯文)。从文章题目上看就令人扎眼,然后从头至尾看来,越看越感觉不对劲,它不仅否定我国从血的教训中引发的法治建设道路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而且把我国生机勃勃的律师制度说的一无是处,它好像是五马分尸的古代刑罚,恶狠狠地要把中国现行律师制度撕裂开来,毁于一旦。冯文采取断章取义的手法,借用他人的口气引伸开来,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晓青天。冯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商业交往、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处处都有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法律问题。在语言.文化均不同的异国他乡,不少华人同胞却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找律师,主要原因之一是不了解德国律师的法律服务到底如何收费,生怕事情讲不清.事后又收到一份高额帐单,所以还不如吃个哑巴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5·15”。10年前,一部中国律师为之欢欣鼓舞的法律问世了。这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不经意间,10年过去了。过去的10年,是中国大改革的10年,也是中国律师大发展的10年。中国律师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律师法》。然而,在《律师法》实施的10年当中,也暴露了其与现实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些问题。值此《律师法》10年之际,本刊邀请部分老、中、青律师代表撰文,不限体裁、不限文风、不限内容,畅所欲言,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8.
修改《律师法》是建设中国特色律师制度的需要修改《律师法》,中国律师与其主管部门(包括行业协会)近年来达成高度一致的共识。但是《律师法》修改的重心在何处,关键要改什么,一段时间以来却似乎有些模糊。简短回顾一下自1996年《律师法》通过以来的8年,特别是近期中国政治生活发生的那些重大事件,或许对整理我们的思路有所帮助。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决定在任期内“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律师行业“朝野”各界对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达成了高度共识。司法部2006年中国律师业发展政策报告提出“要把建设先进的律师文化作为推进律师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新一届全国律协会长于宁、秘书长邓甲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为律师队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律师也纷纷撰文甚至著书立说论述律师文化之重要。但在“律师文化是什么”上却是众说纷纭,难以形成一个让律师界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律师文化是什么”也有N个定义,但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让律师界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先天不足,后天多舛,近二十年始获相对平稳发展。律师在匡扶正义、维护人权和法律尊严方面的贡献无可替代,举世公认。然而,由于法治传统的缺失和理论积累的匮乏,以及律师殊少对自身社会定位、职业性质和历史使命进行哲学思考,中国律师仍未整体跨越“原始积累”阶段,急功近利、浮躁虚夸甚至庸俗市侩之风弥漫业界。有感于此,更受一批精英律师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激励,我们萌发了编辑《律师文摘》的念头。我们以“提升律师人生境界,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为宗旨,以“促进中国律师业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为己任,秉承“独立之精  相似文献   

11.
《天津律师》2007,(3):64-64
跟大多数人—样。刘桂明并不是职业法律家,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像法律家—样思考.并将其思考外化为《法治天下》一书出版。同样地。跟大多数法律人一样,刘桂明也不是执业律师,但却丝毫无碍于他先律师之忧而忧.同时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其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律师法》于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成为2008年中国律师行业的一件大事。时过一年,回头看看这部法律的执行,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不少地方抓住修订的《律师法》开始实施的契机,全面推进本地区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忧的是,修订的《律师法》中规定的律师执业权利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比以前实现得更多。  相似文献   

13.
胡淑珠 《中国律师》2006,(10):56-56
虽然离开律师队伍已经10年,虽然已经不再是律师,但是,对于律师界过去的事情总是记忆着,对于律师界现在的事情总是关注着。一百年前,即1906年,因为一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让国人初识律师制度。但是,前辈非常不幸,陪伴着奄奄一息的腐朽晚清王朝告别舞台,成为历史,他们哀怨惆怅,他们步履蹒跚——  相似文献   

14.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15.
16.
新《律师法》第33条①对律师会见权的规定使律师会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尤其在律师介入时间以及会见不被监听等方面都显示了很大的立法进步。本文通过阐述律师会见权的概念、特征以及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新律师法》第33条并比较了新、旧《律师法》对律师会见权的规定,以说明第33条对律师会见权的完善,并对该条的不足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简称律师法)于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对律师法进行了修改。律师法的制定与实施,在规范律师的行为和法律服务,保障律师依法执行业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诉讼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地审判和执行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律师法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刘星 《中国律师》2005,(8):71-71
《律师文摘》有自己的定位,在文摘上有自己的目标策略,颇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可谓成功。读起《文摘》,自然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律师(当然包括其他读者)在职业工作之余应当阅读什么?不用明说,律师总有“前进方向”,这就是做好与业务、生计或说过活相关的本职工作,将该拿下的律师费用一网打尽,将该表现得洒脱的职业法律人风采大力张扬,将该充满浪漫情调、他人煞羡的中产阶级(退而求其次可能是小资)生活彻底释放。如此,读书或者读些文章,似乎就要围绕这些来转。老实人是不会否认这些的。然而,《律师文摘》似乎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意思,它有些文气、书…  相似文献   

19.
陈茵明 《中国律师》2005,(12):60-63
律师法是规范我国律师行为或律师活动、引导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也是确定律师工作基本原则和制度的法律。因此,一部规范的律师法应当是律师地位、权利与义务、律师职业属性的基本法,另外,作为基本法在总则中所规定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基本原则,以之作为立法和政府管理律师以及律师从业的指导原则。笔者以为,修改此法,关乎每一位律师的切身利益,关乎中国律师行业的兴衰,关乎律师制度、司法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完善与文明、进步。作为律师界的普通一员,主动以院外方式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光荣而神圣,…  相似文献   

20.
赵国君 《中国律师》2005,(11):81-83
“如果正义遭诽谤,我就不能袖手旁观”,柏拉图的这句话再好不过地反映了人类维护正义的冲动与决心。人类?所有的人都这样吗?正义与非正义岂不是没有了分别?只有正义遭诽谤、遭冒犯、最终沦陷的时候,维护才是必需的啊,问题是:谁会宣布自己是非正义的?恰恰相反,历史上假正义之名的事件不知凡几:纳粹消灭犹太人的理由是弘扬纯种亚利安人的优越文化,斯大林的大清洗是为了在一国之内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波尔布特血腥杀戮的目的是要建立“人类社会的天堂”,“文化大革命”的口号不也有为了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还在受苦受难的阶级弟兄吗?它们正气凛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