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良好的产业生态链,让就近合作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个个集群化发展的工业园区将为基础材料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的支撑。基础材料产业是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也是贵州工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贵州推动铝、锰、钛等加工产业产能不断提升、规模迅速壮大。近年来,针对资源精深加工、固废处置等,贵州省围绕资源、依托龙头、聚焦配套,构建起多个产业链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使贵州基础材料产业中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三大板块发展迈上新台阶,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事任免     
《当代贵州》2008,(23):8-8
肖凯林正式任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秘书长,任职时间12月起计算;任贵州财经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任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贵责任公司党委委员、书记: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党委书记:李方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巡视员;  相似文献   

3.
贵州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尤其是价格昂贵的“镓”金属,是现代电子和高新技术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其储量居全国第四位;铝土矿居全国第二位;汞金属保有储量达三万多吨,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锑矿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铝锌矿点多品位高,分布于全省四十多个县市;生产工业硅的主要原料——硅石储量居全国之首。 我省有色金属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的艰苦奋斗,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同其他生产有色金属的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是,我们发展比较慢。我省有色金属的产量在全国总产量所占的比重大幅度的下  相似文献   

4.
贵州近代工业始于清末,但一阵热潮之后缓慢下来;抗战时期得到一个特殊机遇兴盛起来,战后又渐衰萎;1958年前后有一个小的起伏。几次兴衰,一波三折,与全国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反映了贵州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道路。清末及民国年间两起两伏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末贵州近代工业兴起,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光绪十年(1885),贵州巡抚潘霨奏请开采贵州矿产,于次年在省  相似文献   

5.
<正>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以煤化工、磷化工为龙头的化学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突出。到目前,贵州高浓度磷复肥、黄磷、钡盐工业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材料工业是支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随着国家对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强,贵州建筑材料工业已成为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材料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贵州省委提出实施"环境立省"的战略,生态文明成为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目标后,贵州建筑材料工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7.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8):18-20
回顾2002年至2012年间贵州工业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及强力推进,在贵州工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工业强省"这一战略抉择已经和正在谱写着贵州科学发展的全新篇章。贵州工业现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这种"快速发展",在过去的10年显得尤其明显。2002年,贵州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三、一"格局,形成了以能源、化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7,(7):F0002-F0002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组建干1953年,现为湖南省直正厅级事业单位,辖有11地质勘查单位,主要担负有色、黑色和贵金属的找矿任务,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相似文献   

9.
2010年,贵州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奋力调整转型,全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势头,强投资、抓项目、调结构、转方式奏响了贵州工业的时代强音。建园区强产业过去一年,贵州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完成工业投资1820.99亿元,同比增长69.6%。随着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园区的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在贵州87个园区中形成了30个省级产业园区及培育区,  相似文献   

10.
贵州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剐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经济特别是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了工业化进程,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一、三”,1993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贵州由此进入半工业化社会:2002年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三、一”格局.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建材为主的重型工业体系和以烟、酒、食品、  相似文献   

11.
许峰  田花 《理论与当代》2011,(12):24-27
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02年至2012年间贵州工业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及强力推进,在贵州工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工业强省”这一战略抉择已经和正在谱写着贵州科学发展的全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贵州实际,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准确把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在贵州工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贵州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的重大抉择,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8,(7):F0002-F0002
贵州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是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始建于1987年。1995年。由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贵州地质勘查局地质处与地质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支专业从事为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地质矿产及水工环勘查服务.为矿业开发提供矿源地。集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生产不断地发展,需要消耗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原料和材料。进行基本建设,需要木材、水泥和各种建筑材料;在重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各种化工原料等等;在轻工  相似文献   

16.
张伟力 《当代贵州》2008,(24):59-59
贵州国防科技工业从1964年三线建设开始创立至今,走过了44年不平凡的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贵州国防科技工业在黔中大地留下了一串又一串闪光的足迹。30年来,贵州国防科技工业经济总量增长21.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16.9倍,人均年收入增长38.1倍。现已建成肚航空、航天、电子、民爆工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
王秀峰 《当代贵州》2011,(29):42-43
总结贵州工业发展的历史、吸取贵州工业发展的教训,借鉴国内外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贵州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园区化——贵州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以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表现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点。在新常态下,贵州省工业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工业上游产业贡献乏力、新兴工业产业发展缓慢、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露。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笔者认为,就是要以科技创新、开放带动来助推贵州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贵州工业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83%的领导干部认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实现富民兴黔的主要抓手;69%的受访者认为贵州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闯出一条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任建生 《当代贵州》2010,(23):64-65
贵州工业有后发的条件和基础,只要以科学的思路、不懈的努力去推进,贵州工业的加速发展就大有希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